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502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的句读与翻译方法 一、文言文的句读 句读就是对古书的标点。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没有断句的古书,后代人读起来常会感到困难。 例1: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 正确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夏太后死去。 错误断句: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译:彗星又在西方出现。十六日那天夏太后死去。分析:读法不同,意思也就变了。 古人常用“、”符号来断句。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在语意未尽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到了宋朝以后,通俗读物上才普遍地应用圈(。)作为句号,用点(、)作为读(逗)号,因此句

2、读又称圈点。 学习文言文,明句读是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文言文的标点上,我们应该作一番研究。在标点古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通读全文,明了全文大意。 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先断开能断的句子,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对不易断开的字、句,就要仔细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义才正确明白。 例2: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 原文标点: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治邺) 分析:这样断句,似把“旁观者”仅指“长老”和“吏”。其实,“旁观者”按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指“长老”和“吏”以外的“老百姓”,三者是并列的。 修正标点:长老、吏、旁观者,皆惊恐。2.要注意语法,重视文言虚词。 例

3、3:厩(ji)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原文标点:厩(ji)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分析:这样断句,重点在于讲孔子既关心人,又关心马(“厩”是养马的棚)。其实,文言中疑问句末用了“乎”一类疑问语气词之后,不能再用“不”一类的否定词来发问了。 修正标点:厩(ji)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文言文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 而“乎、哉、也、矣、欤、焉、耳”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 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

4、若、故、是故,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句末语气助词的语气可帮助句读: 表示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云、云尔 表示疑问、反问语气:乎、邪、与、欤、哉、也 表示推测语气:乎、耶、与 表示感叹语气:哉、夫、也、矣、乎 表示祈使语气:也、矣3.要关注文体,注意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这两个句子是对称的,可以作为断句的参考;又如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例4:幼王临州长史

5、行事宣传教命又有典签往往专恣窃弄威权 原文标点:幼王临州,长史行事,宣传教命;又有典签,往往专恣,窃弄威权。(通鉴) 分析:这是裴子野议论南朝刘宋亡国原因的几句话。“幼王临州”是指分封年幼的皇族到地方上去做“王”。“长史”、“典签”都是官名。当时用骈(pin)体写文章,句子总是两两相对的,从文体特征来看,不能以三句为一个断句单位;再从层次来看,“长史”和“典签”各为一层意思。 修正标点:幼王临州,长史行事;宣传教命,又有典签;往往专恣,窃弄威权。4.要关注层次,注意对话引文。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

6、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在相应的提示语后停顿。5.要关注句意,寻找首尾衔接。 文言文句子衔接往往比较紧密,顶真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做了主语。例如:“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文中找出首尾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考虑句读。6.要分析层次,借助总分关系。 文言文句段间,往往有总分,分总的结构形式,可以据此断句。7.要培养语感,借助检验定句. 看断句后语意是否讲得通。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就不通。 正确断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7、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看断句后内容是否合情理。如“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也不通。 正确断句: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二、文言文的直译与意译 文言文的直译: 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和句式。直译要尽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个字(词)在译文里都有着落。 例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译:你真顽固,简直顽固得不能开窍。 评:大意是对的,但是还不算直译。“心”是什么意思,“之”是什么意思,都没有着落。译成“你思想的顽固,顽固得不能开窍。”才是直译。 例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咬断了驴的喉咙,

8、吃完了它的肉,就走了。 例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好人,疏远歹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歹人,疏远好人,这是后汉衰弱失败的原因。 说明:例2例3的翻译每个词的具体意义都落实了,才是真正的直译。 文言文的意译: 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按照原文的意思进行翻译是意译。意译比直译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不受原句词数、词序的束缚,文字可以适当增减,词序可以适当调整,甚至句式也可以作必要的变换。 例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直译:凭五十步笑一百步,那么怎么样?(读者感觉情理不通) 意译:如果那些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那些逃跑一百步的人,这样行吗?(好

9、处:把句子的具体意义说明白了,使人易于理解。) 例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直译:燕子麻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意译:见识短浅的人怎能知道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好处:译出了原文的比喻义,使意思表达得比直译更加透彻。) 分析:直译和意译各有利弊,文言文的翻译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就是说,直译如果能翻清楚,就用直译,只有在原文用了典故、比喻、互文或其它修辞,直译不能说清楚的情况下才用意译。 意译类型举隅: (1)处理某些词语的词典意义,要意译。当文言词语的词典义和这个词语的语境义有相当距离时,翻译就不能简单地用这个词语的词典义去替换该词,而应该用意译,把其语境义充分表达出来。 例:东

10、曦既驾 (促织) 直译:日神东君已经乘着六条龙驾驭的车子出来了。 (不仅译文与原文意思有距离,而且有哗众取宠之嫌。 意译: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 (准确、通顺) (2)处理一些修辞格,一般要意译。 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 直译:陈涉是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枢的子弟。(分析:讲不通)“瓮牖绳枢”此处是借代,代贫苦人家。 意译:陈涉是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门枢这样贫苦人家的子弟。 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此句不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都有出典,而且“封(山)”还涉及古代礼仪习俗,都无法直译,非意译不可。 意译: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

11、北伐,本想建立像汉代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个望着北方追来的敌军而仓皇南逃的下场。 (3)处理一些特殊的句子,要意译。 例: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贾谊论积贮疏) 汉之为汉直译:汉朝成为汉朝,或:汉朝建立了汉朝很难讲得通。 意译:汉朝建立政权以来。 另外,处理一些文言诗词或类似诗歌的句子,因为这些文句语言凝练,直译难以把其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也要意译。三、文言文今译的基本方法 翻译文言文要细心钻研每句话、每个词的意思。字不能离词,词不能离句,句不能离篇。要逐一落实每个词的词义,特别要弄清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这往往是此句翻译的得分点。 例1:(成名)为人迂讷。译:(成名

12、)这个人为人迂腐,语言迟钝,不善说话。 分析:如果把“讷”译成“不会说话”或“不爱说话”都不符合原意,因为“不会说话”是哑巴,“不爱说话”是沉默寡言。 方法一:照录不译凡属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年号、其他专有名词,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录不译。 例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做上卿。 例3: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译:阳嘉元年,又制造候风地动仪。 方法二:略去不译某些文言虚词,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或者虽有同它相当的词,如果译出反而使句子别扭,就略去不译。 例4:夫战,勇气也。译:战争,靠(的是)勇气。 分析:此句中的“夫”是句首助词,有引

13、起议论的作用,“也”是句末助词,表示判断语气,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译时都可略去。 例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译: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啊。 分析:此句中的“之”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但译出反而不自然,像日本人说汉语,因而略去不译。 方法三:适当补充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不用量词,翻译时就应把量词补充进去;文言文中的某些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等),在翻译时也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作适当的补充,使译文语意完整。 例6: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现在刘表刚刚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不和睦。 例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因此先主就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趟,才见到(诸葛亮)。 例8: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译: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方法四:适当调整古今词序不相同的,翻译时要作适当调整,使它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例9:卿欲何言?译:您想说什么呢? 例10:何不试之以足?译: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例1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不知句读,有的人向老师请教,不能解答疑难问题,有的人倒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遗弃,我看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