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50058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2011高三地理自然地理复习教学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复习自然地理教学案徐志凯一、宇宙中的地球考纲要求(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2)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知识讲解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 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3太阳系及其成员: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又可以分为三类:(1

2、)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2) 巨行星:木、土星(3) 远日行星:天王、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普遍性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温度 自身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 特殊性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 液态的水宇宙条件安全、稳定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

3、,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我国年太阳辐射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太阳活动的影响:(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4、。(4)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降水量与太阳黑子有一定相关系:正相关或负相关。能力训练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宇宙的描述,正确的是A由物质构成 B处于静止状态C由恒星构成 D以太阳为中心2.读下列两种方法表示的天体系统关系图,对应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甲3.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行走。飞船在距地面341千米的位置遨游了两天多后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返回并成功着陆。据此完成

5、关于本次飞行的正确叙述是 A神舟七号飞船和地球一起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B飞船遨游的高度气温很高,其原因是臭氧吸收了紫外线C飞船发射到近回着陆的时间内,地球公转的速度在变快D神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空间探索阶段进入到空间开发利用阶段5.地球上具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是: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是九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天体 有固体外壳 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地球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A B C D6.“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回答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既有自转又有公

6、转运动C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 D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物质的行星7.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与、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8.2008年5月10日晚,天空出现了“月掩水星”天文景观,水星是A. 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B. 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 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 D.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肉眼可见的行星9.公元2007午10月,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天事业翻开新的二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奔向月球 月球本身不发光

7、,只反射太阳光,月球表面是一个“三无”世界(无大气.无水.无生命),月球自转和绕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周期相同。月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均相同,因此A.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月球上没有昼夜更替现象C.月球有一半永远不会朝向地球 D.月球的亮面始终朝向地球10.读金星和地球公转轨道,完成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所以A.金星上看太阳西升东落 B.金星上的太阳日大于恒星日 C.金星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D.金星上看地球东升西落二、地球运动考纲要求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

8、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知识讲解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o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o59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o/h。线速度:赤道最大(1667m/s),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3地球公转:绕转中心:太阳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公转轨道:椭圆形近日点(1月

9、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黄赤交角(23026):黄道面+赤道面4. 地球运动的意义: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o26)。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图:5. 地球运动的计算: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晨线:由夜变为昼。 昏线:由昼变为夜。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o,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解题的三个方法:(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

10、o,四舍五入后取整数即为时区序号(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 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T1一T2=N1一N2 (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T为区时,N为时区序号。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地球上

11、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人文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自然日界线是当地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解昼夜长短的三个方法:(1)求某地昼夜长短:过该点作纬线或纬线圈,白天占的部分多的就是昼长夜短,反之。(2)某地昼长2 x,则日出为12:00x,日落为:12:+x。(3)

12、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注意:解题突破点:赤道终年昼夜平分,6:00日出,18:00日落。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13、。正午太阳高度:H=90()说明:为所求地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同在北半球或南半球时用-;当太阳直射点和所求地分别在南,北半球时用+: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为:12:00。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5)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