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247439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即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实施“教师即课程”理念 -创造性使用浙教版新教材 湖州市吴兴区研训中心 赵建平湖州十一中 徐会星【摘 要】 本文针对三年来使用浙教版新教材的情况,指出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后的体会,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如何始终渗透“教师即课程”这一新理念,增强课程意识,通过一些具体实践过的案例阐述创造性使用新教材的策略和原则,使得“教师即课程”理念的践行成为可能。【关键词】 课程意识 调整重组 实施原则一“教师即课程”理念的概念界定“教师即课程”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其核心理念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时刻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履历和人

2、生体验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是课程一部分。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在要素之一”。如数学教师在理解和领悟课程的同时,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生成适合自己的课程理念,用课程教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而内化为适合自己及其学生的数学课程,转化为他们在教学中的行动指南。例如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有培养目标之一: 培养学生符号感。我们的数学教师就应理解和领悟培养学生符号感涵盖了哪些内容。这个目标对自己提出了哪些需求,自己在教育实践中应做到了哪些, 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发展学生的这些意识与判断方面将如何继续努力,具体的方案与步骤是什么等等。二.“教师即课程”理

3、念缺失的原因分析1、教师只关注于新知识点的教学,而对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起点了解不够。合理地把握教学起点能明显地促进课堂优化,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教师一定在课前和课堂引入时对学生作及时的了解,很多学生的发展已超越了教材,超越了教师,但教师课前不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能将学生间的差异利用起来,在课上仍按原有的课时进度,按教材中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结果造成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进度不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欲望。2、教师只关注于课本单一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了知识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一个知识点,一个例题孤立地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练

4、习,结果造成教学知识间互相封闭,内在联系被割裂开来,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大都是一些“散装”的内容,没有形成具有普遍联系和广泛迁移力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不仅使学生无法灵活的实现知识的迁移,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合,还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3、教师只关注对知识点的教学,而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但教材是人为处理过的教材,由于篇幅的原因往往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较少,经常可见很多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用成人的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硬塞给学生,学生无法经历自身的再创造活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纳入其认知结构,也无法进行有效灵活的运用,不但

5、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会使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逐渐减弱。4、教师只关注于知识点教学和如何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努力让学生掌握书本的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不善于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不善于组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数学意识及良好的思维品质。由于教师缺乏“教师即课程”这一新理念,在教学时过分依赖于教材,缺乏整合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从而导致教无新意,因此我们在每次研讨活动中总强调这一理念,逐步让教师渗透这一理念,通过近二年的实践也感悟到了一些实施“教师即课程”理念

6、的策略方法。 三实施“教师即课程”理念的策略方法1敢于对新教材的内容设计与编排顺序提出自己的困惑与质疑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已经使用了两套教材,先是华师大版的新教材,教师感觉新颖但要补充的材料较多,而这套浙教版的教材增加了数学味和系统性,但使用三年来也存在许多困惑,把这些困惑整理后现列举了以下几点:(1)有些章节内容安排过早.如七年级(上)第3章实数安排比较早.学生刚从自然数,引入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然后又引入无理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虽然数的扩充比较系统,但学生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这么多数的知识。 (2)在知识难度上同一年级差距比较大.如七年级(下)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本章对全等

7、三角形的后半部分要求过高,学生究竟要达到知识掌握的程度不明确。全等三角形的条件(2)、(3)节中间穿插了线段的中垂线性质与角平分线性质,内容过多,七年级学生对这两个性质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很难。而七年级下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中内容过于简单,有些知识小学已经学过,虽然教材注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但由于新内容不多学生兴趣不浓,我曾经和小学一起搞过一次中小学衔接的研讨会,让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都上认识事件的可能性,结果小学的那个教师反而上得比较深入。(3)有些例题的选取虽为了表示现实生活的真实数据,但在教学时往往因为数字复杂浪费很多时间,如八(上)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这节中例题的数字就比较复杂,而且因

8、为要解出方程组的解,所以学生很难正确解出。(4)有些知识删减后出现一些书写上的困惑。如二次根式的运算删减了分母有理化,本不应该出现分母带根号的结果,但还是会提前出现,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节探索勾股定理时,常常会遇到如下情况: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BC=2,求AB的长。解: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22+22=8,AB=,显然不是最简结果,然而二次根式的化简要等到八年级下册才能学习。2.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挖掘教材的深度并适当调整或重组教材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本质、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课程评价,

9、课程实施等方面的基本看法、核心理念有全面的较强的意识,对教材有创造性使用,在对浙教版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笔者觉得有以下体会:(1)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层次与深度。 挖掘知识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及教材本身的特点,往往导致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被简化或被抛弃,只保留它精炼的、本质的逻辑结论。这样学生就无法参与“数学思维体操”的训练,也无法认识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例如:八年级上册中的2.6探索勾股定理这一节,教师首先通过让学生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来获得必要的数据,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规律,接着

10、给学生讲我国先辈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得到这个规律的故事,继而与学生共同验证这个规律的正确性,使学生能参与到学习的每一步过程中来。这样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认识了数学学习的真正含义,更为学生思维发展留下了巨大空间。 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中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其却没有明确的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例如在学习函数时,一定要学生利用图形与式子结合的方法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2)调整重组

11、,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教材是由一个个知识点组成,其呈现方式是按照一定的知识序列逐一呈现的,但其蕴涵着极强的结构性。我们在教学时应注意数学知识间的整体联系,既要符合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认知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调整有类同关系的教材内容,揭示本质规律,便于知识迁移。数学知识如同链条般环环相扣,知识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每一块知识都以螺旋式上升,不断推进学生的知识拓展。可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常常采用单打一的教学方法,即一题一练。这样的教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整体把握知识

12、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无法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形成数学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把这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拓展具有极强类同关系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注意揭示知识之间共同的本质属性,将知识的整体结构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让学生自己利用结构学习其他同类的知识。例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习中,我们把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交叉学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辨证统一起来。 调整有对比关系的教材内容,整体把握知识,便于灵活运用。在数学知识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这样的数学知识对比性强,学生不易区分,很容易混淆。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些有对

13、比关系的内容,集中在一节课或一段时间内,采取整体交叉对比的形式呈现,将对比的时间提前,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辨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时,我们并没有把矩形、菱形、正方形割裂开来,我们提前将这三种图形做了对比归纳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三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这样我们在接下去重点阐述各个图形的性质时便能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3)变换改编,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鲜活并能切合学生实际。 变静为动,以动促思。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

14、教师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那么数学学习便成为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经历、感悟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直角三角形全等一节笔者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在纸片上画一个RtABC,再画一个RtABC,要求ABAB,BCBC,问RtABC和RtABC全等吗?用以前方法能判定吗?(不能)接着让学生把两个Rt用小剪刀剪下来,放在一起观察两个RT是否能够重合,并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剪下来的两个三角形叠放在一起让全班学生观看,从中得出两个Rt全等的事实。最后让学生说明RtABC

15、是按什么条件画的,从而得出“两个Rt只要斜边相等,一条直角边也相等,那么这两个Rt就全等”的结论。 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数学具有内在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考过程,他们的思考往往要以具体表象作为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探究与思考。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绝对值是学生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他们大都只是机械地记忆当a0时,aa,但当x2时,却不会化简x2。因此,教学时,我以具体的数来判断并加以引导,如当x1.9时,x21.920.1(0.1)0.1,当x1时,x2121(1)1。同时让学生配合数轴,在数轴上画点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直观地来理解,由此推断出:当x2时,x20,因此,x2(x2)2x。如此深入浅出的描述,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四实施“教师即课程”理念所要遵循的原则“教师即课程”理念的实施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主动的、合理的、创造性的对教材内容结构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