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9194720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典型例题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恒成立问题是数学中的常见问题,在培养同学们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是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大多是在不等式中,以已知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形式出现。下面结合实例,介绍这类问题的几种求解策略。 一、参变分离法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能通过恒等变形将参数与变量分离出来,即:若af(x)恒成立,只需求出f(x)max,则af(x)max;若af(x)恒成立,只需求出f(x)min,则af(x)min,转化为函数求最值。 二、主元变换法 在给出的含有两个变量的不等式中,学生习惯把变量x看成是主元(未知数),而把另一个变量a看成参数,在有些问题中这样的解题过程繁琐

2、。如果把已知取值范围的变量作为主元,把要求取值范围的变量看作参数,则可简化解题过程。 三、分类讨论 在给出的不等式中,如果两变量不能通过恒等变形分别置于不等式的两边,则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 四、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法是先将不等式两端的式子分别看作两个函数,且正确作出两个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观察两图像(特别是交点)的位置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 五、判别式法 对可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对xR(或去掉有限个点)恒成立,常用判别式法,先将其化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结合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像,确定二次项系数与判别式满足的条件,化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问题,通过解不等式求解。要注意二次是否可为0。 六、最值法对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将其化为f(x)0或f(x)0在某个范围上恒成立的问题,则0f(x) max,先求出f(x)的最值,将其转化为关于m的不等式问题,通过解不等式求出参数m的取值范围。 上面介绍了含参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的几种解法,在解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题设条件综合分析,选择适当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