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9915551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word论文】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专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走上四重过渡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连续 6 年的扩招引发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公平三大热点问题,激化了中国高等教育众多深层次矛盾。引发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源头在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四重过渡,即性质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服务对象从不发达的封闭的农业和产品经济向面向全球的外向型经济过渡,高等学校的地位从社会边缘逐步向社会中心过渡,其赖以生存的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开放多元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高等学校是过渡的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严重滞后,是高等学校缺乏动力、活力、能力和潜力,在过渡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根本原因。更新理念,深化体制改革,是走出和克服中国高等

2、教育面临的众多深层次矛盾的途径。关键词: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教育质量;教育公平;高教体制改革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3 hot issues, i. e. graduates unemployment, declining quality and equity, caused by the dramatic expansion of enrolment in the past 6 years, the author discloses deep-seated conflict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oday and

3、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source of the above-mentioned deep-seated conflicts is its starting and involvement in a four fold transitions, i. e. ,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its nature; from under-developed agricultural and commodity economy to a globalized, open market econ

4、omy in its clients; from social margin to social center in its status and from a rigid control mechanism under planned economy to a new system to be adopted to a totally new environment.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the major player in the four fold transitions but lack of motivation, dynamics,

5、 capacity and potentials due to the seriously lagged behind reform and tran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in higher education. Renovation of values and concep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deepening its system and mechanis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re the key to wa

6、y out.Key words: expansion of college enrolment;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equit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一、扩招一石激起千重浪经过 1999 年以来近 6 年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终于改变了它自诞生百年以来的精英教育性质,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它不仅每年为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可能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圆梦机会;而且,对我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公平,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增强总体竞争力,保证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和持续的

7、发展,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管当时的驱动因素有哪些,决策程序有何缺憾,发生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老百姓迫切希望通过获得满意的教育改2变其经济和社会地位背景下的扩招,将以金色的一页,载人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册。然而,一石激起千重浪。连续几年的扩招带来了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失业的状况,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深受“学而优则仕”和计划经济体制下考上大学就等于当上国家干部,就是当然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维定势影响的学生和家长,对此缺乏思想准备,难以接受这一现实。有调查显示,347的毕业生因为毕业时找不到工作而后悔上大学。劳

8、动就业中重关系、人情,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毕业生更加感到失望。政府官员因此担心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影响社会安定,并将每年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核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有的学校和毕业生不得不以作假应对。热衷于炒作社会新闻,过度商业化,并常常对一些特定领域里的特定问题缺乏真知灼见的一些媒体(包括某些具有官方色彩的媒体),对扩招只看负面,不及其余,甚至于质疑是否扩招闯了祸。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扩招是否有必要,是否错了?高等教育走出精英阶段,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高等教育

9、宣言就是一个明证。它提出,只要学业合格,人人应当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并重申这是当今一项基本人权。它呼吁各国教育体制应当通过改革变得开放、灵活以方便学生进出。不应忘记的是,一年后中国政府作出扩招的历史性决策时,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 20 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快速从农业和不发达工业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经济转变。而中国高等教育仍停留在为农业和不发达工业社会服务的精英阶段,在亚洲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中的排名,仅高于几个不发达国家,如不丹、尼泊尔、孟加拉;同中国立志追赶的已经跨过大众化并向普及化发展的发达国家相比,则整整落后两个时代。1中国扩招决策不是早了,而是迟了;不是错了,而是顺应潮流、反

10、映历史发展规律的英明之举。即使从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传统理论角度来看,此次扩招也无可厚非。如果说中国过去 25 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为 10,以 1983 年全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在校生数 233, 52 万人为基数,并以相同口径和年增长率 10计算,2006 年中国这一部分的大学生数应为 19009l 万人,现在实际为 199785 万人。2这说明,20 多年来高等教育发展平均速度与经济增长平均速度基本持平。1999 年后的跨越式发展速度多少带有对以前历史性缺失的补偿。二、扩招激起和催化了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扩招决策有无缺憾?古今中外,凡影响未来子孙后代的重大决策,总难免缺憾,在目前

11、中国的决策机制和环境中更是在所难免。回顾过去,扩招决策最大的缺憾在于,对数量的大幅扩张并由此引发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矛盾缺乏深入的研究、预想和相应对策。深入剖析扩招后引起的就业、质量和公平三大热点问题,人们不难发现,不触动和解决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众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难以找到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出路和办法。l,就业。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毋庸置疑,毕业生就业难既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技术含量和劳动制度、市场的发育及公平有关,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问题。从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体制进行反思,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尴尬和不解的现象,一方面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找不到

12、工作,另一方面又有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招不到合格、合适的毕业生。3北京华风科技公司人事干部赵锴认为:“有人说,中国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人太多了,而就我个人的就业经历和曾经招聘过几百人的一点点经验告诉我,人多远远不是问题的核心,因为你发现现在 10 个公司中有 9 个公司说找不到好的人才、适合本企业的人才、看就喜欢上的人才。 ”麦肯席公司 2005 年 11 月对 80 多位人力主管调查后的结果显示,只有不到 10的求职者符合外资公司的会计、财务、工程等岗位的要求。大多数人缺乏的是语言和文化沟通能力。由此可得出结论:除了水资源、能源和基础设施之外,人才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3中国经济高速

13、运行 20 多年,经济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民营经济已占半壁以上江山,外资合资企业举足轻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行情与要求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当代大学生求职必须经受市场的挑选和检验。然而,中国高校为毕业生作好了准备吗?它是否了解并认真考虑了校园之外的快速变化,并在专业、课程、学校管理、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师资素质提高和培训等方面作出了必要的调整、革新和改革?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自主权?不触及这些深层次的矛盾,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失业的状况就会一直存在。2质量。人们普遍认为,扩招导致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下降。其根据是短时期内的数量扩张造成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师资等资源紧张,教育部并为此发起了对全国高校

14、五年轮的类似资质认证的质量评估。但是,当今质量和质量保证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质量是一个相对的、常常是极具争议的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对象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过渡的今天,谈及高等教育质量,首先仍要弄清楚以下问题,即何谓质量?什么社会、什么时代的质量理念、观念和标准?谁来评价和保证质量?质量评估的指挥棒要把学校引向何方?入门资质认证是一回事,日常质量评估和质量保证与之又不完全是一回事。没有必要的理念和体制创新,能否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提出富有前瞻性的思路、标准和建立相应的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的评估机制?3公平。尽管扩招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了

15、更多的入学机会,促进了社会公平,但在入学成本和社会可承受能力之间又出现了新的公平问题。据报道,目前维系中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 4000 亿元,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 800 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 1000 亿元,差额部分靠各高校收学费填充。高校生均每年所需费用,高的超过 14 万元,低的在 1万元左右,按 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费定在 3500 元。4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 7000 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个学生本科 4 年最少花费 28 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 35 年的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5

16、高等教育成本由国家、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分摊,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问题在于:(1)成本分摊不等于国家可以抽身或逐步降低自己的份额和责任。(2)经费分摊机制必须考虑社会尤其是不利群体的承受能力。经济合作组织(OECD)衡量成员国在高等教育中的公平状况用了两个指标,一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程度及机会的公平性;二是各国国民接受这一机会的成本和能力,即一个国家的学费和上学的其他费用扣除所有形式的资助的净成本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瑞典、芬兰、荷兰等国这一比例低于 10,美国、加拿大 17,英国 25,新西兰 33,日本44。6如果将 4000 亿,扣除国家拨款 800 亿元后的经费由 2300 万名学生分摊,中国人均分摊的经费可达 13913 元,相当于 2004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4113;如果与年收入不超过 3000 元的农民家庭比,此比例即使不是世界最高,也是最高之一。因此,要解决公平问题,需要回答如下问题:高等教育究竟是什么?它在实现我国所确立的一系列战略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