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27788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8届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十(附答案)最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届山东枣庄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十)温馨提示:1请考生将各题答案均涂或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2历史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老师经常告诫学生要“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一告诫最早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2.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其中,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的是A.敦煌飞天图 B.百子嬉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秋郊饮马图3.“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民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

2、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改革政治体制 B.发展民族工业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翻军阀统治4. 下图为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请结合图中信息填出所在位置的内容( )内战爆发(进攻解放区)转入反攻(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主力大对决)渡江战役( ) A.消灭国民党主力 B.推翻国民党统治 C.建立新中国 D.实现国家统一5.今年4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海南三亚会晤,在国际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 的重要力量。A世界多极化 B世界共同体 C全球全球化 D亚太经合组织发展6.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

3、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 C.电子计算机 D.原子能7、右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A.苏德战争 B.巴以矛盾 C.美苏争霸 D.海湾战争8.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2013年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主题“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2015年在中国倡导下,亚投行正式成立,这些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趋势是( )A.区域化 B.多极化 C.全球化 D.集团化9.据报道,“神舟十号”飞船将于2013年6月造访“天宫一号”,“嫦娥三号”也将于下半年探访月球。下列哪项与上述科技

4、成就属于同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A、蒸汽机 B、汽车 C、克隆技术 D、电灯10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同学坐上了从株洲到北京的高铁,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美景,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了1825年的英国,坐上了当时最新式的交通工具:A B C D11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12.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冷战战略是A成立欧共体 B成立华约组织 C成立北约组织 D出台杜鲁门主义13.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

5、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A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D形成了美、中、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14.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这一趋势的来临,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的危机与挑战。下列问题属于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的是( )战争问题 环境问题 资源问题 恐怖主义A B C D15.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曾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

6、经济全球化( ) A.容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B.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 D.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二、材料解析16.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二: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威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7、。”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世纪推动“欧洲崛起”的两个事件是什么?(2分)(2)第二次转变是美国的崛起,试分析美国崛起的原因。(回答一点即可)(2分)(3)“群雄竞起”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4)材料二中“当今我们生活在最和平的时期”的论断,你是否同意?简要说明理由。(2分)(5)你能从材料三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回答两点)综上所述,当今中国引领全球化转型的推进战略是什么?17.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国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开始逐渐摆脱封

8、建束缚,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1)19世纪中期到1919年,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何特点? 从中国近代化探索活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第一枪”“星火燎原”“力挽狂澜”这几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2)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中“第一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是什么?“星火燎原”指什么?它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力挽狂澜”是指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是一

9、个勇于创新的政党,党立足于各个历史阶段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经过艰辛的探索,先后创造性地开辟了适合中国特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在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中创新表现是什么?材料四: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

10、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所指的具体内容(2分)(5)材料四中提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主要指哪些失误?(3分)材料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

11、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中国共产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个?(3分)(7)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河,请写出全国农村最早实行“包干到户”的地点名称;1980年,国家决定在广东省、福建省的四个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集工、农、商、牧、渔、旅游为一体的经济特区,请写出除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以外的另一个市的名称。(2分)

12、18.2018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7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党的探索亘古未有】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

13、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一一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材料三:(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材料四: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9位国家元首,130多家的1500位代表共襄盛会。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总结了四年来一路一带的建设成果,阐明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立场和推动措施,这是中国领导人在世界国际舞台上第一次主动地规划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标志着中国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回答:(1)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8分)(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4分)(3)根据材料二回答,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