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9118155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功能班-肺弥散功能朱娅玲)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朝阳医院 朱娅玲 2012.6.14 肺的弥散功能肺的弥散功能 2 临床特点 敏感性高 特异性差 无创性 什么是肺的弥散功能? 弥散功能的临床意义? 3 4 弥散概念弥散概念 气体弥散: 是指气体分子不停地运动和相互碰 撞,气体分子从浓度高(或分压高)的区域向 浓度低(或分压低)的区域移动,最后达到两 个区域内的气体浓度(或分压)相等 1915年Krogh已有尝试应用单次呼吸法检查 肺弥散功能的报道 至1950年代,Forster和Olgilvie对Krogh提 出的弥散功能检查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后 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 5 6 一、肺弥散原理 (一)弥散过程 (二)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

2、三)红细胞摄取CO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弥散的复合因素 7 8 (一)弥散过程弥散过程 第一,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 1、肺泡上皮细胞; 2、基底膜; 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血浆中弥散 第三,红细胞膜弥散 第四,红细胞胞浆内弥散,接触并化学性结合 Hb分 子,这依赖于CO与Hb的化学反应。 9 (一)弥散过程弥散过程 引起肺弥散量改变的因素有二种:引起肺弥散量改变的因素有二种: 第一、通过改变肺泡-毛细血管膜而影响弥散 第二、红细胞内影响弥散和气体摄取的因素 10 一、肺弥散原理 (一)弥散过程 (二)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三)红细胞摄取CO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弥散的复合因素 11 (

3、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弥散距离 弥散表面积 肺泡-毛细血管膜的生理学特点 12 (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弥散距离弥散距离 正常情况下,整个弥散途径非常短,只有 0.1,但在疾病状态下变得非常长 13 (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弥散距离弥散距离 1、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可以增厚; 2、细胞层之间可被间质水肿液和渗出液隔开, 渗出液可以由纤维组织代替; 3、肺泡内水肿液或渗出液。 14 (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弥散表面积弥

4、散表面积 肺泡数量减少; 毛细血管数量减少 必须强调,重要的弥散面积既不是肺泡的面 积,也不是肺毛细血管的面积,而是有效的肺 泡与有效的毛细血管相匹配的面积 15 (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肺泡肺泡- - - -毛细血管膜的生理学特点毛细血管膜的生理学特点: : : : O2、CO或CO2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量与气体的溶解度呈 正比 不同的气体在相同的基质有不同的弥散系数(D),即有不 同的弥散能力 D 溶解度 . 分子量的平方根 16 ( ( ( (二二) ) ) )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肺泡肺泡- - - -毛细血管膜的生理学特

5、点毛细血管膜的生理学特点: : : : DO2 = O2溶解度 CO分子量的平方根 = 1.23 DCO CO溶解度 O2分子量的平方根 CO2与O2的分子量差别不大,由于CO2在组织中 的溶解度是O2的20倍,CO2的弥散速率就是O2的 20倍。 17 一、肺弥散原理 (一)弥散过程 (二)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三)红细胞摄取CO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弥散的复合因素 18 (三)影响红细胞摄取影响红细胞摄取COCOCOCO和和O O O O2 2 2 2的因素的因素 体外测定1ml血红细胞摄取CO的量,为标准系 数,用表示 红细胞的弥散量就等于每ml血的摄取率,乘以 毛细血管床容量(Vc)

6、红细胞弥散量=Vc 19 (三)影响红细胞摄取影响红细胞摄取COCOCOCO和和O O O O2 2 2 2的因素的因素 每每mlml血血COCO摄取率(摄取率()的影响因素)的影响因素 1、同样的化学条件下进行测定,不同的人、红细胞数目相 等时没有显著差异 2、增加CO量将使CO成比例的增加 Hb浓度减少将使CO减少 3、肺泡PO2增加则DLCO降低,因CO与未氧化的Hb反应 4、肺泡二氧化碳(CO2)增多或pH减少可引起CO轻度增加 5、温度降低将使CO降低 20 (三)影响红细胞摄取影响红细胞摄取COCOCOCO和和O O O O2 2 2 2的因素的因素 影响肺毛细血管容量(影响肺毛细

7、血管容量(VcVc)的因素)的因素 随肺血流、透壁压增加而增加或以前关闭的毛细 血管重新开放的数量增加而增加。 随肺血流、透壁压减少而减少或毛细血管破坏、 关闭而减少。 21 一、肺弥散原理 (一)弥散过程 (二)肺泡膜弥散影响因素 (三)红细胞摄取CO的影响因素 (四)影响弥散的复合因素 22 (四)影响肺弥散量的复合因素影响肺弥散量的复合因素 在肺泡通气总量和血流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肺泡 通气/血流比失调可减少气体的弥散量 如果肺泡没有充气,毛细血管固有的、反射性的 反应是使该区域血流减少,使血流分布到肺的其 他区域,使其弥散量增加 23 (四)影响肺弥散量的复合因素影响肺弥散量的复合因素

8、“弥散量” 也有增加: 因为1、参与循环的肺毛细血管数量可增加; 2、已处功能状态的毛细血管可以扩张; 3、肺泡出血。 24 二、肺弥散测定 (一)CO摄取 (二)用CO测定肺弥散量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四)弥散受损的诊断 25 (一)CO摄取 N2O CO O2 26 27 (一)(一)COCOCOCO摄取摄取 表一表一 肺摄入三种气体的比较肺摄入三种气体的比较 . 从肺泡进入肺毛细血管的特性 (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的时间为0.75秒) 临床应用 O2 肺毛细血管内分压和肺泡内分压平衡时间为0.25秒;研究用测定DL 摄入量和弥散量、血流速度有关 N2O 肺毛细血管内分压和肺泡内分压平衡

9、时间为0.1秒; 肺血流测定 摄入量主要与血流速度有关 CO 在肺毛细血管内一直保持低分压 摄入量主要与弥散量有关 弥散功能测定 28 二、肺弥散测定 (一)CO摄取 (二)用CO测定肺弥散量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四)弥散受损的诊断 29 (二)用用COCO测定肺弥散量测定肺弥散量 根据Fick弥散定律: V = A D (P1-P2) T 因其面积和厚度等不易测定,故将A、D、T看作一个整体 DL: V = DL (P1-P2) DL称做弥散量,包含了弥散面积、厚度和弥散系数。因此: DL = V . (P1-P2) 30 (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CO

10、法的肺弥散量=从肺泡弥散至血液的CO ml数/min 平均肺泡CO压-平均毛细血管血CO压 因此CO法测定肺弥散量必须测定以下三个值: 1、每分钟从肺泡弥散至血的CO ml数; 2、平均肺泡CO分压; 3、平均肺毛细血管血中CO分压 31 (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测CO摄取率有三种方法: 一口气技术 重复呼吸技术 稳态技术 内呼吸法 32 (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CO-CO一口气法一口气法 吸入含有低浓度CO和He,然后屏住呼吸约10秒钟,分析呼出 气体中的CO和He。 需要测定三个数值得出弥散量值: 1、CO弥散的ml数,如

11、果已知肺泡容积(VA),可由屏气 开始和屏气末肺泡气内的CO浓度测定计算出 2、平均肺泡PCO 3、平均毛细血管血PCO,可被忽略 33 (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CO-CO一口气法一口气法 优点: 是不需要病人过多的配合,病人仅仅吸气、屏气10秒钟即 可。不需要采血检查 试验可被很快地、连续重复数次 缺点: 一口气法需要测定病人的功能残气量、肺泡容量值 是屏气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呼吸状态 呼吸困难和运动中的病人难以屏气10秒钟 34 (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CO -CO一口气法具体操作一口气法具体操作 检测前静坐5分钟,在整个检测过

12、程中保持坐位。 记录4-5个潮式呼吸以明确正常的呼气末水平,呼气到残 气位(RV) 吸气:吸气:在残气位,口器与气源相接,吸到最大肺容量 (TLC) 吸入气的容积为Vi,在健康人应该在2.5秒内吸入 90%的Vi。 35 (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CO-CO一口气法一口气法 屏气时间屏气时间:9-11秒 呼气呼气:在屏气末,呼气必须流畅,毫不犹豫不间断,样本 收集时间不超过4秒 呼出容积呼出容积:呼气容积应该为0.75-1 L 吸氧吸氧:海平面检测气氧应该是20.93%(PIO2的平均值为 150mmHg) 36 (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

13、量-CO-CO一口气法一口气法 间歇间歇:两次检查间歇必须间隔至少4分钟 肺泡容积(肺泡容积(V VA A):):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屏气时,测 定示踪气体的稀释。最常用的示踪气体是He 37 (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血红蛋白浓度校正:血红蛋白浓度校正: 将弥散量测定值调整为标准Hb为14.6g/dl时的结果(适用 于青春期和成年男性) Hb校正的弥散量=检测DLCO(10.22+ Hb)/1.7 Hb 将弥散量测定值调整为标准Hb为13.4g/dl时的结果(适用 于15岁以下的儿童和成年女性) Hb校正的弥散量=检测DLCO(9.38+ Hb)/1.7 Hb 38 (

14、二)(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海拔高度的校正:海拔高度的校正: 高度校正的DLCO=实测DLCO(1.0+0.0031(PIO2-150)) 39 (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注意: 弥散量在白天进行性下降 月经 酒精 吸烟:急性 慢性 进食 运动 40 (二)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用一氧化碳测定肺弥散量 报告:报告: 至少进行2次试验以满足可重复试验的要求,其差 值为10%或3mlCO(STPD)/min/mmHg 报告的结果为平均值 41 二、肺弥散测定 (一)CO摄取 (二)用CO测定肺弥散量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四)弥散受损的诊断

15、 42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体格体格 随着体格的增加,其弥散量是增加的 年龄年龄 从婴儿到成人随年龄增加,弥散增加,约在20岁 时达到最大值 性别性别 在年龄和体格相同时,女性一口气法的弥散量比 男性低10% 43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肺容量肺容量 如果用一口气法测两个不同肺容量的弥散,则当 肺容量增加约50%时,弥散量增加10-25% 可以通过测定弥散量/肺泡容量(KCO)来消除 肺泡容量一般通过He平衡法或体描箱而测得 44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运动运动 运动开始后弥散量立刻增加,停止后立刻减少 由以前关闭的毛细血管再开放或已经开放的毛细 血管扩张,增加接触肺泡气体的红细胞容量而引 起 毛细血管床有巨大的储备功能,弥散量没有不依 赖于肺血流量增加的最大值 45 (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三)影响肺弥散的因素 体位体位 仰卧位比坐位的弥散量增加15-20% 坐位比立位增加10-15%, (由于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的变化,弥散量/肺泡容量在肺底比肺 尖大) 肺泡氧分压肺泡氧分压 在生理范围内肺泡PO2的变化所引起的弥散量的变化非常小 增加肺泡PO2,影响了CO与Hb化学性结合速度,使弥散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