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11711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第一课.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课程第一课实施方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书从学前教育的宏观与微观领域把握学前教育的功能与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的家庭与社区工作等问题。以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等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等。它既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用教材,也适用于从事学前教育的各方人士。本教材还希望能引起社会对学前儿童教育的更广泛重视,从而为推进我国的学前教育给以有力的支持和切实的关心。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

2、,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素质,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二)课程的任务1使学生比较全面、简要地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为从事学前教育打下理论基础;2从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的作用出发,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掌握学前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原则,并能用它指导幼儿园的实际工作;3通过对学前教育有关理论和实践的了解,明

3、确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前教育观,提高学前教育实践的能力;4通过相关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掌握幼儿园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操作技能。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先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后续课程: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幼儿园课程论等。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概念的理解不但有助于学生

4、通读教材,而且有助于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必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本书中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美育、幼儿德育,各种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和家园联系的各种方式、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等组成部分。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学生还应正确联系运用。如判断题:“两三个月的婴儿能听音乐声和说话声,对有节奏的声音表现愉快情绪是婴儿美感的初步表现”的判断是错误的,该婴儿所表现出的愉快情绪只是婴儿的一种无意识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美感。如果学生仅凭对美感这个概念的简单记忆,而不能理解运用,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了解,掌握基本的活动

5、设计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4加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通过案例分析达到原理的理解。四、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方案(一)学时分配表讲次教学内容总课时授课课时录象课时自学课时1学前教育学概述73132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42113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52124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75315?35幼儿园的教育活动8531546幼儿园的环境设计7521547幼儿园教师62138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52129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351052总计54201024(二)课程目标:知识: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学前教育的产生及发展历史;我国的教育目的与托幼机构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

6、育原则;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了解托幼机构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能够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知识和原理分析具体幼儿教育的问题和特征;能够根据学前儿童的教育规律提出适当的教育措施;态度与情感:初步形成对幼儿的喜爱之情和研究幼儿教育的兴趣,逐渐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形成职业理想,同时获得研究学前教育相关学科的乐趣。先修课程:本课程的预修课程是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在学前卫生学课程中,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的生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为学习学前教育学打下基础。五、课程学习内容: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教育及学前教育的概念

7、;2.掌握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3.了解学前教育学学习的作用及方法;【重点与难点】重点: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的涵义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学习方法【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2学时)一、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幼儿教育?二、什么是教育学?什么事幼儿教育学?三、幼儿教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四、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学五、怎样学习幼儿教育学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3.了解历史上著名的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点与难点】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历史上著名的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

8、)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二、奴隶、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学前教育第二节幼儿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福禄贝尔、欧文)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三、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一、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二、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三、卢梭的教育思想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五、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作业与思考】陶行知对于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认为陶行知对我国幼儿教育做出的重大贡献体现在哪里?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目的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教育目标、教育原则;2.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的特点、幼儿园教育原则;3.能初步运

9、用幼儿园教育的原则的理论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重点与难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及学前教育原则的理解与运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级结构。【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4学时)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作用二、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一)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二)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1. 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2.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可能性3.要遵循教育的总目标三、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一)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二) 幼儿体育1.幼儿体育的概念2.幼儿体育的目标3.幼儿体育的内容(三)幼儿智育1.幼儿智育的概念2.幼儿智育的目标3.幼儿智育的内容(四)

10、 幼儿德育1.幼儿德育的概念2.幼儿德育的目标3.幼儿德育的内容(五)幼儿美育1.幼儿美育的概念2.幼儿美育的目标3.幼儿美育的内容第二节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的双重任务二、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原则 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含义一、教育的一般原则(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1.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彻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1.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彻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1.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

11、彻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的原则1. 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彻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1)实践中如何利用儿童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2)实践中如何利用家庭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3)实践中如何利用社区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儿童的发展二、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一)保教结合的原则 1. 保教结合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1.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的含义2. 实践中如何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三)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1.幼儿园教育的活动

12、性原则的含义2.幼儿活动的种类3.幼儿活动的意义4.实践中如何贯彻幼儿园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多样性原则【作业与思考】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请结合具体的案例,说说你对“保教结合”这一原则的理解。第三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目的要求】1.理解概念:幼儿园环境;2.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素养要求;3理解幼儿的特性、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4理解幼儿园环境的功能和创设幼儿园环境的原则以及对教师的要求【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运用教师能力素质要求的理论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能力。正确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并能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儿童发展观;难点:理解幼儿的特性及幼儿在教育过程中

13、的地位。【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6学时)第一节幼儿教师第三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第一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一)幼儿教师的地位(二)幼儿教师的权利(三)幼儿教师的义务二、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一)劳动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二)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四)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及劳动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三、幼儿教师的素质(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1)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2)尊重家长,互相配合(3)团结协作,服从领导(4)为人师表,做幼儿的表率(5)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修养(二)健康的身心素质(三)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四)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设计教育活动能力3.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4.对教育活动的反思能力5.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能力6.幼儿教育研究的能力四、幼儿教师的角色1.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2.幼儿园课程的研发者3.课程评价者4.课程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反思者角色5.平等中的首席6.差异的接纳者7.是全职教师,是幼儿生活的指导者8.是家长的合作者9.幼儿教育的社会宣传员10.与幼儿同共成长五、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