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111482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学3.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婴儿认知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皮亚杰关于婴儿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 2掌握婴儿感知觉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3熟悉婴儿记忆发展的阶段。 4掌握婴儿注意发展的特点。 5掌握婴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 婴儿认知的发展 婴儿的 认知 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相关的心理过程。 随着心理学家对认知发展的不断研究,也使其成为婴儿心理领域内材料最丰富、成果与争论最多的研究课题。 第一节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一、婴儿感知觉的重要性 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重要手段。在人生最初的两年里,尤其在言语形成以前,婴儿主要依靠感知觉主导的感知运动来探索世界、了解自我,形成最初的客观概

2、念和自我概念。正因为如此, 皮亚杰 把初生到 2 岁这个阶段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作出反应。如果他不能用感官接触到、看到、或听到某个客体,则就很难了解、认识它。在感知运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婴儿逐渐认识到物体和物体的运动,并知道它们都是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的,从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感知觉对婴儿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有重要意义。它的返回传导即反馈过程,是婴儿自我调控行为的不可或缺的中间机制,对婴儿有目的行为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二、婴儿感知觉的发生发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婴儿一生下来,眼睛、耳朵、鼻子、皮肤和内脏就同时受到刺

3、激,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闹哄哄的,一片混乱。”事实上,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就是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觉)。许多感知觉在婴儿时期就已达到成人的水平。 (一)感觉的发生发展 1 视觉 的发生 研究表明,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当在胎儿中晚期, 4 、 5 个月的胎儿即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刚出生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即可以察觉眼前的亮光,区分不同明度的光,还可以用眼睛追随视刺激。但婴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集中的时间和距离都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3 5 周的婴儿视觉集中能集中 5 秒,注视距离仅为 1 15 米左右;第 3 个月时视觉集中已

4、经达到 7 10 分钟,注视距离达 4 7 米;到 6 个月,婴儿已经能注视远距离的物体了。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婴儿的 视敏度 约在 20/20020/400 之间;出生后头半年是婴儿 视敏度发展的关键期, 也就是说婴儿的视敏度改善十分迅速,大约 6 个月到 1 岁便能达到正常人的视力范围。 婴儿已经具备了原始的 颜色视觉 。一般认为, 2 4 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经发展得很好。 4 个月的婴儿甚至表现出某种颜色的偏爱。沙勒等人采用 “偏爱法”研究证实,婴儿从 3 、 4 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且已经

5、具有正确的颜色范畴性知觉,其中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到 4 个月时,婴儿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同时,李忠忱以自己的女儿为被试,进行的 追踪实验发现,适当的早期教育,完全可以提前和加速婴儿颜色认知能力的发展,而且远远超出正常婴儿的一般发展水平,差异惊人。 2听觉的发展 听觉 在婴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婴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从外界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言语、音乐等能力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听觉。 婴儿出生后是否立即具有听觉?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最近的心理研究结果证实:听觉能力早在个体的胎儿期就已经存在了,听觉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在胎儿 6 个月时,其听觉感受器

6、就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听分析器的神经通路除丘脑皮质外,均在 9 个月前完成髓鞘化。这也表明 5 6 个月的胎儿即开始建立听觉系统,可以听到透过母体的频率为 1000Hz 以下的外界声音。 同视觉一样,婴儿听觉也存在敏度。许多心理学者对婴儿的听敏度 进行研究发现: 1 个月的婴儿已能鉴别 200 赫兹与 500 赫兹纯音的差异;58 个月婴儿在 10003000 赫兹范围内能觉察出音频的 2% 的变化,而成人则能觉察出音频的 1% 的变化;婴儿在 2002000 赫兹之间的听觉差别阈限是成人的 2 倍,而在 40008000 赫兹范围内的听觉差别阈限与成人相同。 一些心理学者用实验证明了刚刚出生的

7、婴儿就有视听协调能力。婴儿能像成人一样根据听觉方向来进行视觉定向。即使来自同一物体的声音和视觉刺激同时出现在不同方位,婴儿仍倾向于注视声音刺激所在的方向。36个月的婴儿对于声、像刺激相吻合的物体注视时间要更长一些,这说明了36个月的婴儿其视听协调能力已经发展到了能辨别视、听信息是否一致的水平。 婴儿刚出生时就具有最初级的原始的视听、视触等感觉协调能力,这是人类种系不断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用以维系新生命生存的本能,是以后复杂的感知协调能力所必需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即使是出生 24 小时内的婴儿,也能区分出乐音和噪音。最新研究成果表明,56个月以后的胎儿就已经具有音乐感知能力。婴儿“愉快”地听音乐

8、的能力从出生时就开始发展; 2 个月的婴儿能静静地倾听音乐;23 个月的婴儿能区分不同的音高;35 个月的婴儿能区别音色;67个月时,婴儿能区别简单的音调。这就是说, 6 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音乐中的旋律、音色、音高等方面的不同,并初步具备了协调听觉与身体运动的能力。 3其他感觉的发生和发展 在视觉、听觉快速发展的同时, 味觉、嗅觉和触觉 等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感觉在婴儿的感知觉发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婴儿认识外界事物、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途径。 味觉可以说是婴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婴儿的味觉系统在胎儿 3 个月时就已经开始发育;到出生前味觉系统已经发

9、育成熟,所以婴儿一出生就已有了味觉,而且相当敏锐,对于甜的东西表现出明显的“偏爱”。 触觉是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它对婴儿认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胎儿在45 个月时已经初步建立了触觉反应。到婴儿出生以后的头 3 个月内,婴儿只存在着无意识、原始的够物行为,也就是 3 个月内的婴儿存在着初步的视触协调能力;45 个月以后,婴儿获得了较为成熟的够物行为,能有意识地根据视觉信息指导自己的身体运动,即视触协调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了。 大量的研究表明:个体在胎儿末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开始感受嗅觉刺激;婴儿刚出生时,就已经能对不同的气味作出相应的各不相同的反应,并开始出现 嗅觉习惯化和嗅觉

10、适应的现象。 (二)知觉的发生 1图形知觉 婴儿的图形知觉发展也比较早。有研究表明,刚出生 2 天的婴儿就能分辨人脸和其他图形,他们注视人脸的时间比注视其他图形的时间要长; 6 个月的婴儿注视人脸的时间是注视其他图形时间的 2 倍。近期的研究表明,婴儿偏爱注视人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人脸的轮廓线、复杂度感兴趣。相对于简单的图案来说,婴儿更愿意看复杂的图案;相对于直线来说,婴儿更愿意看曲线;相对于静止的物体来说,婴儿更愿意看活动的物体;相对于轮廓少的图形来说,婴儿更愿意看轮廓多的图形。 2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从广义上来看,它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一切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

11、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等。从狭义来看,它只包括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而婴儿已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觉能力。 ( 1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婴儿有没有深度知觉?儿童的深度知觉是先天就有的,还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吉布森和瓦尔克精心设计了 “视崖”实验。此实验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婴儿已经具有的深度知觉的观点。 “视崖”实验的具体设计为:实验装置的主体是一个上面盖着一块厚玻璃的实验平台,在一侧玻璃下面直接铺着格子图案的质料,给人以很表浅的感觉;而另一侧的质料是铺在平台的底面,距离上面的玻璃有几英尺的距离,

12、给人以很深的感觉,看起来像“悬崖”。在测查的时候,实验者通常是观察婴儿在深、浅两侧的反应差异。 这个实验研究表明: 2 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分辨出视崖的两边。当他们探询视崖的深侧一面时,通常表现为心率变慢,这说明年龄小的婴儿对深侧一面不是感到害怕,而是感到好奇,他们可能把悬崖当作能引起好奇的刺激物来辨认;当婴儿的年龄稍大,能爬的时候,他们在接近深侧时,心率加快,表现出恐惧,因为经验已经使他们产生了害怕的情绪。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婴儿具有深度知觉。 ( 2 )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也称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如对前后、左右、上下及东南西北的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定位的。研究证实

13、,婴儿主要是靠听觉、视觉来定向的。在婴儿早期,听觉空间定向是婴儿的主导定位形式。刚出生的婴儿就已有基本的听觉定位能力,他们能对来自左边或右边的声音作出向左看或向右看的不同反应。 ( 3 )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远近程度或不同物体的远近程度的反映。深度知觉是距离知觉的一种。吉布森等人的 “视崖”实验证实了婴儿出生几个月就已有了深度知觉。而近年来许多的实验证实,婴儿一出生就有了深度知觉。也接是说,新生儿就已经有了距离知觉。除了用视崖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外,心理学家还用“视觉逼近”研究婴儿的距离知觉。结果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的反应,23个月婴儿已具备对逼近物体的保护

14、性闭眼反应,但对物体明显的躲避反应则从46个月开始。 ( 4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实现的。媒介可以是自然界的周期现象,也可以是机体的生理现象。一般认为,婴儿主要是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知觉。婴儿一出生就存在于时间中,并感知时间,但这种感知常常是无意识、不自觉的。由于时间是抽象的现象,婴儿只能凭直觉体验。他还不能像成人一样准确的知觉时间,能力较低。研究表明,婴儿时间知觉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是年龄的函数,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时间知觉的精确性同婴儿生活经验有十分密切关系,是其经验积累或后天学习的结果。 婴儿一

15、般先知觉和理解“小时”“一天”这些较大的时间单元,然后才慢慢知觉和理解较小的时间单元(如分、秒等)和更大的时间单元(如周、月、年等)。 婴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也即对事件的记忆是时间知觉和时间表象的主要信息来源。生活制度或作息制度在婴儿时间的定向上起决定作用。第二节 婴儿注意的发展注意是婴儿心理发展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婴儿探究外在事物及其内心世界的“窗口”。注意能使婴儿有选择地接受外在环境中的信息,及时发觉环境的变化并调节自己的行为,还能使婴儿为应付外界刺激而准备新的动作,集中精力于新的情况。注意与感知觉、记忆等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是心理学家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婴儿注

16、意的重要性 注意 与婴儿感知觉密切相关。它能使婴儿更加全面、清晰地感知其所指向和集中的事物。在婴儿早期,感知觉引起注意,注意又促进婴儿对事物更细致的感知。另外,心理学家把注意作为研究婴儿感知能力的主要指标。婴儿早期还不能用言语表达其情感、知觉,但却能通过各种注意行为表现出来。而现在广泛采用的感觉偏爱法、习惯化法和 吸吮 抑制法等,都是以注意作为主要操作指标的。 注意也是婴儿学习的先决条件。它通过对感知觉和记忆过程的影响而直接制约着婴儿的学习效果。一般地,婴儿注意的 品质 好,则学习效果也好,能力提高也快。有很多研究者对婴儿早期(06个月)注意水平与 2 岁以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婴儿 3 个月的注意水平与 2 岁时认知能力的相关系数是 0.6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