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074576 上传时间:2019-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与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硕考网系列图书2014中山大学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精编编写说明复习精编是博学中大精品考研专业课系列辅导材料中的核心产品。本书严格依据学校官方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并结合考研的精华笔记、题库和内部考研资讯进行编写,是博学中大老师的倾力之作。通过本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复习的深度广度,核心考点的联系区分,知识体系的重点难点,解题技巧的要点运用,从而高效复习、夺取高分。主要内容考试分析解析考题难度、考试题型、章节考点分布以及最新试题,作出考试展望等;复习之初即可对专业课有深度把握和宏观了解。复习提示揭示各章节复习要点、总结各章节常见考查题型、提示各章节复习重难点与方法。知识框架图构建章节主要考点框架、梳

2、理全章主体内容与结构,可达到高屋建瓴和提纲挈领的作用。核心考点解析去繁取精、高度浓缩初试参考书目各章节核心考点要点并进行详细展开解析、以星级多寡标注知识点重次要程度便于高效复习。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反复研究近年真题,洞悉考试出题难度和题型;了解常考章节与重次要章节,有效指明复习方向。主要特色复习精编具有以下特点:(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指定教材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让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等学科基础知识有全面、扎实、系统的理解、把握。(2)注重联系,强化记忆。复习指南分析各章节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各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帮助考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串联

3、零散的知识点,更好地实现对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3)深入研究,洞悉规律。深入考研专业课考试命题思路,破解考研密码,为考生点拨答题技巧。使用说明1、全面了解,宏观把握。备考初期,考生需要对复习精编中的考前必知列出的院校介绍、师资力量、就业情况、历年报录情况等考研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合理估量自身水平,结合自身研究兴趣,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考研增加胜算。2、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基础阶段,考生应借助复习精编中的考试分析初步了解考试难度、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并通过最新年份的试题分析以及考试展望初步明确考研命题变化的趋势;通过认真研读复习指南、核心考点解析等初步形成基础知识体系,并通过做习题来

4、进一步熟悉和巩固知识点,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过好基础关。3、强化复习,抓住重点。强化阶段,考生应重点利用复习精编中的复习指南(复习提示和知识点框架图)来梳理章节框架体系,强化背诵记忆;研读各章节的核心考点解析,既要纵向把握知识点,更应横向对比知识点,做到灵活运用、高效准确。4、查缺补漏,以防万一。冲刺阶段,考生要通过巩固复习精编中的核心考点解析,并参阅备考方略,有效把握专业课历年出题方向、常考章节和重点章节,做到主次分明、有所侧重地复习,并加强应试技巧。5、临考前夕,加深记忆。临考前夕,应重点记忆核心考点解析中的五星级考点、浏览知识点框架图,避免考试时因紧张等心理问题而出现

5、遗忘的现象,做到胸有成竹走向考场。考生体悟考生A:考研不像高考,有老师为我们导航,为我们答疑解惑,考研是一个人的战役,有一本好的教辅做武器,胜算便多了几分。博学版复习精编对知识点的归纳讲解还是很不错的,配合着教材复习,少了几分盲目。考生B:我是哲学专业的考生,专业课基础较为薄弱,中山大学又是名校,虽然不是跨考,但是本科所学教材与中山大学考研的指定教材不一样,博学版复习精编对指定教材分析得透彻,对我是很有指导和帮助作用的。考生C:本科院校和所学专业都不是我理想的,所以我信誓旦旦准备考研,跨考的压力很大,我又是不大善于总结归纳和分析的人,博学出品的教辅给我吃了一颗小小的定心丸,有对教材的讲解,更有

6、对真题的详细解析,以及对出题规律的把握,相信我一定能考好!目 录 序言 考前必知一、学校简介二、学院概况三、专业介绍四、师资力量五、就业情况六、历年报录情况七、学费与奖学金八、住宿条件九、其他常见问题 考试分析一、考试难度二、考试题型三、考点分布四、试题分析五、考试展望 复习指南 核心考点解析西方哲学史第一部分 古希腊哲学第一章 苏格拉底的前辈第二章 智者派与苏格拉底第三章 柏拉图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第二部分 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哲学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第六章 奥古斯丁第七章 中世纪早期的哲学第八章 阿奎那和他的中世纪末期的继承者第三部分 近代早期的哲学第九章 文艺复兴早期的哲学第十章

7、 大陆理性主义第十一章 英国经验主义增补章节:启蒙哲学第四部分 近代晚期和19世纪的哲学第十二章 康德第十三章 德国唯心主义 经典习题精选与答案详解 历年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历年考研真题试卷中山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山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8、试卷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中山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备考方略一、高分备考方略(一)考研英语(二)考研政治(三)考研专业课二、辅导班推介(一)公

9、共课(二)专业课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四、考研必备网站推荐 资料推介硕考网祝您2014中山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 复习指南第十二章 康德一、本章复习提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西方哲学的第十二章康德,本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康德问题的提出以他的三大批判的思想。在历年的考题中,本部分作为考试的重点,简答题、论述题都可能涉及到,基本可以说是必考。复习上,建议考生联系前两章的内容,康德的思想可以说是在解决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他们的综合。二、本章知识框架图康德康德问题的形成康德的批判哲学和他的哥白尼革命1.批判哲学的方法2.先天认识的本质3.先天综合判断4.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10、理性的解构1.思想范畴和直观形式2.自我和经验的统一3.现象实在和本体实在4.作为调节性概念的纯粹理性的先验理念5.二律背反和理性的限度6.上帝存在的证明实践理性1.道德知识的基础2.道德与理性3.被定义为善良意志的善4.绝对命令5.道德悬设感性学:美1.美是不带任何利害而令人愉悦的东西2.美是普遍愉悦的对象3.对象中和目的性4.必然性,共同感和美 核心考点解析第十二章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先验论唯心论者。康德哲学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在前批判时期主要在宇宙的形成上提出“星云学说”。在批判时期,康德研究了人的认识能力及其范围与限度,

11、将世界划分为“现象界”和自在之物世界,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提出先天综合判断概念,认为时空是感性的先天形式;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是知性固有的先天形式,理性要求对本体即自在之物有所认识,但这超出了人的认识限度,必然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产生二律背反,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由于两个世界存在明显的鸿沟,康德试图通过审美判断与自然界的目的论判断达到沟通,并在最后以有文化有道德的人为其体系的终点。在政治上,同情法国大革命,主张自由平等,为平民谋权利。在教育上,认为应重视儿童天性,养成儿童

12、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康德哲学也被称为先验哲学或批判哲学,对后世影响巨大。康德的主要著作:宇宙发展史概论(1755年)、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论文、1770年)、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基础(1785年)、完全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1793年)、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1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及其意义 (1)主要原因: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长期争论暴露了各自的矛盾和片面性,特别是休谟的怀疑论不仅揭示了经验论的内在矛盾,而且也威胁到唯理论的理性主义,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

13、性,而且作为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理性本身也遭到了怀疑和破坏。后来的哲学必须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另辟蹊径,寻找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基础,继续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便是这一方向上的努力。(2)基本内容:康德首先面临的就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给他造成的两难处境:他一方面同意经验论的原则即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他赞同唯理论对经验论的批评即对科学知识来说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它们的普遍必然性只能是先天的。康德试图调和二者间的矛盾,提出我们如何才能够先天的经验对象的问题。他如同当年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的哥白尼一样,把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调转过来,让对象反过来符合知识亦即主体固有的认识形式

14、,强调不是主体围绕客体转,而是客体围绕主体转。一方面,我们的知识的确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但在另一方面,进行认识活动的主题本身亦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这些认识形式包括时空两大要素,因果性等十二个范畴等,正是由于它们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而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形成的知识有了共同的规则,也就有了普遍必然性。换言之,经验为知识提供材料,而主体则为知识提供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的形式,知识就其内容而言是经验的,但就其形式而言是先天的。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由此得到了证明。(3)评价: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突出了主体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后果。如果不是知识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那就意味着事物对我们来说被划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主体的认识形式所认识的事物,康德称之为事物对我们的“表现”,另一方面是未经认识形式限制因而在认识之外的“事物自身”、“物自体”或“自在之物”。主体先天的认识形式虽然构成了知识之普遍必然性的根据,但是亦限制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只能认识事物对我们的表现而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这样一来不仅自然科学要求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认识自然的原则发生了动摇,而且,形而上学企图超越自然的限制而把握宇宙自然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