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9025028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7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茶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资料(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叶标准园建设与高效栽培技术,阮建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 二、标准茶园的特点和基本要求 三、适用栽培技术在标准茶园中的应用 四、低产低效茶园改造,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近30年来几个重要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的变化幅度(以1978年为100%),(根据FAO数据整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近30年来几个重要茶叶生产国单位面积茶叶产量水平,(根据FAO数据整理),年份,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产量水平 (千克/公顷),0,500,1000,1500,2000,世界

2、主产国茶园单产水平比较,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产业效益增长受资源、劳动力等刚性要素制约日益明显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效益和质量管理能力弱 传统农业特征明显,自然灾害影响频繁 品牌发展滞后,标准茶园发展理念,消费者:安全、优质,生产者:效益,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二、标准茶园的基本特点和要求,茶园基础条件配套 茶树良种配置优化 茶树栽培技术规范 加工场所条件完善,加工工艺和产品有标准 茶叶安全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实行规模经营,品牌营销,标准茶园基本要求,区位要求:交通便利,离茶叶初制厂的直线距离5km以内。 规模要

3、求:1000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 立地条件和生态要求:离公路干线200m以上,坡度在25以下,其中坡度15-25的茶园需建立等高梯级园地。土壤pH值4.5-5.5。 茶树品种:国家或省级无性系良种。 规范化栽培,标准茶园基本要求,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病虫害测报制度,植保员制度,统防统治制度,防治档案制度。 茶园产量基本稳定:名优茶产量20kg/亩(干毛茶)以上,或大宗茶产量150kg/亩(干毛茶)以上。 建有茶园农事活动档案:包括种植、施肥、耕作、修剪、采摘和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记录;标准茶园应有地块图、标志。,(一)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土壤 大气 水,茶园空气环境质量,

4、土壤环境质量,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用水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主干道、支道:园内运输、机具下地和园内小型机具行驶的主要道路 操作道:下地作业与运送肥料、鲜叶等物质进出茶园使用 环园道:设在茶园四周的边缘,与周围农田、山林及其他种植区的分界。 操作道、环园道按机耕地头道的要求设置,为茶园机械调头使用,一般可设计23m,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3. 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

5、时能排,缺水能灌。 防止水土流失。水沟系统由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纵水沟3个部分组成。 有利于蓄水和灌溉抗旱。 有条件时应建立茶园灌溉系统,如喷灌、滴灌等。,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3. 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 4. 加强茶园生态建设,标准茶园基础条件建设,1.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 2.外部交通便利,园区道路系统设置,能基本满足机械化作业要求 3.建立排、蓄、灌水利系统,做到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 4.加强茶园生态建设 5.种植规格满足现代茶叶发展要求,茶树种植方式

6、,丛栽,单条栽,双条栽,土地利用率低,目前极少采用,土地利用较高,投产期3-4年,土地利用较高,前期产量增加快,(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 目的:以地形或各级道路、水利系统为界线对茶园进行划区分块,便于茶园日常管理。 (1)生产作业区:根据茶园面积及地形情况,按照主、支道分布将全部园地划分若干个生产作业区,作为一个综合的经营单位。 (2)生产作业片:每个生产作业区,结合支道、按自然地形或将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块分别划分为若干作业片。,(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 (3)生产作业块:每作业片按照茶园面积大小,再划分若干作业块。 便于田间定额管理,落实肥料、

7、农药等各项指标和措施;便于档案记录,产品追溯。 平地和缓坡地的茶园作业块,应尽可能划成长方形或近于长方形,适当延长地块长度,以利于机械操作。 确定茶园作业块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否方便、地形条件是否复杂进行综合考虑。,(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1. 划区分块与编号 (4)制作标准园作业区块分布图、清单 谷歌地图 当地地图(土地利用调查等) 清单,标准园作业区块清单,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 记录人姓名:张艺谋 制表时间:2009年11月5日,(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 (1)标准园农资用品采购、入库记录 农药(肥料)名称 有效成分及含量 剂型、规

8、格 农药登记号、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批号、日期、有效期 生产厂家及联系方式、经销单位及联系方式 采购数量 采购人员姓名 仓库编号,xx标准园农药采购和入库记录,xx标准园肥料采购和入库记录,(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 (2)标准园农资用品出库领用记录 领用日期 农药(肥料)名称、有效成分及含量 剂型、规格 仓库编号 领用数量 用途、使用地 回收数量 领用人员姓名,xx标准园农药领用出库记录,xx标准园肥料领用出库记录,(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 (3)标准园作业区块农事活动记录表(总表) 作业茶园 作业块编号 日期 事项 具体作业内容

9、带班操作人员 天气,标准园作业区块农事活动记录表(总表),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 作业片名称:上山片 作业片编号:02,(二)建立茶园农事活动档案,2.制定茶园农事活动记录表格 (4)标准园作业区块农药(化肥)使用记录表 日期 作业茶园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农药生产厂家和批号 仓库编号 用量(毫升/亩)、稀释倍数 天气 使用人,标准园作业区块农药使用记录表,标准园名称:xxxxxxxxxxxxxx 作业片名称:上山片 作业片编号:02,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 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 三、适用栽培技术的应用,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 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 三

10、、适用栽培技术的应用 (一)茶园土壤管理,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物理性质指标,有效土体深度:80厘米 质地:壤土粘壤(夹带砾石)土 容重:耕作层1.01.2克/厘米3;亚耕作层1.3-1.4克/厘米3;50厘米以下小于1.5克/厘米3。 耕作层固:液:气三相比:约为50:30:20 透水系数0.001厘米/秒,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化学性质指标,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化学性质指标,高产优质茶园土壤的生物性质,茶园土壤含有大量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 生物活性强,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纤维分解强度强,微生物和动物数量多、种类丰富。,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茶园凋落物重量及贡献养分,不同

11、有机物料在茶园土壤中的分解特性,*中国有机肥养分志,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 2.间作绿肥,间作绿肥、有机物覆盖,(注:幼龄茶园,2-4龄间试验),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适时播种。,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绿肥与茶树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尽量减少与茶树之间的竞争。绿肥间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产量。 适时施肥:以磷、钾等作基肥;苗期追肥促进生长,夏季绿肥出苗后半个月可施一次稀薄人粪尿,一个月后追施少量化学氮肥;冬季绿肥翌年返青后也要追施少量氮肥。,茶园间作绿肥栽培、利用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 及时刈青、利用:在绿肥生物量和养分含量达到最

12、高时及时刈割,一般在盛花期;可以就地利用,在离根颈4050厘米处翻埋直接埋青,翻埋点应离开茶树根系一定距离,以防烧苗;也可刈青后单独或与厩肥、塘泥、人粪尿等一起堆制,制成堆肥或沤肥后到其它茶园中施用。,改善茶园土壤的几项措施,1.修剪物归还 2.间作绿肥 3.耕作 改善壤通透性,改变土壤的水热状况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提高土壤养分供应水平 促进根系再生 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主要内容,一、对标准茶园建设的认识 二、茶园基础条件建设 三、标准园种植技术 (二)茶园施肥技术,化肥总用量与我国茶叶产量水平的关系,(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茶园施肥情况调查,某些茶园施肥举例,(单位: 亩),主

13、要茶叶生产国茶园产量(2008) 和氮肥施用量,茶园氮肥用量与温室气体排放,(Akiyama et al., 2006),氮肥用量(千克/公顷),氧化亚氮排放(N2O-N,千克/公顷),日本一般旱地年N2O-N排放量0.07-23.3千克/公顷,平均2.32千克/公顷。茶园年N2O排放量2.39-61.0千克/公顷,平均24.3千克/公顷。(Akiyama et al., 2006) 日本5万公顷茶园排放的N2O量与500万公顷其它耕地的排放量相当。(野中邦彦,2005),茶园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造成跑冒滴漏,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

14、,氮素对茶树主要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钾肥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钾肥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施钾肥降低病害发病率,施钾肥降低病害发病率,施镁肥提高茶叶感官审评得分,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 肥料配合: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李忠佩、丁瑞兴,1992),施肥量(kg/ha): 1. 300; 2. 600; 3. 45000/300; 4. 1200+1350+300,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效果,(李忠佩等,1992),化肥与有机肥对茶叶产量的影响,有机肥对红茶香气物质含量和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树施肥技术关键,养分调控:以氮为

15、主,兼顾磷、钾、镁、硫和微量元素,平衡营养元素供应; 肥料配合: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 合理施用技术:适宜的用量、使用时间,茶园生态系统氮的循环,茶园土壤氮素循环模式,生物变化特性,茶园生态系统氮的循环,茶园耕层土壤的全氮含量约为0.11-3.35 克/千克,平均为1.0克/千克左右(韩文炎等,2001) 硝化作用 过程:NH4+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经过形成NO3-; 结果:茶园土壤酸化;产生少量N2O、NO等气体;淋溶损失水体富营养化。 反硝化作用 过程:硝态氮通过微生物(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在嫌气条件下形成 结果: N2O 排放;15N试验表明酸性茶园土壤反硝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N2O (Tokuda和Hayatsu,2000),茶园土壤磷的基本形态和转化,铝磷 (AlP) 铁磷(FeP) 钙磷(CaP) 闭蓄态磷(OP),化学变化特性,磷的吸附固定,茶园土壤钾素形态及变化过程,物理或物理化学变化特性,钾肥用量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盆栽试验,田间试验,钾肥用量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盆栽试验,田间试验,茶树肥料(氮素)吸收与温度的关系,基肥和追肥配施对春茶产量的影响,氮肥使用时间对新梢肥料氮分配的影响,氮肥使用时间:1月中旬、2月初、2月中旬、3月初和3月中旬,钾肥施肥时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鲜叶,吨/公顷),钾、镁肥施肥时期对茶叶产量的影响,(鲜叶,吨/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