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988976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一八事变相关介绍(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一八事变介绍1. 九一八事变(称沈阳事变;又叫柳条湖事件,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据估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国有3500万人以上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再次陷入国共内战。2.九一八前夕,日军的频繁调动,黄显声将军等人的进言,并没能唤起(国民革命军将领)张学良应有的警觉,以至于918当夜,身染毒瘾的张学良(张学良戒毒开始要在1932年才开始)还在北平听戏,十余万东北军精锐也在关内驻防。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

2、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

3、铁路守备队第2营。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今日的我们,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反思“九一八”,张学良永远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如果他对日本关东军的动作稍有警惕,东北四省(今承德地区在当时为东北一省,热河)的失陷何又至于如此耻辱。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下令不抵抗日本侵略者,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九一八事变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

4、变后的副产品之一,便是伪满洲国的成立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首先第一位就是:杨靖宇。他是当时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曾经率领众将士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当时天气恶劣,又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众多的日寇战斗了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第二位就是:赵尚志。对于这一人物,他与杨靖宇有着“南杨北赵”的称号,曾经担任北满抗联总司令。在抗战过程中,赵尚志英勇不屈,坚强就义,时年34岁。后来毛泽东还曾这样赞誉过他说:他是一名有名的义勇军领袖,他那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为人所知的。第三位就是:王光宇。在当时“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开始投笔从戎,加入当地的反日义勇军,并

5、参加了抗日武装斗争。战争中,他斗争坚定,有勇有谋,是东北抗联的优秀指挥员。后来,部队陷入了日伪军包围,于是死奋勇杀敌,最终在激战中英勇牺牲。第四位就是:王德泰。他曾是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他对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抗日,他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最终把满腔热血洒在了东北大地上。九一八事变的策划人介绍有人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策划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时的日本军队中的军国主义势力还没有全部控制日本政府。其中真正的策划“9.18事变”的,是日本关东军中以石原莞尔、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为代表的军国主义分子在日本军部和关东军上层的默许

6、、纵容和支持下,一手策划并实施的这起“九一八事变”。据说在事变的实施过程中,他们还得到了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等军国主义分子的协助。另外,对于日本天皇、政府和军部来说,他们一贯实行的是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其中著名的田中奏折和日本军部所制定的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中,就曾把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侵略扩张的一个首选目标。在成功发动“9.18事变”后,胜利者不受惩罚,他们最终还是为自己的日本关东军买了单。因此,综上所述,由于关东军是自行策划、发动的“9.18事变”,事变后遭到了日本政府和军部的反对,处境很孤立。但由于张学良反对蒋介石在“9.18事变”发生后下达的命令,而所采取“不抵抗”的政策,使关东军得以迅速控制

7、辽、吉两省,并进一步成功的侵占了东北一带。张学良介绍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1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

8、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九一八事变后的副产品之一,便是伪满洲国的成立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

9、1945年9月2日)是20世纪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一场全面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侵占了中国东北。此后,日本又相继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军事事变,中国政府当时采取妥协的政策避免了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随即全面爆发。在战争的最初几年,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援助。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轴心作战,从这时起,中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1945年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入对日作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战后,中华民国作为二

10、战主要战胜国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据估计,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中国有3500万人以上死伤,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战争结束后不久,中国再次陷入国共内战。又叫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

11、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今日的我们,无论从何种角度去反思“九一八”,张学良永远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如果他对日本关东军的动

12、作稍有警惕,东北四省(今承德地区在当时为东北一省,热河)的失陷何又至于如此耻辱九一八,荒唐的撤退 在九一八事件爆发时,东北军有多少实力呢?东北军各路人马共拥兵四十四万之多,其中正规军二十六万余人。如果张学良对日本人日渐暴露的野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918事件前,“中村事件”,“万宝山事件”等日本方面先后发起的冲突摩擦,都使得东北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时任辽宁省警务处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局长的黄显声,在1931年7月甚至亲赴北平,面见张学良陈词危局)将这些兵力,切实对日布防,预先制定好突然发生战乱时的应对预案,何惧区区一万零六百人的关东军之有?即使打不过日军,战败而失东北,也要强过不作

13、抵抗,拱手相送三千万父老乡亲吧日军的频繁调动,黄显声将军等人的进言,并没能唤起张学良的应有的警觉,以至于918当夜,身染毒瘾的张本人(张戒毒开始要在1932年才开始)还在北平听戏,十余万东北军精锐也在关内驻防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1 ,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1920年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先于奉系军中担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他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

14、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后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人称“少帅”。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下令不抵抗日本侵略者,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由此开始。九一八事变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中的英雄人物首先第一位就是

15、:杨靖宇。他是当时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曾经率领众将士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由于当时天气恶劣,又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众多的日寇战斗了几昼夜后,壮烈牺牲!第二位就是:赵尚志。对于这一人物,他与杨靖宇有着“南杨北赵”的称号,曾经担任北满抗联总司令。在抗战过程中,赵尚志英勇不屈,坚强就义,时年34岁。后来毛泽东还曾这样赞誉过他说:他是一名有名的义勇军领袖,他那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为人所知的。第三位就是:王光宇。在当时“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开始投笔从戎,加入当地的反日义勇军,并参加了抗日武装斗争。战争中,他斗争坚定,有勇有谋,是东北抗联的优秀指挥员

16、。后来,部队陷入了日伪军包围,于是死奋勇杀敌,最终在激战中英勇牺牲。第四位就是:王德泰。他曾是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他对坚持和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抗日,他出生入死、英勇奋战,最终把满腔热血洒在了东北大地上。九一八事变的策划人介绍有人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政府策划的,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时的日本军队中的军国主义势力还没有全部控制日本政府。其中真正的策划“9.18事变”的,是日本关东军中以石原莞尔、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为代表的军国主义分子在日本军部和关东军上层的默许、纵容和支持下,一手策划并实施的这起“九一八事变”。据说在事变的实施过程中,他们还得到了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等军国主义分子的协助。另外,对于日本天皇、政府和军部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