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8919599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原稿)(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一一年十一月前 言“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实现了由启步探索阶段向稳步发展阶段的转变,利用有限资源开展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系统开发应用、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等工作,为全市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得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安监局以及市政府的肯定,部分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成效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并在其它城市推广应用。但是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系统集成度不高、应用深度不够、覆盖面不全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将通过规范、集成,开发、应用等方式,建成与金安工程密切融合

2、、国内领先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为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效能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十二五”时期,是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成为政府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和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风险防控、事故预防、监管执法和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为有效防范并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宁波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推进和深化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宁波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宁波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将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3、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本规划依据宁波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本规划在对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以及加强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对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本规划是“十二五”时期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全市各级安全监管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37目 录一、现状与问题7(一)现状分析7(二)存在的问题10(三)面临的形势与挑战11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3(一)指导思想1

4、3(二)基本原则13(三) 规划目标14三、主要任务15(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5(二)标准规范建设16(三)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建设16(四)安全生产门户网站建设16(五)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建设17(六)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17(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7(八)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18四、重点工程18(一)安全生产门户网站19(二)安全生产协同办公系统21(三)安全生产中心数据库22(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23(五)安全生产保障支撑平台25五、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6(一)投资估算26(二)资金来源27六、保障措施27(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推进信息化工作27(二)落实信息化责任制,实施严

5、格考核28(三)加强信息化培训,促进业务系统应用28(四)保障项目资金投入,严格管控资金28(五)加强运维保障工作,实现服务外包制度化29附表1 门户网站建设费用估算表30附表2 协同办公系统建设费用估算表31附表3 中心数据库建设费用估算表32附表4 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费用估算表34附表5 保障支撑平台建设费用估算表36附表6 信息基础设施配备费用估算表37一、现状与问题“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监局)以信息化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效能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为目标,制定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实践应用,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化工作经验,业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建设思路日

6、趋明晰,取得了一系列建设成果,为全市安全监管、应急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技术保障。(一)现状分析1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市安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出台了宁波市安监局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宁波市安监局上网信息采编、审批、发布、申请和保密安全制度、宁波市安监局短信服务系统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了需求分析、立项审批、资金安排、项目招标、系统开发、监理咨询、过程管理以及成果验收等工作程序,保证了信息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市安监局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展

7、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与11个县(市)区安监局政务网络连通、与省安监局视频会议系统连通、与市属有关部门及移动运营商的GPS定位共享。委托市数据中心托管应用及数据库服务器,委托专业公司承担信息化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3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服务。通过建设宁波市安全生产门户网站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在线办事三大服务职能。各县(市)区安监局都建有门户网站,并委托中介机构进行测评,提高了门户网站建设和服务水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对县(市)区安监局网站建设的规范化管理。“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门户网站已成为发布安全生

8、产信息、宣传安全文化、体现政务公开、提供为民服务、实现公众参与的窗口与平台,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4建设了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市安监局内部电子化公文流转、监督监察、会议管理、信息发布、文件下发等基本功能,提高了日常办公效率。各县(市)区安监局和乡镇安监站所利用市政府统一建设的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实现了政府公文收发电子化操作。市安监局建设了安监短信服务平台,实现了政务办公的提醒功能以及对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信息发布功能。5建设了一批实用的安全生产业务系统。市安监局本着“需求引领、急用先行,服务监管、方便群众,建用结合、注重实效,重点突破、不断完善”的原则,建设了市

9、安监机构基本信息管理、行政许可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重大危险源申报、危化品道路运输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烟花爆竹批发流向管理、事故(工伤)信息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应急预案管理、统一身份认证和短信服务等一批实用的业务系统,涵盖了安全监管的基本业务。采集了40余万家企业的基础信息和19万多条业务数据,初步掌握了重点安监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部分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已经走在全国同级城市前列,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监管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在“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成功展出,引起了广泛关注。综上所述,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具有以下特色

10、: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不断探索安全生产信息化发展方向,2006年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开展了“加快推进我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工作,2007年出台了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2008-2012)。二是坚持应用引导建设的原则,通过业务系统建设为制度固化提供有效支撑,优化并规范安全监管业务流程。三是将建设资金重点用于应用系统研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四是重视数据集成工作,实现了与交通、劳动、工商等部门的数据交换与共享,为危化品运输车辆监管、工伤事故管理和企业诚信管理等跨部门业务系统运行提供数据支撑。五是深入研究市、县(市)区安监局以及乡镇安监站所业务关系及定位,解决市级与县级

11、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定位、发展以及互联互通问题。六是形成了一批典型的安全生产信息化成果,市安监局组织研制的“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管理系统”已在浙江全省使用。(二)存在的问题目前宁波市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还不能满足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应用系统覆盖面不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职业健康监管、绩效考核、应急管理等业务系统尚未建成,与县(市)区安监机构尚未实现办公协同和业务一体化。县(市)区安监机构尚未全面开展安全监管业务系统建设,还不具备实施个性化业务及办公自动化的条件。2系统应用深度不够,尚未深度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一些领导干部对安全生产信

12、息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信息化技能不高,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已建业务系统存在应用情况不够好、应用范围不够广,应用深度不够高等问题。部分业务功能尚未全方位融入安全生产核心业务,安全生产的业务流与信息流尚未达到深度融合与有机关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进度和成效。3系统集成度不高,使用不便,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由于缺少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标准规范指导,安全监管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难以固化,导致现有信息系统相对分散,集成度不高,信息资源难以共享;用户界面风格不统一,使用不便。4安全生产信息化基础支撑和保障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信息

13、化建设项目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能不高、监管执法和应急救援装备不全等方面,特别是基层监管机构、高危行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安全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滞后,影响了信息化的应用推进。5标准规范建设滞后、机制不健全等环境因素制约了信息化发展。全国安全生产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仍未建立,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缺少技术支撑,难以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全市各级安监机构成立相对较晚,部分乡镇、街道尚未建立安监站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以上外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三)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

14、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生产信息化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1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智慧安监带来新的机遇。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内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宁波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率先提出了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

15、部署,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列为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实现“智慧安全监管”的建设目标,统筹安排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资金。3各级安监机构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市安监局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打下了较好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信息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各级安监机构对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也不断提高。市安监局党组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宁波市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将安全生产信息化列为重点工程。各级安监机构已把安全生产信息化与业务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思路日趋明晰。4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对信息化提出了迫切需求。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由事后查处应对向事前防范转变,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管理型转变,由单纯监管向全面服务转变的重要载体。宁波市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监管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