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内容一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890799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电安全内容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用电安全内容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用电安全内容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用电安全内容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用电安全内容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电安全内容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电安全内容一(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建筑施工现场专用临时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其一是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其二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其三是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1、TNS系统,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简称TNS系统)是指在施工用电工程中采用具有专用保护零线(PE线)、电源中性点直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或称三相五线系统,该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 (1)电力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 (2)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共引出5条线,其中除引出三条分别为黄、绿、红的绝缘线相线(火线)L1、L2、L3、(A、B、C)外,尚须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N)接地处同时引出二条零

2、线,一条叫做工作零线(浅蓝色绝缘线)(N线),另一条叫做保护零线(PE线)。其中工作零线(N线)与相线(L1、L2、L3)一起作为三相四线制工作线路使用;保护零线(PE线)只作电气设备接零保护作用,即只用于联接电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基座等。二种零线(N和PE)不得混用,为防止无意识混用,保护零线(PE线)应采用具有绿/黄双色绝缘标志的绝缘铜线,以与工作零线和相线相区别。同时,为保护接地、接零保护系统可靠,在整个施工现场的PE线上还应作不少于3处的重复接地,且每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2、三级配电结构,采用三级配电结构。所谓三级配电是指施工现场从电源进线开始至用电设备中间应经过三

3、级配电装置配送电力,即由总配电箱(配电室内的配电柜)经分配电箱(负荷或若干用电设备相对集中处),到开关箱(用电设备处)分三个层次逐级配送电力。而开关箱作为末级配电装置,与用电设备之间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即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控制开关箱,而每一个开关箱只能用于控制一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开关电器可设若干分路,且动力与照明宜分路设置。,3、两级漏电保护,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包括两个内容:即:一是设置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二是实施专用保护零线PE,二者组合形成了施工现场的防触电的两道防线。 (1)两级漏电保护是指在整个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总配电箱中必须装设漏电开关,所有开关

4、箱中也必须装设漏电开关。 (2)保护零线(PE)的实施是临时用电的第二道安全防线。 在施工现场用电工程中,采用TNS系统,是在工作零线(N)以外又增加了一条保护零线(PE),是十分必要的。当三相火线用电量不均匀时,工作零线N就容易带电,而PE线始终不带电,那么随着PE线在施工现场的敷设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就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施工现场防止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的安全保护系统。因此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与两级漏电保护系统一起称之为防触电保护系统的两道防线。,二、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对此

5、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TN-S 、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1 、TT 方式供电系统,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表示负载

6、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TT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

7、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分开,其特点是: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2 、 TN 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

8、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NPE 表示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9、4 ) TN-C 系统干线上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 TN-C 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4 、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 N 和专用保护线 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 。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 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

10、许进入漏电开关。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 TN-S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TN-S 方式供电系统。,5 、 TN-C-S 方式供电系统,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 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 PE线。这种系统称为 TN-C-S 供电系统。 1 )工作零线 N 与专用保护线 PE

11、相联通,如图 1-5ND这段线路不平衡电流比较大时,电气设备的接零保护受到零线电位的影响。 D 点至后面 PE线上没有电流,即该段导线上没有电压降,因此, TN-C-S系统可以降低电动机外壳对地的电压,然而又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电压,这个电压的大小取决于 ND 线的负载不平衡的情况及ND 这段线路的长度。负载越不平衡, ND线又很长时,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偏移就越大。所以要求负载不平衡电流不能太大,而且在 PE 线上应作重复接地。 2 ) PE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3 )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

12、他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PE 线上不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用大顾兼作 PE 线。,通过上述分析, TN-C-S 供电系统是在 TN-C系统上临时变通的作法。当三相电力变压器工作接地情况良好、三相负载比较平衡时, TN-C-S系统在施工用电实践中效果还是可行的。但是,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建筑施工工地有专用的电力变压器时,必须采用 TN-S方式供电系统。,6 、 IT 方式供电系统,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 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IT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供电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者是要求严

13、格地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IT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所以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还安全。,存在问题,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电容就不能忽视了。 从图 可见,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漏电电流经大地形成架路,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供电线路方式及符号小结,1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规定的供电方式符号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

14、系统对地关系。如 T表示是中性点直接接地; I 表示所有带电部分绝缘(表示不接地或者间接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外露的可导电部分对地的关系。T是保护接地,N表示保护接零。S表示保护接零直接与接地线相连,C表示保护接零通过零线与地线连接。 IT 电源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三线三相制。 TT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 TN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 TN-C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 TN-S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

15、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 TN-C-S是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这种系统称为TN-C-S供电系统。,精品课件!,三、接地和接零有什么区别?,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而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保护接地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接地的系统。 对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农村低压电网和由城市公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用户由于不便于统一与严格管理,为避免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用而引起事故,所以也应采用保护接地方式。在采

16、用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凡是正常情况下不带电,当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保护接地是通过限制带电外壳对地电压(控制接地电阻的大小)或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来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保护接地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在该系统中,当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时,便形成单相接地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和保护接地、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如果接地短路电流不能使熔丝可靠熔断或自动开关可靠跳闸时,漏电设备金属外壳上就会长期带电,也是很危险的。 保护接零,即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金属导体与系统中的零线连接起来,当设备绝缘损坏碰壳时,就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短路电流流经相线零线回路,而不经过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从而产生足够大的短路电流,使过流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断漏电设备的电源,以保障人身安全。其保安效果比保护接地好。 保护接零适用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系统。在该系统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都应接零。应接零和不必接零的设备或部位与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