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酰coa的生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903652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脂酰coa的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脂酰coa的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脂酰coa的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脂酰coa的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脂酰coa的生成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酰coa的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酰coa的生成(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五 章,脂 类 代 谢,Metabolism of Lipid,临床生化教研室 罗洁讲师,第 一 节 不饱和脂酸的分类及命名 The Classification and Naming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不饱和脂酸的分类,单不饱和脂酸 多不饱和脂酸,C18:1,C18:0,C18:2,C20:4,编码体系 从脂酸的羧基碳起计算碳原子的顺序 或n编码体系 从脂酸的甲基碳起计算其碳原子顺序,系统命名法:标示脂酸的碳原子数和双键位置。,*不饱和脂酸命名,必需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哺乳动物不饱和脂酸按(或n)编码体系分类,Eicosapentae

2、noic acid, docosahexanoic acid,脂肪(fat) 类脂(lipoid),种类: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 TG) 磷脂、胆固醇及酯、糖脂,结构: 1分子甘油3分子脂肪酸 各不一样,且复杂,分布: 以TG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 细胞各种膜系结构中,功能:储能和供能 构成生物膜,第 二 节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Lipid,第 三 节 甘油三酯的代谢 Metabolism of Triglyceride,脂肪组织:主要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脂肪,也利用CM或VLDL中的FA合成脂肪。,一、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谢,(一)合

3、成部位,肝 脏:肝内质网合成的TG,组成VLDL入血。,小肠粘膜:利用脂肪消化产物再合成脂肪。,1. 甘油和脂酸主要来自于葡萄糖代谢 2. CM中的FFA(来自食物脂肪),(二)合成原料,1. 甘油一酯途径(小肠粘膜细胞),2. 甘油二酯途径(肝、脂肪细胞),(三)合成基本过程,甘油一酯途径, 基本过程,甘油二酯途径,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一) 脂肪的动员及甘油的再利用,1、脂肪动员lipolysis概念: 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肪脂酶逐步水解为FFA 及甘油,并释放入血的过程。,脂解激素 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抗脂解激素 如胰岛素,2、关键酶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hormone

4、-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 , HSL),脂肪动员过程,脂解激素-受体,G蛋白,AC,ATP,cAMP,PKA,HSL(无活性),HSL-P(有活性),TG,甘油二酯 (DG),甘油一酯,甘 油,HSL-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解激素,受体,腺苷酸环化酶,HSL,HSL,有活性,甘油,3、 甘油利用, FA的氧化,主要器官: 肌、肝、肾 氧化方式: 氧化为主,脂酸的活化 脂酰 CoA 的生成(胞液),+ CoA-SH,2. 脂酰基进入线粒体,运载工具:肉碱(L-羟-三甲氨基丁酸),关键酶,3. 线粒体内FA的氧化,概念: 线粒体中脂酰CoA 从-C原子上依

5、次进行脱 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反应,产生 1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的新脂酰CoA,氧化,氧化,氧化,氧化详细过程,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脂酰CoA,L(+)-羟脂酰CoA,酮脂酰CoA,脂酰CoA+乙酰CoA,乙酰CoA,彻底氧化,三羧酸循环,氧化终产物的去向,肉碱转运载体,线粒体膜,-2ATP,FADH2,*活化: -2ATP,*反复氧化7次: 7(FADH2+NADH)7(2+3)35ATP,*8分子乙酰CoA进入TCAC: 81296ATP,4. 脂酸氧化的能量生成 以16碳软脂酸的氧化为例,净生成:96+35-2129ATP,1. 不饱和脂酸的氧化,(三)脂酸的其他氧

6、化方式,亚油酰CoA (9顺,12顺),3次氧化,十二碳二烯脂酰CoA (3顺,6顺),十二碳二烯脂酰CoA (2反,6顺),3顺,2反-烯脂酰 CoA异构酶,2次氧化,八碳烯脂酰CoA (2顺),D(-)-羟八碳脂酰CoA,L(+)-羟八碳脂酰CoA,4 乙酰CoA,4次氧化,-羟脂酰CoA 表构酶,烯脂酰CoA 水化酶,2. 丙酸的氧化,Ile Met Thr Val 奇数碳脂酸 胆固醇侧链,CH3CH2COCoA,D-甲基丙二酰CoA,L-甲基丙二酰CoA,琥珀酰CoA,TAC,乙酰乙酸 、-羟丁酸、丙酮三者总称为酮体,血浆水平:0.030.5mmol/L(0.35mg/dl),代谢定位

7、: 生成:肝细胞线粒体 利用:肝外组织线粒体,(四)酮体的生成和利用,CoASH,CoASH,NAD+,NADH+H+,-羟丁酸 脱氢酶,HMGCoA 合酶,乙酰乙酰CoA硫解酶,HMGCoA 裂解酶,1. 酮体的生成,NAD+,NADH+H+,琥珀酰CoA,琥珀酸,CoASH+ATP,PPi+AMP,CoASH,2. 酮体的利用,琥珀酰CoA转硫酶 (心、肾、脑及骨骼肌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激酶 (肾、心和脑的线粒体),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心、肾、脑及骨骼肌线粒体),2乙酰CoA,乙酰乙酰CoA,乙酰CoA,乙酰乙酸,HMGCoA,D(-)-羟丁酸,丙酮,乙酰乙酰CoA,琥珀酰CoA

8、,琥珀酸,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总示意图,2乙酰CoA,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并且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是脑组织的重要能源。 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4. 酮体生成的调节,(1) 饱食及饥饿的影响(主要通过激素的作用),(2)肝细胞糖原含量及代谢的影响,反之,糖代谢减弱,脂酸氧化及酮体生成均加强。,丙二酰CoA竞争性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 ,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酸氧化减弱,酮体生产减少。,(3)丙二酰CoA抑制脂酰CoA进入线粒体,(一)软脂酸的合成,1. 合成器官及部位 主要器官: 肝、脂肪 部位: 胞液,三、

9、脂酸的合成代谢,2. 合成原料,乙酰CoA的主要来源,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出线粒体。,NADPH(供氢体)的来源 磷酸戊糖途径、柠檬酸-丙酮酸循环,线 粒 体 膜,胞液,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丙酮酸,苹果酸,草酰乙酸,柠檬酸,柠檬酸,乙酰CoA,NADPH+H+,NADP+,苹果酸酶,乙酰CoA,柠檬酸裂解酶,草酰乙酸,柠檬酸-丙酮酸循环,3. 软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 丙二酰CoA合成,*总反应式,丙二酰CoA + ADP + Pi,ATP + HCO3- + 乙酰CoA,乙酰CoA羧化酶,生物素,限速酶:,(2)脂酸合成,从乙酰CoA及丙二酰CoA合成长链脂酸,是一个重复加成过

10、程,每次延长2个碳原子。,各种生物合成脂酸的过程基本相似。,软脂酸合成的总反应,CH3COSCoA + 7 HOOCH2COSCoA + 14NADPH+H+,CH3(CH2)14COOH + 7 CO2 + 6H2O + 8HSCoA + 14NADP+,软脂酸合成酶,* 软脂酸合成酶:七种酶蛋白,大肠杆菌 7种酶活性 + ACP(酰基载体蛋白) 多酶体系,高等动物 7种酶活性 + ACP 串连在同一条多肽链上 多功能酶,脂酰基载体蛋白(ACP)的辅基结构,辅基:4-磷酸泛酰巯基乙胺,三个结构域:底物进入缩合单位、还原单位、 软脂酰释放单位,脂肪酰基转移酶AT 丙二酰酰基转移酶MT 酮脂肪酰

11、合成酶CE 酮脂酰还原酶KR 羟脂酰脱水酶DH 脂烯酰还原酶ER ACP 硫酯酶TE,软 脂 酸 的 合 成 总 图,缩合,加氢,脱水,加氢,(二)脂酸碳链的延长,1. 内质网脂酸碳链延长酶系 以丙二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脂酰基连在 CoASH 上,可延长至24碳,以硬脂酸为最多。,2. 线粒体脂酸碳链延长酶系 以乙酰CoA为二碳单位供体,与氧化的逆反应基本相似,可延长至24碳或26碳,以硬脂酸最多。,(三)不饱和脂酸的合成,动物:有4、5、8、9去饱和酶,镶嵌在内质网上,脱氢,亚 油 酸 的 合 成,当细胞糖含量 乙酰CoA、ATP IDH、柠檬酸 乙酰CoA羧化酶 丙二酰CoA FA合成

12、,肉碱脂酰转移酶 FA进入线粒体 、 进入内质网 TG合成,1. 代谢物的调节,(四)脂酸合成的调节,饱食,胰岛素 乙酰CoA羧化酶 柠檬酸裂解酶 脂酸合成酶 三者含量 FA合成,饥饿,胰高血糖素 乙酰CoA羧化酶P 丙二酰CoA、 FA合成 解除对CAT抑制 FA进入线粒体量 、 FA分解,2. 激素调节,比较FA合成与分解的异同点,四、多不饱和脂酸的重要衍生物 (自学),前列腺素 ( Prostaglandin, PG) 血栓噁烷 ( thromboxane, TX) 白 三 烯 ( leukotrienes, LT),合成原料: 花生四烯酸,第 四 节 磷 脂 的 代 谢 Metabol

13、ism of Phospholipid,磷 脂,定义 含磷酸的脂类称磷酯。,分类 甘油磷脂 由甘油构成的磷酯 (体内含量最多的磷脂) 鞘 磷 脂 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一、甘油磷脂的代谢,X = 胆碱、水、乙醇胺、 丝氨酸、肌醇、磷脂酰甘油等,(一)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疏 水 尾 巴,亲 水 头 部,磷脂双分子层的形成,机体内几类重要的甘油磷脂,磷脂酰肌醇 (phosphatidyl inositol),(二)甘油磷脂的合成,最强器官: 肝、肾 部位: 内质网 原料: DG 胆碱 乙醇胺,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的合成,CDP-乙醇胺 CMP,葡萄糖,3-磷酸甘油,1,2-甘油二酯磷脂酸

14、,1,2-甘油二酯,CDP-胆碱 CMP,2 RCOCoA 2 CoA,Pi,转酰酶,磷酸酯酶,转移酶,磷脂酰胆碱,(CH3)3N-CH2-CH3-O,磷脂酰乙醇胺,H3N-CH2-CH3-O,-甘油二酯,-甘油二酯,(三)甘油磷脂的降解,磷脂酶 (phospholipase , PLA),PIP2,PLC,DAG + IP,第 五 节 胆固醇代谢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 胆固醇(cholesterol)结构,固醇共同结构 环戊烷多氢菲,概 述,动物胆固醇(27碳),* 胆固醇的生理功能,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胆汁酸、类固醇激素及维生素D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15、。,* 胆固醇在体内含量及分布,含量: 约140克,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中 大约 分布在脑、神经组织 肝、肾、肠等内脏、皮肤、脂肪组织中也较多 肌肉组织含量较低 肾上腺、卵巢等合成类固醇激素的腺体含量较高,存在形式:游离胆固醇 胆固醇酯,一、 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器官: 肝7080、小肠10 (除脑、RBC外) 部位: 胞浆和内质网 原料: 乙酰CoA 供氢体: NADPH 关键酶: HMG-CoA还原酶,1. 甲羟戊酸 的合成,2. 鲨烯的合成,3. 胆固醇的合成,(四)胆固醇合成的调节,HMG-CoA还原酶,酶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午夜最高 ,中午最低 ) 可被磷酸化而失活,脱磷酸可恢复活性 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作用 胰岛素、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1. 饥饿与饱食 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肝合成胆固醇。 摄取高糖、高饱和脂肪膳食后,胆固醇的合成增加。,2. 胆固醇 胆固醇可反馈抑制肝胆固醇的合成。它主要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3. 激素 胰岛素及甲状腺素能诱导肝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从而增加胆固醇的合成 胰高血糖素及皮质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