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4852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应急预案.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方案建设单位:江西省四通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一、工程简介3二、适用范围4第二章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4一、风险分析4二、事件分级8第三章 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9一、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9二、现场应急指挥小组11第四章 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15第五章 监测与预警15一、风险监测15二、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17三、预警18第六章 处置程序18一、信息报告18二、启动应急预案18第七章 处置措施20一、先期处置21二、应急处置21三、后期处置22第八章 应急救援体系22一、建立

2、应急救援体系22二、保障措施23第九章 应急救援方案23一、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23二、专项事故应急处置措施24第十章 事故的处理25一、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25二、组织事故调查组26三、现场勘察26四、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28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29六、事故的审理与结案29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以下简称铜大线)是贵州省规划高速公路网(“678”网)中“一纵”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铜大线起点位于铜仁坝灌溪,终点位于大龙镇,沿途经茶店镇、万山特区、玉屏县、田坪镇,路线全长56.926Km,已于2012年通车。本项目是

3、在已通车的铜大线上增设互通开口,为茶店镇以及规划工业园区服务。贵州省松桃至从江高速公路铜仁坝灌溪至玉屏大龙段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的建设,对推动茶店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城市扩容、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增茶店互通式立体交叉工程及与S201连接线路基、路面、桥涵、排水及绿化等。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范围当现场发生地质灾害(不含地震)时进行应对和处置,是项目部总体应急预案的子预案。第二章 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一、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按照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

4、担”。因此,项目部有因施工方案选择不当或不可预见因素而带来的社会责任风险。地质灾害风险分析表如下:序号风险来源特性危险因素分析严重程度影响范围1泥石流物理性1.工程处于地形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态便于水流汇集的地区。2.工程处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3.所处地区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淹没房屋,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造成机械颠覆,可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项目现场办公室、库房、宿舍、施工区域等2滑坡物理性地震和火山,降雨和融雪,河流、湖库等地表水体的冲刷浸泡,温差变化以及海啸、风暴潮、冻融等诸多作用,其中暴雨和长时间连续

5、降雨是诱(引)发滑坡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砸埋房屋,伤亡人员,造成停电、停水、停工,毁坏道路、机械设施等。项目现场办公室、库房、宿舍、施工区域设备间等3地面塌陷物理性1.由于自然因素如地震、降雨、自重作用等导致;2.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道路塌陷、建筑坍塌、机械坠落、人员坠落受伤。项目现场办公室、库房、宿舍、小型车辆及施工车辆行驶区域4基坑坍塌物理性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暴雨冲刷等边坡坍塌施工人员伤亡空压机房、循环水管、循环水管道工程土方开挖5基础下沉物理性未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未按要求进行打夯建筑、设备倾倒空压机房区域、起重机械6崩塌物理性1.地震。地震引起坡体晃动,坡坏坡体平衡,从而诱

6、发崩塌。一般烈度大于7度以上的地震都会诱发大量崩塌。2.降雨、融雪,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使地表水渗入坡体,软化岩、土及其中软弱面,产生孔隙水压力等,从而诱发崩塌。3.地表水的冲刷、河流等地表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或软化岩、土,降低坡体强度,也能诱发崩塌。道路塌陷、临时建筑房顶坍塌、人员坠落受伤。项目现场办公室、库房、宿舍、小型车辆及施工车辆行驶区域二、事件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施工区域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洞室坍塌等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失踪、被困;或重伤10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

7、亿元以上。二级:施工区域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洞室坍塌等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失踪、被困;或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1亿元以下。三级:施工区域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洞室坍塌等灾害;造成房屋坍塌、人员撤离、交通中断;或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失踪、被困;或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四级:施工区域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洞室坍塌等灾害;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失踪、被困;或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

8、下。五级:施工区域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洞室坍塌等灾害;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受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第三章 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一、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为了加强对本系统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成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1、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组织机构如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二、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安全事故发生后,安全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在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行使项目部的现场指挥权;本项目部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的责任在于保证在任何时候接到报警后能立即采行动,及时正确的应急行动,把事故减至最低点。1、现场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9、现场总指挥:黄善华 电话: 现场副指挥:罗勤 电话: 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系统迅速启动,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应急救援专业组迅速到达指定岗位。2、现场应急指挥小组职责.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安全事故,统一指挥对重大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检查督促现场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工作。.确定事故的求援,落实接应、配合救援的组织工作。.判别应急响应级别,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向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接待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根据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本项

10、目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3、现场救援小组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下设现场救援小组,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应急救援专业组为: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治安保卫组、技术分析组和善后处理组。.现场救援小组人员应急救援组织组 长电 话组 员电话救援专业组应急救援组黄善华罗勤后勤保障组徐朝茂胡友平治安保卫组钟光华黄辉技术分析组范连凯叶发太善后处理组杨志兵杨志勇.救援专业组分工、应急救援组:担负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项目经理负责人员和劳力的调配,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后勤保障组:担负应急车辆

11、、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任务,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和护送伤员入院医治,取得伤员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证明等。、治安保卫组: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技术分析组:负责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测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标注现场遗留物的尺寸、位置、特征、名称等。对事故现场全貌、方位、遗留物、致害物、痕迹、尸体、伤害部位等拍照、摄像。核查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及有关证明、记录、台账,包括事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承(发)包合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记录等。收取事故目击者、责任者、相关人员的口述、笔述、笔录及伤亡人员档案,并复制、拍照、

12、建档。对有涂改、灭失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相关证据,应登记封存,事故调查终结后,予以启封送还。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安全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善后处理组: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4、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序号设备名称项目部数量项目部储存地点备 注1应急照明灯6个办公室2救援指挥车2辆院内3扩音喇叭2个办公室4安 全 帽40顶办公室5临时救护车

13、救护车6设备运输车3辆施工现场7柴油发电机1台办公室8装载机1台施工现场9急救医疗箱1个办公室10无线对讲机2个办公室11黄黑警戒线20个办公室12警戒哨臂章2个办公室13绝缘拉杆1办公室14绝缘钳子2办公司15绝缘胶鞋1办公室16录音机3办公司17照相机1办公室18摄像机1办公室1950m钢尺1办公司20装载机1施工现场21挖掘机3施工现场22推土机2施工现场23吊车25T1施工现场第四章 应急救援工作的原则项目部各部门及所属本项目分部的各类生产活动,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本项目分部的各种资源必须服从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本项目部

14、的统一调遣。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时,应在遵循“保护人员生命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下,尽可能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实行替补原则,本项目部负责人及成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第五章 监测与预警一、风险监测1、项目部根据地质风险分析结果,开展以下风险监作。2、风险监测部门或人员发现风险超出可控范围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报告,部门负责人上报至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序号风险来源监测方法监测范围监测频次责任部门或人员1滑坡通过埋桩法、建筑物裂缝上漆法、贴纸法、旧裂缝填土陷落情况肉眼观察法建筑物裂缝、地面裂纹旱季每15天监测一次。雨季(49月)每5天监测一次(如每月5日、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