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71181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8.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剖面观察实验报告.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土壤剖面观察 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课室: 2017年 11 月 09日 学 院地理科学年级、专业、班地理161姓名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自然地理实验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土壤剖面的观察指 导教 师一、实验目的1.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米了解士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2.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3.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学会学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二、实验原理腐殖质层是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表层。其显著特征是,色暗,疏松。淋溶层简称A层。自然土壤剖面的上部,由于长期间水分自地表向下的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层次。其特征为土壤中可溶性盐类和胶体及细小土粒,遭到淋洗,一般淋溶层下

2、部,腐殖质含量少,土色较浅或成灰白色,质地较粗,肥力较低。耕作施肥,对防止淋溶作用,改善土壤性状,有很大效果。土壤表层淋洗下来的物质,到一定深度就淀积下来形成淀积层。淀积层在发生学上叫B层。在B层中还可分为B1、B2、B3等亚层。B1层在灰化土中特别明湿,下移的腐殖质多淀积于此;B2层具有显著的淀积层的特征,这层淀积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红棕色。有时生成铁子、铁盘或粘土盘等。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母质层是指土壤剖面下部的层次,位于淀积层和母岩层之间,是未经受土壤发育过程的显著影响的土壤母质。由岩石风化碎屑残积物或运积物构成,很少受生物作用影响,成

3、土作用不明显,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因此严格地讲,母质层不属于土壤发生层,因为其特性并非土壤形成作用所产生。母质层以C表示。三、使用仪器、材料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皮尺,铅笔、塑料袋,标签,袋子。四、实验步骤1、去到附近的施工现场,找到一处被挖掘机挖开的较为平滑的剖面。2、用铁锹和铁镐沿土壤剖面的垂直地面方向将剖面铲平,挖出母质层。3、整理好比较平滑的剖面后,用皮尺丈量剖面。4、分别观察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的土壤状况。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六、实验结果及分析腐殖质层:由于地处岭南,雨水的冲刷作用强劲,地表的腐殖质层沉积得并不厚,仅有8、9公分。腐殖质

4、整体呈黑褐色,腐殖质层是植物最需要的,并且里面富集土壤动物。植物的养分多来自于腐殖质层。淋溶层:南方多降雨,雨水的冲积作用使得淋溶层不具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或者矿物质。由于A 层下发生强烈的淋溶作用,粘粒、铁和铝的三氧化物与腐殖质一起大量淋失,使淋溶层残留的适应等抗风化性强沙粒和粉砂相对含量增加,出现颜色特别淡的灰白色层。淀积层:南方地区富含铁、铝离子。淀积层的物质有由上层下移来的铁、铝氧化物,粘粒等,呈现暗棕或红棕色。这层盐基含量高,一般呈中或微碱性反应。村民建房委员会应建立村级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村民作为义务巡查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