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法简答.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8310 上传时间:2019-09-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公法简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际公法简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际公法简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际公法简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际公法简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公法简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公法简答.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国际法编纂:是指国际法的法典化,即把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制定为系统的条文,并且把正在形成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以法典的形式作出规定,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 cb4 D) p, % W8 e1 L/ V7 O6 B3 Z( JU2、国际法上的国家:他是指由定居在一定范围的领土之上的居民在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之下组成的社会。国家必须具备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政府和主权四个要素,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的主体。6 z1 M) ! q! Z& z- a& % z/ I, b% F( K& S# v* d3、永中立国 :是根据国际条约或国际承认在对外关系中承担了永久中立义务,从而使其主权受到了特

2、殊限制的国家。* S3 O6 3 U9 r6 y$ D1 d/ F. L , r. O4、国家承认:即对国家的承认,通常是指既有国家确认某一实体为国际法意义上的国家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_7 s) F) w+ q; L, k: _: h% S9 s8 n( ?+ m8 a. J0 5、政府承认: 即对政府的承认,指一国确认他国的新政府具有代表其本国的正式资格并表示愿意与之交往的行为。# c* t. J G QI W! U- L3 e) b2 , ( ?! N6、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 E9 c: n0 , y! M1 X% a& y( P4

3、 A# 8 c; D4 Z7、政府继承: 政府继承是指某一政府代表国家的资格被新政府所取代,亦即国家政府的更迭。+ U W$ Y4 j- n, q! & e1 C+ h$ i q O8、国家责任: 国家责任是指国家对其国际不当行为所应负担的国际法律责任。* z1 E* H% A , b& y; w: n; U! / j# n5 e0 9 c+ X3 3 J9、国家责任的执行:国家责任的执行是指从事国际不当行为的国家履行因其不当行为而对受害国所负担的有关义务,其目的和作用在于消除国际不当行为的后果,从而有效地维护受害国的权利。0 6 Y: P. 1 B3 5 J. E$ G* I2 A8 f.

4、: G1 Q# D/ A10、国家领土: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陆地与水域的上空和底土等部分。 0 g) A. : q. J, l7 z$ f0 y- v V, N: y8 k5 w4 _ ?11、领陆: 是国家疆域以内的全部陆地,包括大陆和岛屿。领陆是一个国家领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领陆的其他部分都是附属于领陆而存在的,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领陆的国家。1 r9 h) x( E; P0 k6 F& r+ / 1 u0 r1 |* f12、领水: 领水是国家陆地疆域以内的水域(称内陆水)和与陆地疆界邻接的一带海域。4 q* H# C0 q : e( l* z7

5、 S4 t7 F, A* o0 z! jE13、领空: 领空是国家领陆和领水以上一定高度的空气空间。) ?2 u- ?7 F7 G& p3 F6 I, ; P/ E: E; h* f9 w14、先占:亦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领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先占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即无主地。- n% X8 R1 u$ G: Z- n4 M6 a1 K/ g7 uz8 Z3 p; * w0 F* h15、时效:是指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地行使管辖权而取得对该领土的主权。7 L5 B$ c8 D6 e- p- g, o L9 1 U/ R6 16、租借:

6、是指一国根据条约将其部分领土出租给另一国,在租借期内,承租国将租借地用于条约规定的目的并行使全部或部分管辖权。出租国仍保持对租借地的主权,租借期满后予以收回。 ; P& E/ L H( 1 ( 3 R) * - v8 o8 f1 a7 Y6 F17、国际地役: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承担的对其领土主权的特殊限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别国的需求或者为别国的利益服务。国际地役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领土,不构成国家领土组成部分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不能作为国际地役的客体。2 I; Z2 v2 Z- h4 p$ d3 r- W4 D! o$ ( o18、国家边界:国家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界限,是划分一国领土

7、与他国领土,一国领土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以及一国领空与外层空间的界线。2 E( u7 D/ : x3 i n( S( u- ?% 6 ) o: d B5 B19、边境制度:边境也称边境地区,是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区域。 边境制度是为保护国家安全、维护边界线和便利当地居民的生活,国家在边境地区建立的有关维护界标、利用界水、边境居民往来等有关的制度。5 A5 I6 _* N1 ) H8 P: v$ V! M8 U; R# k. x20、海洋法:国际社会把海洋划分成各种不同的海域,确定他们的法律地位以及关于各国在各种海域从事航行,资源开发和利用,科学研究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原则,规则和制度,总称海洋

8、法。& K, j2 L7 a( z. q$ Y/ e C o9 X& L, b21、内水:以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内水是指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他包括领海基线以内的海湾、海峡、海港以及其他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亦称内海水。8 E6 q( o! ?7 F4 dI5 j2 k& d8 h/ f22、领海:沿海国的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成为领海。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12海里。 _7 m- R6 u* ?4 H! r0 m/ x2 P% d) 7 v0 H23、毗连区:毗连区是毗连领海并在领海以外,由沿海国对海关、移民和卫生

9、等特定事项行使管制权的一带海域。按照国际法,毗连区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 N8 Z# m/ m$ t% 4 j: _) T6 x m0 ) r! Y. d24、公海:公海是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y: F q6 y+ 2 J3 c, b# s) E1 j/ 8 X25、登临权:是指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依据认为外国船舶(享有完全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海盗行为、奴隶贩运、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该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和检查的权利。 G0 6

10、) * Z) Y6 6 . $ j; ZQ; t* C26、紧追权:是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国家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判的权利。 / 8 + b5 h& / L; l $ t, w! v4 w7 O- C4 I4 q27、非法劫持航空的犯罪行为:依照海牙公约对非法劫持航空器的犯罪行的规定:凡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任何人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任何其它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或这类行为的任何未遂行为,或是从事这类行为任何未遂行为的共犯即为犯有罪行。 1 E! f z- % j3 L# G- |; R$ h% / Z& Q;

11、b28、或引渡或起诉原则:是指在其境内发现被指称的犯罪嫌疑人的缔约国,如不将此人引渡,则不论罪行是否在其境内发生,应无例外的将此案件提交其主管机关以便起诉。该机关应按照本国法律以对待任何严重性质的普通罪行案件的同样方式作出决定。# s: b( + |8 T/ C; L( A6 l% t# u! F& 29、国籍:国籍是指个人(自然人)作为某一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该国的一种法律资格或身份。国家的主要作用是在有关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特别而稳固的法律联系。 l Z8 x% _9 F- b! 5 M5 i) g; M. p% F7 d30、国籍的抵触:国籍的抵触又称国籍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具

12、有不止一个国籍或不具有任何国籍的法律状态。$ uj2 |6 j5 i+ d z0 y. l N7 V5 w; i D! s( H31、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也称平等待遇原则,是指一国对本国境内的外国人在一定事项上给予与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这一原则的目的是使外国人与所在国国民处于平等的地位,既不享有特权,也不受到歧视。 0 N, yw: E9 K$ t/ t# o G9 k( v. k6 X) o& z, p, O 32、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一国(施惠国)给予某外国(受惠国)的国民的待遇不低于他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国民的待遇。其目的是使受惠国国民与第三国国民相比永远处于不

13、受歧视的地位。 ( j) T s) a9 L1 ( V( _0 q0 G0 n7 P8 H9 t5 e8 I& 33、互惠待遇原则:互惠待遇原则是指一国给予外国国民某种权利、利益或优遇以该外国给予本国国民同等的权利、利益或优遇为前提。其目的是避免外国人在本国片面获得某些权利和利益,同时反对本国人在外国受到歧视。 Q3 % Y; R% M! - v* 7 G) V6 ; D- h( ?3 R a# T; . v# N( w A34、外交保护: 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利益进行的保护。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国家的国内外交机关或其外交代表机关来行使。) i) Y

14、. p9 C8 ?2 KK$ y4 M$ b# m8 q r35、引渡:引渡通常是指一国应外国请求,将位于本国境内而被请求国追诉或判刑的人移交请求国审判或执行刑罚的行为,现代引渡制度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有关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7 T( B, wV/ F! v, o$ # 2 2 5 k, p4 Q% h. b36、庇护: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国家对外国人的庇护通常在本国领域内庇护,但不排除条约规定的域外庇护。1 ?8 a( Q; S: H# y: r9 m2 L* n:

15、P5 N37、国际人权法(狭义):狭义的国际人权法仅指在和平时期促进和保证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普遍尊重和实现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即平时国际人权法。) J A/ . E0 L& o& n R3 h2 t4 uL6 H8 + A38、个人人权:个人人权是指以其自身名义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属于某一种族、宗教、或语言少数群体或者其他某一社会组织或团体(如工会)的成员以其个人名义享有的权利。. a9 , y: p! ! w; 0 ( s& wm% d9 E/ G39、集体人权:集体人权是指某一群体、团体、组织、或其成员以集体名义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某一民族或其成员以集体名义享有的“民族自决权”,也包括某一种族、民族、宗教、或语言群体或其成员以集体名义享有的权利,还可以包括诸如工会和宗教团体等其他社会组织、团体或其成员以集体名义享有的权利。7 W1 k8 a6 M+ v+ s0 Z p9 x9 z: V* E# i1 f40、外交团: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