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554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特色教育项目(幼儿园)计划书通过本计划书,你将了解到以下内容:摘 要第1章 : 前言第2章 : 摘要第3章 : 社会教育背景 第四章: 幼教市场分析 第五章: 国学幼教市场分析 第六章: 国学幼教综述 第七章: 组建专业团队 第八章: 特色管理机制 第九章: 招生推广策略 第十章: 投资收益概算 第十一章: 常见风险预估 第十二章: 预期发展规划 第一章 前言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毛泽东 “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

2、体” -胡锦涛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精华,例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尊师重教的教育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等。我们要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温家宝 “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最根本,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 -季羡林 “适宜少年儿童年诵读的古诗文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 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金 庸 “近几十年,为什

3、么我们没大师级人物?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性的著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底子太薄。孩子们不可能读那么多哲学,作那么多形而上的思考,最好 的办法就是诵读古典优秀诗文,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理、中国魂,一篇顶若干篇。以经典为平台,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许嘉璐 “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就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余秋雨 “其实,一般的人们,太过年轻现代化了,根本不知道过去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有多么的轻松愉快,使儿童们在唱歌舞蹈的气氛中,达到文化教育的水平。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

4、“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所以后世的人,就很尊敬它,把它叫做“经典”。背诵是不需要理解、不用分析,是在脑筋愉悦的状况下记住,所以对小孩身心有益。小孩子背诵四书五经有益身心发展,它不同于“强记”,“强记”是填鸭式的教育,且容易忘记,对小孩的身心无好处。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南怀瑾第二章 摘 要 1.Concept(概念) 国学幼儿园-用传统经典培育祖国的花朵,用国学智慧托起明天的太阳,德才兼施!2.Customers(顾客) 直接顾客-2-6岁智力正常的幼儿 。 间接顾客-认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可国学启蒙

5、教育理念,认同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家长。 3.Competitors(竞争者) 现行教育体制影响下的常规化幼儿园和仿西式幼儿园。 4.Capabilities(能力) 执着国学的热情、企业运营的经验、市场推广的实践、人事管理的特长、交际协的能力、稳重务实的作风、前瞻策划的功底、广告宣传的专长。 5.Capital(资本) 有形资产-具备小规模幼儿园建设的硬件投入和流动资金。 无形资产-地方教育部门人际关系资源;国学启蒙教师资质培养资源。 教学特色研发专家智囊资源;国学幼教品牌支持机构资源。 成熟课程设置教学课件资源;国学校本教学实验教材资源。 6.Continuation(持续经营) 致力于探索

6、真正适合中国幼儿的启蒙教育实践 塑造在行内能出成果,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幼教品牌 发展系统化 模式化 标准化的幼教连锁加盟体系 让更多幼儿受益,让更多家庭受益,让更多创业者受益, 从而带动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的改善第三章 社会教育背景 当今社会,科技的昌明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意想中的快乐和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压力与心灵的苦闷与日俱增,问题青年、校园暴力、自杀率上升,青少年犯罪乃至引发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触目惊心。学生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差的现象成为学校德育最严峻的挑战。全盘“西化” 已经在年轻一代愈演愈烈,民族精神已经在年轻一代逐步淡忘,许多孩子不了解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林则徐的民族气节,对民族几百

7、年的屈辱史更是知之甚少,抗日战争成为“过去的故事”,诚信、尊老、爱国被认为是“不合时宜”,跟不上时代。少数国人在国外的诸多不好行为也日益引起当地的反感,“反华”、“仇华 ” 、“厌华”现象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存在,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生代有“断代”的危险。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 就是-教育! 中国的教育发展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三皇五帝一直到清朝末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叫做人文阶段,很重视人文教育,它的特点是道体艺用。以道为体,以艺,就是以知识技术方面为用,道体艺用有一个缺点,就是重道轻艺。 第二个阶段就是鸦片战争以后,近一百年来,我们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的教育,我

8、们引进、移植得非常成功,对我们中国的面貌改变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把第二个阶段叫做科学阶段。这个阶段我们看到了它的成果,但是我们现在检查一下也看到它的遗憾,它的遗憾就是重艺轻道或者是学艺忘道。 第三个阶段是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把前两个阶段教育的缺失加以整合,把前两个阶段的优点集中起来,那就是我们要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 “五四”时期我们引进了科学技术,非常好,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也有一个缺陷,缺陷就是把中华经典文化给解构了,在教育上不提它了;“文革”造成的劫难和精神倒错导致当今的教育还不能正确解读传统文化,国内教育似乎忘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教精神,误读经典、

9、断章取义,精华变成糟粕,智慧解说成愚昧,对传统文化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渐渐地我们中国人从教育上把自己民族的经典文化给开除了,这是在世界教育史上从没有过的。每一个民族都很重视自己的经典文化、传统文化,但惟有我们中国现在把自己的文化丢失了。我们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这是很大的遗憾。所以现在这一阶段就希望能够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把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特别强调的幼儿国学经典教育。 幼儿的国学经典教育有着三重深刻的社会意义: 第一点在于文化的传承。“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是1988年在巴黎

10、召开的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巴黎宣言”。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把圣经作为人生宝典的西方人也开始逐渐承认东方的论语等中华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文化正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研究。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第五,美国人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国学”虽然其中有封建、糟粕的东西,但其基本内核是健康的、有益的。 “国学”包括着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有大量的当今道德建设的“元素”,“仁、义、礼、智、信”是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等思想及社会人伦价值系统是“国学”精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

11、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心法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决非哲学和知识的学问,而是存心立世的基本态度,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学问,是我们宝贵的思想源泉、人生指南,修身养性的不二准则。国学文化是祖先遗留下来的社会道德建设的“宝贵遗产”。 赵朴初、 叶至善、 冰心、 曹禺、 启功、 张志公、 夏衍、 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在1995年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以016号正式提案的形式,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以焦急迫切的文字,为我们敲响了传统文化正处于存亡续绝关键时刻的警钟。紧急呼吁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

12、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紧急呼吁强调:“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提出议案的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以风烛之年,未敢忘继承民族的文化”,他们希望学校、社会能重视对传统经典的诵读和教育,“在有生之年重听弦歌,到古典学校中走一走,看看后继之人。”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急

13、剧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我们呼吁,让我们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的成功将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这样,我们的子孙就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的世界里,我坚信这样一个无限光明、无限美好的明天必将到来。 第二点在于“蒙以养正圣功也”。这是易经上的一句话。它的意思就是在蒙童时期,你要让儿童纯正的品质出现,就要形成一个造就圣人君子的气氛。蒙童时期应该培养儿童纯正无邪的品质,因为儿童比较单纯,这个时候你把乌七八糟的东西给他,他也能接受,但很快他就不是圣人君子而是小人了。所以儿童是一张白纸,你给他画什么就是什么。如

14、果你天天给他放古音古乐,放圣贤的话,他就慢慢接受;你天天放那些色情的、暴力的东西,他也接受。如果把人类最好的、精华的东西教给孩子,这就是“圣功”。所谓“圣贤君子堪称道德典范”,他们达到了相当高的道德水平。我们让少年儿童天天跟圣贤接近,让他慢慢理解圣贤,让他慢慢跟圣贤对话,那就很不一样。结果孩子就会慢慢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树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格,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树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树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原则,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树立“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树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树立“地势

15、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还有“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所以从小培育他们的人格、习惯、环境,同时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灵感,孕育创新的能力。所以经典的作用非常巨大。 读书是变化气质的。假如每个人的气质变化了,一代人的气质变化了,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就会慢慢地好一些。“五四”时期把传统文化的“经典”解构了,我们失落了它,现在我们再把它重新找回来。“五四”时期是进行了一次民主科学的启蒙,它是对的,但是它的不足就是把传统文化丢掉了,现在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找回来,这将又是一次启蒙,这是对“五四”启蒙的再启蒙,是对“五四”启蒙的一种修正和补充。 经过我们这样的再启蒙,用自己文化的经典来启蒙我们的青少年,这将极大地有利于我们国家的兴盛,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复兴。既然西方人从小就念圣经,伊斯兰人从小就念古兰经,以色列人从小也念他们民族的“经典”,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华民族那么多“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