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15405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研究摘要:本文根据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和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实际,论述了在水利工程效益发挥中引入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功能、造价和建管水平三因素入手,系统分析了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关系,提出了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引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措施和建议。关键词:全寿命周期 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 资产效益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始终把水利水利工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现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大江大河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但受长期“重建轻管”思想等影响,我国水利工程资产的效益发挥情况并不理想,不少工程设施

2、老化失修严重,有的甚至出现运行困难。如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病险水库3.7万多座,占我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万多座的43%。水利工程资产效益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与“短板”,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起源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它以资产为管理对象,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统筹考虑、系统优化资产生命周期内各个环节,通过不断选择优化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和运营维护方案等,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追求资产

3、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从而实现资产综合效益价值最大化的科学方法,是效能管理(efficiency management)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有机结合。在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又称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其目标是在保证设计功能可靠性基础上,实现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含建设造价及运营和维护成本)的最小化。资产效能主要为特定资产在实现管理目标所显示的能力和所获得的管理效率、效果、效益的综合反映,涉及价值工程中的“功能”和“价值”两部分。根据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理论,价值(v)=功能(f)/成本(c)。功能的发挥是实现价值的基础,实现价值是效能管

4、理的目标。在一般情况下,资产效能管理的目标与资产综合效益的价值最大化的内涵是一致的。水利工程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时,已对其功能和效益进行了预先设计。绝大多数水利工程兼具公益性和经营类的特性,设计时需要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根据价值工程理论,水利工程资产综合效益价值最大化,应以水利工程能按照设计要求持续稳定地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达到或超出预先设计的功能和效益目标为基本前提。将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引入水利工程管理,其目的就是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设计、强化管理等手段,统筹考虑、系统优化资产生命

5、周期内各个环节,在提升功能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寿命周期造价最低,从而实现资产综合效益价值最大化。一、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这是当前研究现状和水利工程各阶段的不可分割性决定的水利工程的全寿命周期一般包括前期工作(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建设实施(如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等)和运行维护三个阶段,各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对水利工程资产效益发挥问题的研究,多数只局限于水利工程建成交付后运行维护阶段的效益发挥问题,忽略了前期设计及建设实施阶段水利工程效益发挥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割裂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机联系,虽然从改进管理体制、区域选择

6、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由于仅从运行维护的角度进行研究,必然出现“以偏概全”、影响资产综合效益发挥等问题。如因设计和建设形成的 “先天不足”的工程,必将在运行维护阶段严重影响资产效益的发挥等。(二)项目前期及建设影响资产效益最大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亟待解决“重建轻管”和“建管脱节”问题。多数单位“重建轻管”较为突出,对建设阶段的造价控制较为重视,上项目、搞建设积极,对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考虑不足,造成项目维护成本偏高、管护设施标准偏低等问题。同时,以公益性为主的水利工程,一般要求其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分开组建,造成组织机构上的建管脱节。以上问题或造成全寿命周期成本过高,或造成运行困难等,必然影响资

7、产综合效益的发挥。轻设计重施工问题。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分析表明:占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不足1%的设计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往往在75%以上。多数单位在造价控制时,把精力主要放在施工阶段,放松了对前期阶段尤其是设计环节的造价控制,忽视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水利工程设计涉及多个目标及利益群体,其设计质量出现问题或造成建设或运行成本加大,或造成设计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必将影响工程建成后功能和效益的发挥。筹资方案设计缺陷问题。多数水利工程具有多种效益并存的特性,根据规定需筹集一定的配套资金或贷款进行建设。但由于前期筹资方案设计不科学等原因,致使配套资金和贷款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较为普遍,有

8、些项目批复伊始,配套资金就注定无法落实。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配套设施不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工程不能按期交付,影响工程效益发挥。这类工程交付运行后,不但需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加大量的运行维护费用,而且由于项目的收益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又要承担巨额的还款压力,容易工程运行出现困难、资产效益难以发挥的被动局面。造价控制的协作机制有待形成。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而当前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存在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问题。技术人员往往把降低造价视为把它视为与已无关,而财会及概预算人员往往不熟悉工程知识,致便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项目法人只考虑如何便于建设管理和工程施工,将总投资控制在概

9、算内,在优化设计变更、优化施工组织等投资控制方面缺乏积极性,工程功能在建设过程很难再次得到提升;运行维护人员不能提前介入工程建设,即使项目建设与管理均由一个机构实施也存在此类问题,导致工程项目移交后,不能及时发挥应有的效益。(三)全寿命周期管理有诸多好的经验可供借鉴近年来,电网企业和高速公路等产业,均积极在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绩。如江阴东(陆桥)输变电工程按照“全寿命周期”建设,投入运行后,比常规变电站减少检修、维护费用3%,全寿命周期总成本将比建设常规同类型变电站节省开支近30%。这些经验和成效都为从全寿命周期管理角度研究资产效益发挥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10、。二、全寿命周期管理与资产效益最大化的关系分析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产效益最大化取决于功能、成本之间的消长关系。根据项目管理理论,建管水平虽不能直接影响工程资产效益,但可以通过改进运行环境、优化管理等长期、间接地影响资产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与资产效益最大化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 “功能、造价(成本)、建管水平”三要素建立的。其中:功能、造价要素为显要素,直接影响效益;建管水平为隐要素,间接影响效益。(一)全寿命周期管理与工程功能的关系1、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保证水利工程功能设计先进性的机制全寿命周期管理能在项目决策时期,统筹考虑水利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能有意识

11、地提高项目前期策划的力度与深度,使工程功能设计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能在功能设计时,统筹考虑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将项目建设、运行维护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予以提前考虑,使水利工程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全寿命周期管理能提高水利工程功能设计的先进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从源头上提高水利工程功能设计的质量和起点。2、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保证工程按设计功能建成的机制全寿命周期管理能统筹考虑资产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能使项目筹资方案设计更为合理,从源头上提前考虑资金到位问题,尽量降低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不到位的风险。能有效地将工程与技术、经济等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运行维护单位及人员提前介入工程建设,发现建设过程的疑点并

12、及时纠正,保证水利项目按设计的工期和质量要求完成,按期交付运营。3、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能使项目设计功能不断优化的机制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对时间、费用、质量、人力资源、风险等集成管理的特征。在项目建设期间,能结合实际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进行优化设计,使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知识信息集成,使项目建设管理成为一种开放的、共同参与的工作制式,具有养成主动优化、主动沟通、主动控制建设质量的机制,使项目设计功能不断优化。(二)全寿命周期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系1、全寿命周期管理是优化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实现全寿命周期造价最低为目标,通盘考虑,寻找一次投入与运

13、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改变割裂二者关系、片面追求一次投资最低的做法,有效地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衔接。通过全寿命周期管理可较好保证资产质量的优良和运行维护费用的优化,能有效降低资产全寿命周期造价。2、全寿命周期管理可以实现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的优化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可以指导人们自觉地、全面地、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出发,系统地做出成本控制措施,避免出现只对某一阶段成本控制,而对各个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整寿命期成本的影响考虑较少的问题。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审视造价控制工作,可以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初始成本,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的主动优化和节约。(三)全寿命周期

14、管理与建管水平提升的关系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观念转变、流程再造、信息集成、制度建设等多项要求。要求实现管理的周期由原来以项目期为主,转变为以运营期为主的全寿命模式;要求打破了部门界限,将设计、建设、运行等不同阶段的成本统筹考虑,实现流程再造;要求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较好的变革和舆论环境。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必将促进水利工程建管水平提升,而建管水平的提升,又能进一步推进全寿命周期管理,从更深层次、更长时段为水利工程效益发挥提供助力和基础。四、相关措施及建议(一)转变观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积极推行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以实现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资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研究建立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建设管理和评

15、价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全寿命周期资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通过努力,逐步改变“重建轻管”的思想,通过优化功能设计、主动控制造价、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保证水利工程各项设计效益的发挥。(二)抓住关键,强化前期工作管理前期工作对水利工程的功能设计、造价控制和建设施工均产生重大影响,是影响水利工程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分析表明,前期工作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建议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强化前期工作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资产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统筹考虑,实现三个手段的结合全寿命周期管理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这是全寿命周期管

16、理的属性决定的。实现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有效发挥资产效益,其关键是将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有机结合,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克服手段措施单打一、各干各的问题。如:从组织上可采取明确项目组织结构和职能分工、从技术上可采取严格审查监督设计方案、从经济可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等措施。(四)结合实际,全过程做好保证资产效益最大化的相关工作在前期工作阶段,要注意设计合理的投融资方案,从设计上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足额到位。要提前考虑单位的运行维护方案,设计出合理的管理机构和经费来源,避免出现“有建无管”的问题。要抓好方案设计,积极推行招标设计和方案竞赛、限额设计和设计监理等措施,统筹考虑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建设造价和运行维护成本的关系等,不断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建设施工阶段,要结合实际,采取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审定工程预结算、有关人员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