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813024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在高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由在高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由在高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由在高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由在高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在高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由在高处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选自自由在高处(有删减),作者熊培云,“云知道”(熊培云、许知远、梁文道)成员之一。 很高兴到央视来做这个讲座。一来因为我做过媒体工作,非常了解大家在这个时代遇到的困境;二来不论困境如何,总还是有很多人在积极地做事,保持着生命昂扬的本性和进取之心。而且从整体上来说,国内绝大多数媒体都抱着一种热切的态度,希望中国能朝着一个开放、宽阔的方向走。这是我们时代的默契。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自由在高处”,这个题目给人无限遐想。什么是“自由在高处”,最极端的理解恐怕就是身居高位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有网友看到预告,就说想自由在高处,你先得给我找个直升机。今天,我到这里不为提供直升机,

2、这不是我能解决的。我想谈的是对自由与时势的理解。我相信在大家都趴着的时候,你坚持站着,你就在高处了。一、有关自由概念的理解 A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关于自由有很多说法。它究竟是好词,还是坏词,得视条件而定,在此不妨简单罗列一下: 有些自由是被歌颂的。自由女神不仅唯美,而且哺育现代文明;富兰克林说,“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这里自由也是好词。胡适在晚年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则将自由放到了次好的位置。 有些自由是被质疑甚至被诅咒的。自由有时候是个好词,有时候模棱两可,有时候则绝对是个坏词。正如:“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卢梭曾经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华盛顿林肯纪念堂

3、边上的纪念碑上的标语写着:“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同一个人,他还可能既要求自由,又要求被奴役。站在皇帝面前,马丁路德讲过这样一句名言“这是我的立场,不能后退一步。因为我的良心唯独是上帝话语的囚徒。”在皇帝面前,路德是自由的;但在上帝面前,他又是不自由。他那么乐意,那么清醒,他认为自己是自由的。平常我们说自己是“良知的囚徒”,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愿奴役论”了。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的“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这里自由指的是身心自由,是Freedom,它是好东西,但和现实往往会有冲突。而裴罗菲的蜜月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实际上包括了三种自由:生命、

4、爱情以及后面特指的“政治自由”。有的人愿意为了政治自由而抛弃生命与爱情,有的人不愿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理解也不同。二十世纪中国的许多革命者,今天回过头来想当年如何出生入死,恐怕也有新的理解。B两种自由:最近一年来我对“国家”这个概念谈得比较多。凭借今天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两个自由的概念,即上面已经涉及的Liberty和Freedom。先说Liberty。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用的也是这个词。从词义上说,Liberty既指自由权,也有“冒昧,失礼;(对规章等的)违反行为;不客气”等含义,作为复数用时同

5、时还包括“特许权;自治权,选举权,参政权,使用或留住权,活动范围,特许区域”等意思。而在哲学意义上,还有“意志自由”的意味。从这些意思中可以看到,Liberty主要协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当年严复翻译密尔的论自由(On Liberty)时,直接把这本书译为群己权界论。严复是个很敏感的人,他意识到Freedom和Liberty不是相同的自由,所以将Freedom称为自由,而将Liberty译为“自繇”,以示区别。另一个词是Freedom。在电影勇敢的心里,当手帕从天空徐徐落下的时候,华莱士当众喊的那个词就是“Freedom”。它倾向于指个体的自由。张佛泉(19071994)是胡适自由主义群体

6、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他曾经在自由与人权一书中区别过这两个词:Liberty多指政治方面的保障,可以开列一张明晰的权利清单;而Freedom含义比较模糊,多指人的意志自主性,并无公认的标准。以赛亚伯林有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一说。所谓消极自由,说到底就是免于做什么事情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可以做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不说”的自由,而积极自由是“说不”的自由。考虑到Liberty时政治上的保障,是一种底线自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Liberty理解为一种消极自由;而Freedom作为一种进取的自由,可被视为一种积极自由。C政治底线与思想自由海涅曾经提醒法国人,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

7、研究中所培养出来的哲学概念可能摧毁一个文明。”不过海涅的提醒,伯林并不完全赞同。理由是,如果这些教授能够产生致命的力量,那么化解这种危机的力量,不也来自其他思想家或者教授么?用今天的话来说,我们并不害怕某种极端的理论,而是害怕没有与之抗衡的理论。当观点使世界倾斜,平衡世界的仍是观点,而不是消灭观点。在伯林看来,最重要的是要为自由预留一个底线,即个人自由应该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可侵犯的最小范围,如果这些范围被逾越,人就会彻底失去自我与自由。今日中国,生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多数自由主义者也相信消极自由优先于积极自由。一个社会,如果人们能享受消极自由,便已经是一个大进步。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慢慢获得开放

8、、进步与宽容,是和大家对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理解分不开的。二、你即你选择卢梭有关“自由与枷锁”的言论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平添惆怅。不过,即使是在一个不自由的环境中,生活仍是可以选择的,是有希望的。因为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人可以自主地活,我们所能感觉到的不自由,很多是自我施加的。我始终坚持一个看法,如果这个环境已经在给你做减法,你首先该想到的是给自己做加法,要相信时代每一天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相信我们的国家要比我们想象的自由。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密尔所说,人区别动物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

9、于能选择,人是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基础上成为自己。伯林也说过,没有哪个社会实际上压制其成员的所有自由;一个被别人剥夺了全部选择自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道德主体,甚至不能从法律或道德上称之为人。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而这完全在于你的觉悟,在于你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只要你足够独立和自由,你可以DIY一个属于你的美好世界。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揭示的,即使是集中营,你也可以将它变成一个游乐场,哪怕它转瞬即逝。此所谓,你可以摧毁我自由的创造,却不能摧毁我对自由的向往。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你仍是可以选择的。你可以选择赦免你自己

10、,选择不对自己的生命行刑,让自己有机会从头再来。生活是可以选择的。今天的大学生忙着国考,忙着一毕业就工作,而且最好一步到位,不挪窝才好。可是梭罗不这么想。一百年前,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带着一把斧子,梭罗去瓦尔登湖畔盖了个木屋,他想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正是在那里,梭罗完成了瓦尔登湖的写作,并且借着“公民不服从”的精神影响了托尔斯泰和甘地。这样自主生活的人在今天的中国并不少见,既有从德国来的卢安克,也有许多本土的义工。生活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考上了公务员,必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这样的时候,也是可以选择的。三、不自由,仍可活A、不自由,毋宁死?一句“不自由,毋宁死”,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与独立

11、而战。但是,没有人相信帕特里克是为了让大家去做人体炸弹送死。活着还是死去,这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在于如何活得更好,活得有尊严。所谓新思想,都是旧主张。古往今来,人类的思想总有相通之处。就是这个“不自由,毋宁死”,我也在吕氏春秋找到了相应的论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这里的全生、亏生和迫生,可以说是关于自由的三种状态。一是完全自由、二是部分自由、三是完全不自由。转型期国家正好处于亏生的状态。“亏生”的程度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不尊重程度。“亏生”的状态越严重,就反映对生命价值的越不尊重;“迫生”,是指人类生命个体各个官能需求都没有得到恰当的满足,而得到的又刚好是这些器官所不需要的、甚

12、至是排斥的,也就是所谓不得自由、遭受耻辱地活着。你想看南方周末,他逼你看环球时报;你想看林青霞,他非逼你看红太狼也就是说,如果我得到的,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我不如死掉算了。全生是100分、亏生是50分,死掉是零,而迫生则是一个负数。我们这个社会,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但如果真的是因为“不自由”,就要“毋宁死”,我也是不能赞成的。其一,“迫生不若死”,逻辑上有问题。一方面,如果你的生命处于“迫生”的状态,那么首先应该消灭的应该是“迫”,而不是“生”;另一方面,不能因为生命中有一部分不自由,而宁愿牺牲掉其他的自由。其二,相较于“不自由,毋宁死”,我更相信“不自由,仍可活”;相信不鼓励个人牺牲,大家都

13、来担起责任、积极行事的世界会更好。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当你对罪恶视而不见,罪恶施加于人心上的恐怖的魔法也就烟消云散了。现在的中国已经有很多自由,并且值得大家守卫与继续拓展。所以我愿意重复我时常说的两句话,“你多一分悲观,环境就多一分悲观”,“你默许自己一分自由,中国就前进一步”。其三,不自由,仍可以创造。我常听到人们抱怨体制有问题。这一点谁都不会否定。否则,我们目前这个时期就不叫转型期了。问题在于,作家、导演和学者们的无所作为,是否完全因为体制?体制问题是否已经成为许多无所事事的人心安理得的挡箭牌?B霍金和鲍比说到这里,有必要谈到两个人,他们都

14、在用生命践行我所说的“不自由,仍可活”。一个是广为人知的霍金。2006年霍金访问香港时,有位香港青年曾因意外导致全身瘫痪希望能安乐死,有记者以此为例询问霍金是否曾因身体残障而感到沮丧,又是怎么克服的?霍金的回答是,“我有自由选择结束生命,但那将是一个重大的错误。无论命运有多坏,人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在丧失语言能力的情况下,霍金表达思想的唯一工具是一台电脑语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3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出声音。通常造一个句子要五六分钟,为完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他要准备约十天。“我尽量地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不去想我的病况或者为这种

15、病阻碍我实现的事情懊丧,这样的事情不怎么多。”此时,我们更能体会到他为什么钟爱“果壳里的宇宙”这一书名。“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那些认为这个时代不如意的,同样要调整的心态,像在一个正常时代一样生活。另一个人是法国ELLE杂志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他也是影片潜水钟与蝴蝶里原著作者和主人公。如果你觉得人生漫长,无所作为,就看看他是如何写完一本书的。1995年12月8日,由于突发性血管疾病陷入深度昏迷,鲍比的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破坏,医学上称这种病症为闭锁综合征。他不能活动身体,不能说话,不能自主呼吸。在他几乎完全丧失运动机能的躯体上,只有一只眼睛可以活动,这只眼睛是他清醒的意识

16、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工具。眨一次代表“是”,眨眼两次代表“否”。他用这只眼睛来选择字母牌上的字母,形成单词、句子,直至一整页的文字。他只负责活着,不去想“活着还是死去”这个无聊的问题。他必须不知疲倦地在“YES or NO”之间做选择,为了写一本见证他生命的书。对于鲍比来说,他的身体像潜水钟一般沉重,心绪却如蝴蝶一般自由。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时代太过沉重,太多困厄,时常让你艰难行事,你也可以将这个时代比作潜水钟,而你的自由精神同样如蝴蝶飞舞。四、自由在高处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题,解释为什么“自由在高处”,以及为什么你站起来了你就在高处,你就有了神性。站起来,你就超越了空间看见了时间。 题目是: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