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一、教材知识体系: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共8个单元,属世界现代史的范畴。世界现代史是指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直至当今,约92年的世界历史,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标志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其中,19171945年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竞争的时期是下册书前四个单元主要内容;1945年至今为世界现代史第二个时期,又称当代世界史时期,它以美苏两极对抗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与发展为主要特征。后四个单元大体上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二、单元知识体系与教学要点分析1、基本线索:世界现代史,有四大基本线索: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扩大再到社会主
2、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二是资本主义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不断调整、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势力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四是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打击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崩溃。2、具体知识脉络与要点分析: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讲述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苏俄顺利完成了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他们先后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最终1936年苏联建立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本单元介绍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重新
3、划分世界,建立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巴黎和会确立了欧洲,西亚,非洲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第四课介绍了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面对危机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渡过危机。而德国、意大利、日本面对危机采取了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加速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面爆发前夕英、法西方大国一味实行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断送了捷克斯洛伐克也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加速了二战爆发,闪击波兰,消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小国,突破马奇诺防线灭法国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炸英国不列颠之战使西线无战事,突袭苏联使欧洲剩
4、下一个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争美国的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看到曙光,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使二战加快结束,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战这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主要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斯大林模式”的长期束缚之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衰败,加之各国改革的失败,西方“和平演变”攻势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主要讲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5、第三世界各国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把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巴以问题写入了教材;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了进一步称霸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甚至进行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苏联为了取得同美国同等的霸权地位,也推行对外称霸的政策,古巴导弹危机是双方正面较量的开始,1979年侵略阿富汗把这一政策推向了极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长达三十多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
6、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第八单元是一个现代文化的专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主要阐述了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世界性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与竞争;关于文学的发展,主要讲述了20世纪欧美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现代美术主要介绍了欧美现代派艺术的集大成者毕加索及其成就;现代音乐和电影则重点介绍了爵士乐和好莱坞。三、单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本单元基本的历史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独
7、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此外还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等。2、过程与方法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养成独立搜集学习资料并能够初步处理的独立学习意识和能力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学生的很多理念与想法是世俗化的、
8、比较浅薄的,通过我们的牵引和指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使其逐步走上正确的轨道;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四、教材的分析1、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放性的探究式问题的设计,如,“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谈谈你的看法。”、“苏伊士、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9、等这些问题既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又具有综合性,有利于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还设计了一些只有通过搜集资料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以某报或杂志时事评论员的身份写一篇专栏文章,扼要评价已故以色列总理拉宾为解决中东和平问题所付出的努力。”、“写一篇报道,分析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和中东问题的复杂性。”,这样的问题即使对老师来说也要通过搜集资料的方式来解决,否则也没有绝对的发言权。还有一些问题的设计,单靠个别学生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如一些活动课中的表演性活动和一些复杂的问题等,必须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才能解决,这都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特别强调学生体验、感悟和反思
10、性学习方式的开展,如,类似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想法。”、“与家长和同学交流霸权主义给人类和平与进步带来那些危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欣赏一幅外国美术作品谈感想、选择一部外国文学名著,写读后感等等,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去设计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材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努力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的倾向。如教材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
11、题出现,“联系你学过的知识谈想法。”、“联系相关学科知识谈看法”等,还有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中国入世、国际互联网、好莱坞、迪斯尼等学生耳熟能详的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单元中,编者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科技成果,如计算机、生物工程等,还有爵士乐等有特点的人类艺术精华,及时渗透给学生,而且知识的时间段限与现实社会大大拉近,老教材讲到1991苏联解体、海湾战争就结束了,而新教材讲到了2001年,延长了10年,使教材更具时代感。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因为90年代后期的知识,我们这批人虽经历或者说感受过,但在高校里没有学到。现在的教学有一种感觉,就是历史老师必须做“杂家”,要学习和精通各学科
12、知识,尤其是时事政治,否则是很难满足时代、课程和学生的需要的。3、体现学生身心特点。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呈现方式以及大部分内容的选择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做了一个小调查,学生除了对少部分的政治经济史感到有些枯燥外,多数学生是很喜欢这套历史教材的。4、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更多地是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感需要补充讲解的东西太多,因为历史是需要让人明白其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的,而现行教材不能直接满足学生的这一要求,所以我和大家的感触一样:备课比上课难多了。我感觉手头的教辅资料丰富、相关学科知识研究得透彻,教学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
13、余,否则,学生不满意,自己也不会满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决不能简单地当作教条来教。举我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例子,讲欧盟的时候,教材中对欧盟成立的背景、过程、作用、地位都有所交待,但对欧盟的性质只字未提,很多学生以为它是一个单纯的政治组织或军事组织。我给学生作了补充讲解,(它是欧洲的经济政治联盟或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茫然。我感到新教材是为那些会创造性地学习和创造性地教学的老师设计的,由于使用者的素质不同,也必将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5、学术理念上更新了许多陈旧观念,紧扣时代脉搏,时代感和前卫性强。如有意避开意识形态方面的争论,学先进的倾向
14、明显,能用客观、公正、开放、发展、合作、融合的意识看待历史,部分教学内容的双语化设计等。6、知识间的前后连贯性差,个别删减不得当。举个例子,关于苏联的发展,新教材省去了二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发展的内容,而直接讲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方面出现知识的断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现代文化部分过于以点带面,显得空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体现得不如老教材好等。7、很多问题都强调让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这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方法,但鉴于目前中国的基本国情,尤其是农村的基本状况,可行性究竟有多大,值得商榷。(在农村电脑进入家庭的比例微乎其微,利用网吧和学校的电脑查资料有诸多不便)。8、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减少艰深的理论和概念。教材的习题设计也尽可能在体现这一理念,但有些习题的参考答案还是较为艰深,学生感到与他们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