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39999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植物病理学b复习提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植物病害的病征有(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状物、(锈状物)、脓状物。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主要功能是吸收、输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菌属于(黄单胞菌)(学名)属细菌,从细胞形态上,该菌是具有(一)条鞭毛的(短杆状)状细菌,主要从水稻叶片的(叶尖)或(叶缘)侵入,引起叶片病害,湿度大时,叶片病部可见(蜜黄色)色的(菌脓)流出。赤霉病是麦类作物上的一种流行病害,其病原为(禾谷镰孢),可产生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孢子形态为(刀形),具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形态为(单细胞无色)但聚集时呈现(粉红色)颜色。小麦锈病病征的共同特点是具有黄色到铁锈色的(夏孢子堆)

2、,生长后期,病斑上可见黑色的(冬孢子堆);前者球状单胞,而后者是(棍棒形双胞),且有一长柄。黑穗型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时,整个果穗外面包被白膜,白膜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这是该菌的越冬形态,也是下一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来)源。大豆菌核病是由(核盘菌)侵染导致的,从侵染循环和对病害贡献而言,该菌的(有性)阶段产生的(子囊孢子)作用最大,而(菌核)是最主要的越冬形态。(棉花黄萎病)和(棉花枯萎病)是棉花两大病害,其病原属名分别为(轮枝孢属)和(无性菌类镰孢属),叶部症状分别为(黄斑型、枯斑型、落叶型)和(青枯型、半边黄型、黄色网纹型、皱缩型、紫红型、黄化型)。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界的单

3、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植物病毒的核酸按复制过程中功能的不同,大体可分为5种类型:(正单链RNA)、负单链RNA、( 双链RNA)、单链DNA和双链DNA。稻瘟病菌与水稻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即对于每一个寄主的(抗病基因),病原菌都存在一个特异的与之对应的(无毒基因)。常见的植物病害的病状有坏死、变色、(畸形)、萎蔫、腐烂。小麦散黑穗病发生时,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烟草赤星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链格孢侵染的,而黑胫病则由鞭毛菌亚门的侵染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时,茎秆叶鞘部位出现椭圆形或云纹状病斑,并相继出现灰白色霉层,它们主要是

4、担子和担孢子,最后这些部位上的菌丝形成黑色菌核。甘薯黑斑病发生时,病斑上出现针刺状的病症,这主要是具有长喙的子囊壳,其中含有子囊孢子,传播造成储存期烂窖,感病薯块即使没有完全腐烂也因含有黑疱霉酮等呋喃萜类有毒物质不能食用。植物病毒核酸种类有(RNA)和(DNA),其中绝大多数植物病毒核酸是(RNA)。稻瘟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是第二年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植物病原细菌主要从植物的(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伤口)是植物病原细菌最主要的传染途径。二、判断题植物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对于棉花黄萎病、枯萎病而言,异核现象与准性生殖可能是致病变异的重要因素。()烟草花叶病毒病

5、的病原主要是TMV、PVY和CMV。()水稻和小麦纹枯病的病原均是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我国小麦条锈病菌以夏孢子和冬孢子在异地越夏和越冬。()真菌的产孢机构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均叫子实体(fruit-body)。()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球状菌,少数是杆状。()大豆胞囊线虫病病株的根系上,平均分布着黄色根瘤和胞囊。()我国小麦条锈病菌靠夏孢子往返传播,完成周年病害循环,造成严重减产。()潮湿环境中,苹果果实腐烂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其病斑常涌出黄色冬孢子角。()甘薯黑斑病主要为害甘薯块根和幼苗茎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棉花黄萎病的病原菌通常有两种,虽然其致病性有一定差别但培养性状相似。()

6、烟草黑胫病的病原物为链格孢,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为梭形,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小麦全蚀病是麦类毁灭性病害,连作久的土壤病原菌积累愈多,因而为害愈加严重。()小麦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典型症状是病部表面分布一层白粉状霉层和黑色小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在于前者脐点突出,后者为脐点平截()玉米丝黑穗病为局部侵染,发病后,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实践证明,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的安全措施是上午使温室通风,中午封闭,利用日光直晒提高温室温度,从而达到高温控制病菌的目的()。苹果腐烂病在果实上部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诱发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

7、关键因素是树体营养不良,树势衰弱()。三、名词解释专性寄生物:有些寄生物一旦离开宿主就不能生存,或者说寄生物完全依赖于宿主,生活史的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症状(symptom):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在组织内部和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分为内部症状和外部症状。真菌生活史:是指真菌从一种孢子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过程。病毒(Virus):是(通常)包被在蛋白或脂蛋白保护性衣壳中,只能在适合的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组的核酸分子。死体营养: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主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

8、):指一种病害从寄主的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后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植物病害(plant disease):当植物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遭受其他生物侵染后,其代谢过程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组织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并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造成生长受阻、产量降低、质量变劣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生理小种:同种病原物的不同群体在形态上没有什么差别,在生理生化特性、培养性状、致病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不同小种对同种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种、属)之间的致病性不同。有时细菌的生理小种称菌系(strain),病毒的称毒系或株系(strain)。转主寄生heteroecism :指生活史中各

9、阶段能在不同种的寄主上度过寄生生活的现象。病状:是发病植物自身组织或器官的不正常表现。病征: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上所形成的特征。营养体:真菌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叫营养体。主要功能是吸收、输送和贮存营养,为繁殖生长做准备。致病变种(pathovar,pv.):在细菌种下以寄主范围和致病性为差异来划分的组群。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子实体(sporophore or Fruiting body):高等种类的真菌,常形成各种形态的菌丝体,称为子实体。活体营养:在自然界只能从寄主活的细胞和组织中获得获取营养的生物,寄生能力强。菌丝体(Myceliu

10、m):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附着胞(Appressorium):许多寄生于植物的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会发生膨大,分泌黏状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此即附着胞基因对基因假说:病原与其寄主植物的关系分亲和及不亲和两种类型,亲和与不亲和病原分别含毒性基因(Vir) 和无毒基因(avr) ,亲和与不亲和寄主分别含感病基因(r) 和抗病基因(R)。当携带无毒基因的病原与携带抗病基因的寄主互作时,二者才表现不亲和,即寄主表现抗病;其它情况下,二者表现亲和,即寄主感病。寄主与病原间的

11、非亲和性互作关系取决于病原产生的无毒(或非之亲和) 因子的变异性和寄主对该因子的敏感性,无毒因子通过改变寄主的生理特性而起作用交互(叉)保护作用:两种病原物感染一种寄生时先入侵的病能够保护寄主不受第二种病毒的侵染四、简答题植物病原真菌5大亚门的主要特征答:植物病原真菌5大亚门的主要特征:(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原生质团或十分发达的无隔菌丝;无性繁殖: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休眠孢子或卵孢子;大多是水生或两栖。(2)接合菌亚门真菌:营养体为发达的无隔菌丝;无性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为同型配子囊接合产生接合孢子;陆生、多为腐生菌。(3)子囊菌亚门真菌: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少数

12、单细胞;许多子囊菌的菌丝体形成子座和菌核;无性繁殖:各种类型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子囊孢子;陆生、腐生和寄生。(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多数是双核;可以形成菌核、菌索和担子果;无性繁殖:一般没有无性繁殖,不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担孢子。(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发达的有隔菌丝;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缺失或还没有发现,一旦发现,大多是子囊菌,少数是担子菌。举例说明植物病害症状五大类型的特点。答:(1)变色:植株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如黄化,花叶、红叶;冬青红叶病、大麦黄化病毒病。(2)坏死:是寄主细胞和组织死亡引起,斑点: 角斑、轮纹斑或环斑,蚀纹、穿孔,枯焦

13、、叶烧,立枯、猝倒,疮痂、溃疡;花生黑斑病、褐斑病,黄瓜霜霉病。(3)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根、茎、叶、花、果都可发生腐烂,幼嫩或多肉的组织则更容易发生;桃褐腐病,苹果炭疽病、轮纹病。(4)萎蔫:植物局部或整株凋萎,包括生理性萎蔫和病理性萎蔫;青枯- 马铃薯。(5)畸形:植株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等;番茄病毒病条斑症状。简述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过程。答:植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像大多数生物那样具有复杂的繁殖器官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也不像细菌那样进行裂殖生长,而是分别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再组装成子代病毒粒体(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称为

14、复制)。(1)以(+)RNA病毒为例,病毒的复制过程如下:1)病毒粒体进入寄主细胞,脱壳,释放RNA;2)RNA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病毒复制酶等与复制相关的基因产物;3)复制酶以(+)RNA为模板合成(-)RNA链,并形成双链复制型;4)从复制型产生子代(+)RNA链;5)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外壳蛋白;6)外壳蛋白亚基和RNA组装成新的病毒粒体。(2)病毒的增殖过程:病毒粒体进入寄主细胞脱壳基因表达复制大量的基因组及合成外壳蛋白病毒粒体装配、成熟和释放。稻瘟病慢性型与褐点型症状比较,并指出鉴别要点?答:(1)慢性型:典型症状,病斑梭形,最外层为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为褐色(坏死部),中央灰

15、白色(崩溃部),病斑两端中央的叶脉常变为褐色长条状,称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霉层。鉴别要点:“三部一线”为慢性病斑的主要特征。(2)褐点型:病斑呈褐色小点,限于两脉之间,多发生于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不产生分生孢子。鉴别要点:无霉层。简述玉米大斑病的病害循环。答:玉米大斑病的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在玉米生长季节,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或越冬的分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在适宜湿度下,分生孢子萌发,从寄主表皮细胞直接侵入,少数从气孔侵入;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玉米生育期可发生多

16、次再侵染。简析小麦全蚀病自然衰退的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答:一般连作地发病重,在冬小麦连作田,病害从零星发生到严重受害,一般经34年(土壤肥力高的67年)时间,严重为害期13年,此后再继续连作小麦,病情反而减轻,趋于稳定,即全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其形成的两个先决条件是:一是连作,二是为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自然衰退形成机制:微生物群落;化学物质、pH;病原菌遗传变异。简析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答:棉花黄萎病的致病机理:解剖学研究(导管堵塞学说):棉花病株导管内菌丝和孢子大量繁殖,并刺激邻近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和侵填体,同时产生果胶酶,分解细胞和细胞壁中的胶状物质和果胶物质,引起组织解体,从而堵塞导管;使水分和养分运输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