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8735516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推断题的解法(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考复习专题 推断题 青宁中心学校 杨小利,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信息点(知识点),得出相应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分析反应关系,根据物质的性质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解答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巩固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2、过程和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推断让学生感悟事物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3,做推断题的技巧,寻找题眼(突破口),依据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特殊的反应现象。 根据题眼进行正向或反向的逻辑推理。 利用特殊现象及反应关系,4,物质推断题

2、解法要点: 掌握基础,寻找突破,逆向思维,逐一击破。,5,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练习1、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Cl、NaNO3、Na2CO3、BaCl2、 CuSO4、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透明溶液; (2)向(1)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仅部分溶解; (3)将(2)过滤,往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生成不溶于 稀HNO3的白色沉淀。 试通过上述实验确定:原混合物中一定有: , 可能 有: ,一定没有 。,1,2,3,首页,4,BaCl2、Na2CO3、Na2SO4,NaCl、NaNO3,CuSO4,本题信息采集

3、点:,6,练习2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 (填化学式),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3,首页,4,Mg(OH)2 、BaCl2,AgCl、Na2CO3、Na2SO4,KNO3,本题信息采集点:,7,练习3 某化工厂排放

4、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3,首页,4,Ba2+、OH-,Fe3+、CO32、SO42_,Na+、Cl_,本题信息采集点:,8,练习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

5、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某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透明的溶液。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1,2,3,4,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首页,Na2CO3、Na2SO4,AgCl、CuSO4、CaCl2,KNO3,本题信息采集点:,9,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练习1:有A、B、C、D、E五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1)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

6、式: A B C D E (2)写出A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4,首页,AgCl,BaSO4,Ba(NO3)2,BaCl2,HNO3,BaCl2+2AgNO3=2AgCl+Ba(NO3)2,本题信息采集点:,10,练习2、氧化物A加水生成溶液B,将B溶液分成两份,分别作实验,步骤如下:,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3,4,首页,A是氧化钡,A是氧化钡,B是氢氧化钡,C是氢氧化铜,D是氯化钡,E是氯化银,F是硫酸钡,本题信息采集点:,11,练习3: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 盐酸四种无色溶液

7、中的一种。 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来开,已 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鉴别方法见下图所示(所 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回答下列问题: (1)确定A、B、C、D和X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 ;B ;C ;D ;X ;,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3,4,首页,HCl,Ba(NO3)2,NaCl,NaOH,MgSO4,本题信息采集点:,12,练习4、有一种钠盐A和一种可溶性钙盐B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下列步骤实验:,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正盐(填化学式) A ; B 。,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3,4,首页,NaCl或Na2CO3,CaCO

8、3或CaCl2,本题信息采集点:,13,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练习1、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 : B+E :,1,2,首页,AgNO3,Na2CO3,Ca(NO3)2,KNO3,HCl,AgNO3+HCl=AgCl+HNO3,Na2CO3+2HCl=2NaCl+CO2+H2O,本题信息采集点:,14,练习2、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

9、号为A、B、C、D。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首页,本题信息采集点:,H2SO4,Na2CO3,Ba(OH)2,HCl,15,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练习1、图中A、B、C、D、E、F各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凡用直线连接的两种物质均可以发生反应,供图中填写的物质有 (1)Na2CO3溶液(2)MgSO4溶液(3)BaCl2溶液 (4)稀H2SO4(5)Fe(6)Cu(NO3)2溶液。 试推断A、B

10、、C、D、E、F各是什么物质?,1,2,首页,本题信息采集点:,A是MgSO4溶液,B是BaCl2溶液,C是Na2CO3溶液,D是稀H2SO4,E是Cu(NO3)2溶液,F是Fe,16,练习2、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 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描述型,表格型,框图型,连线型,1,2,首页,本题信息采集点:,A是BaCl2,B是CuSO4,C是Fe,D是HCl,E是Ca(OH)2,F是Na2CO3,17,1. 生成沉淀的颜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1、的白色沉淀:,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Fe(OH)3,CaCO3 BaCO3 、Mg(OH)2 、Zn(OH)2 、Al(OH)3,AgCl BaSO4,初中化学推断题常用“题眼”归纳,18,2.常见固态物质的颜色:,红色固体:,黄色固体:,黑色固体:,S,绿色固体:,白色固体:,无水CuSO4 KClO3 KCl CaO P2O5 NaCl Na2CO3,C、CuO、MnO2、Fe3O4 铁粉,蓝色固体:,CuSO4 5H2O,紫黑色固体:,KMnO4,红磷、Cu、Fe2O3,Cu2(OH)2CO3,19,3. 溶液的颜色:,含有铜离子(Cu2

12、+)的溶液为,含有铁离子(Fe3+)的溶液为,如:硫酸铜溶液,如:氯化铁溶液,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如: FeCl2 、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蓝色,黄色,浅绿色,20,4、其 它 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但通入该气体后变浑浊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溶液。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天然最硬的物质是 吸水后由白变蓝的是 最常见的液态物质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 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 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 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O2,CO2,CH4,金刚石(C),无水CuSO4,H2O,H2O,生石灰CaO,Fe粉,碳酸盐(或NaHCO3),铵盐,21,谢谢!我们共同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