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8735147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9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课件-小柴胡加减方的应用-郝万山(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小柴胡汤加减方的应用,(一)柴胡桂枝汤的应用 1、组成和方义 小柴胡汤和桂枝汤用量的12相合。 功效:和解少阳,畅达气机, 祛风活络,调和营卫。,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101),2、仲景用柴胡桂枝汤,3、现代用柴胡桂枝汤 外感病 肝胆病伴见四肢关节烦疼 痹证伴肝气郁结 神经症,见周身串疼,疼无定处 精神抑郁症 脂膜炎:皮肤泛红,皮下结节,急性发作见发热,怕冷,乏力 不安腿综合征,1、组成和方义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

2、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和解少阳,清泻里实,(二)大柴胡汤的应用,2、仲景用大柴胡汤,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104)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136),胆热伤津,津伤化燥,因燥成实,邪热与胆腑精汁相结,而成胆腑热实证。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为未解 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03) 伤寒发热,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65)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按之心下满

3、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少阳胆腑热实证,关于郁郁微烦的病机,少阳病有心烦,是胆腑郁热循经上扰心神所致,当胆腑郁热和胆腑精汁相结成实,其热便内收、内敛、内聚,上扰心神的症状反而减轻。 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调胃承气汤证是“蒸蒸发热” 大承气汤证是“日晡所发潮热” 也体现了热邪由弥散到内敛的过程。,第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可下病篇: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治病后余邪未尽,脉沉者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394)

4、 可下篇: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3、现代用大柴胡汤,胆囊炎、胆结石: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郁金治胆石症急性发作。 胰腺炎:天津南开医院清胰汤:柴胡黄芩 白芍 大黄 黄连 木香 元胡 芒硝 急性肝炎:加茵陈等。 急性阑尾炎:加冬瓜子、桃仁等。 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不可用) 其它:流感、肺炎、高血压、急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系统病、热厥里热已经成实者。,(三)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1、组成和方义 柴胡 黄芩 桂枝 甘草 干姜 瓜蒌根 牡蛎。煮后去滓再煎 和少阳,畅气机,助心脾,生津液,散结聚 适用于胁痛、口干、便溏,2、仲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

5、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3、现代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慢性肝病 糖尿病 慢性结肠炎 乳腺增生 肋软骨炎 发热性疾病:感冒发热兼心脾阳虚;疟疾寒多热少;热入血室寒热交作如疟 胸膜炎 胆囊炎,(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应用,1、组成和方义 柴胡 黄芩 生姜 半夏 人参 大枣 龙骨 牡蛎 铅丹 桂枝 茯苓 大黄 和少阳,畅三焦,利膀胱,泻阳明,镇心胆、安神志 2、仲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107),3、现代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儿外感 精神疾病 围绝经期前后诸

6、症及内分泌失调所致精神不宁 高血压病 美尼尔综合征、眩晕,(五)少阴阳郁与四逆散的应用,1、组成和方义 柴胡 枳实 芍药 甘草 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疏肝解郁,调脾和胃,升清降浊 2、仲景用四逆散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3、后世用四逆散,疏肝祖方:柴胡疏肝散、逍遥散、血府逐瘀汤皆以其为基础。 复杂病证的投石问路或慢性病的调节 胆道蛔虫症、急慢性胆囊炎 急性肝炎、慢性性肝炎、胰腺炎 胃炎、溃疡病、急性阑尾炎、肠梗阻 阳萎 不育 肋间神经痛:合复元活血汤、芍药甘草汤 月经病、经前乳房胀痛、慢性盆腔炎,课尾寄语,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录陆游句 与各位同学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