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861496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职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职能随着农商行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场竞争的持续加剧,审计工作越来越被各级管理者重视。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如何有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值得我们思考,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想法。1、创新审计的价值职能。我想正确定位,有助于充分发挥内审的职能,有利于调动内部各积极因素,齐心协力抓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保证农商行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内部环境。传统审计认为,监督是最重要的职能,而现代审计除了重视监督职能,还有评价、鉴证、管理、服务以及增值等多种职能。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必须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拓宽审计职能。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完成

2、查找问题的基本监督职能外,更要有意识地接触新知识、新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在审计工作中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从目前我行的审计理念来看,还没有完全与时俱进,审计功能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审计职能,寻找为单位提供增值服务的切入点。2、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一是做好审计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每一项审计项目,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审计组全体成员的团结协助,良好的沟通能力既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气氛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审计人员了解相关单位的具体情况,找到其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从而拨云见日,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二是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协调。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事

3、实与被审计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现场交流尤为重要。在现场交流过程中重视被审单位的关切,注意与对方交流的姿态、语气,对提出的审计建议做好解释,最大程度地取得对方理解,最终达到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内部管理质量、合规经营的目的。3、做足项目准备阶段工作。一是做好审计项目计划。内部审计应重点把握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结合自身资源情况,关注总行的发展战略及当前业务热点问题,做好项目可行性调查研究,充分做好审计项目的计划安排,这是做好审计的前提条件。二是做好审计实施方案。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具有引领作用,也就是审计方案内容要具体、易于操作,让即使不怎么熟悉业务的新人也能迅速进入角色,那如何才能做好审计实

4、施方案呢?结合审计项目开展审前调查,做足审前准备工作,重要审计项目及时与项目小组成员商讨,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特别是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努力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有助于打造精品审计方案。4、增强分析性复核判断能力。从目前我行内审人员配置来看,面临着审计人员不足,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审计技术难度日益加大,面对海量的电子数据,开展工作的深度明显不够,按照“全面 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审计理念、模式、方式与技术,审计人员如能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异常变化和异常项目,针对异常变化和异常项目进行实质性测试,将帮助审计人员将有限的审计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的领域;对无异常变动的事项,分析性

5、复核的结果还可以作为相应账户余额正确性的证据,审计人员可因此减少实质性测试阶段对相应事项或账户的取证数量,从而也节约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进行有针对性的审计,使审计工作更具效率和效果,克服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和片面性,避免了“瞎子摸象” 现象的产生。5、提升审计报告质量。从审计报告的功能来看,审计报告是与管理层的沟通的纽带,一篇好的审计报告内容值得信赖,提出的建议恰当、有价值且有效,会引起高级管理层的重视,这也是内部审计人员获得被重视的直接渠道。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是客观事项,需要提出整改建议,但高级管理层更关注是我们审计报告中所提出的管理方面的建议。写好管理建议既要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也要从决策的角度考虑对未来业务经营发展的建议,既要客观又符合总行战略发展需要与管理需求。6、有效运用转化审计成果。一是定期向总行领导汇报。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项目结束后,应及时向总行领导层指出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科学合理地提出对经营管理的合规建议,最大程度将审计成果转化为业务经营的助推器,同时应定期汇报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获得领导层对审计工作的重视。二是建立审计风险提示制度。扩大审计风险的覆盖面,认真分析审计发现问题潜在的风险隐患,以风险提示书的形式抄送各业务管理部门,并进行必要的后续跟踪,督促条线管理部门健全、完善制度办法和管理措施,确保风险提示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