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860721 上传时间:2017-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究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杭州市彭埠一小 徐刚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鉴于数学活动的重要性,基于数学活动在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必要从前提;条件;策略;方法四个方面来探索小班化数学活动教学。关键词前提;条件;策略;方法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

2、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在实践和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认识这一规律的主要意义在于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在活动中训练操作与思维能力。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以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此点,有必要从前提;条件;策略;方法四个方面来探索小班化数学活动教学。一、前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活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对数学活动教学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因此,教师须改变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这是实现数学活动教学的前提。因为何处活动?怎样活动?如何展开活动?活动应达到什么目的?一切取决

3、于教师对数学活动教学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归根结底数学活动教学就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数学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方面,即创设数学活动,必须使过程具有创造性,理解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具有自主性、把握数学活动必须让活动具有数学性、 。1.创设数学活动,让过程具有创造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

4、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具有自主性一个理想的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是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充满激情。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导过多,学生可能只是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学时教师- - 2应创设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3.创设数学活动

5、,让活动具有数学性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数学性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们只有理解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具有自主性、把握数学活动必须让活动具有数学性、创设数学活动使过程具有创造性,才能改变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的运用了数学的知识,

6、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伸展儿童生命灵性的根基。二、条件: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环境数学活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缺乏数学活动必备的外部条件。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它以自身特有的影响力潜在地干预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会系统地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果。只有在实践中创设一个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环境,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创设好数学活动教学的外部条件,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实现成功的数学活动教学的先决条件。1、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材料

7、的准备等有形的物质,环境作为教学的潜在课程,对学生的行为有引导作用。因此,在探索型数学活动中就更需要环境的支持。(1)创设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学生年龄的差异不仅仅是生理现象,还表现在他们心理发展水平上,心理发展水平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来表现的。相对来说,年龄越小,生活经验越少,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较差。那么,在所创设的环境中必须根据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要求的环境。(2)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环境教师必须注意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创设的环境应有利于学生在体、智、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偏重于哪一个方面。物质材料的提供应是多样的,富于

8、变化的,让学生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以满足儿童各种兴趣。2、心理环境什么是心理环境?它是指对人的心理发挥着实际影响的社会生活环境,包括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人、事、物。所以从心理环境来说,在课堂上要采取一切手段来形成一种对学生没有心理上压抑、威胁的心理安全的环境,这是进行数学活动的一个先决条件。师生关系,是心理环境的主要方面。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最大希望依次是: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歧视差生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净化教学心理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要排除前述各种干扰,就必须优化教- - 3学心理环境。如在课堂座位的布置,秧田式的编排方式,横成排竖成行,这种方式最容易突出老师的权威地位,会给

9、学生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大的压力,但是变换一种方式,比如说是马蹄形的,或者是圆形的,也可以是小组型的,四五张桌子围在一起。这种空间形态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感在不断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威胁感大大的降低了。只有建立一个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环境,努力创设好数学活动教学的外部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下进行教学,这才能达到数学活动教学的预期目标。三、策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数学活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教师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联系实际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

10、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 ”为了避免出现课内与课外、知识与实践人为割裂的状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采用“故事导题游戏活动讨论点题说唱记忆(比赛竞赛) ;布置课题展开调研撰写报告评价总结”等活动模式,对于促进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而且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1.问题情境假设推测活动验证作出总结“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 ,告示数学教育工作者, “问题”乃数学生命活力的源泉。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是课堂涌动生命活力的数学问题情境。通

11、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某个角色,体验实践探索过程和体验某种社会情感等,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自主参与。案例 1在教学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数的哪部分有关?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几秒中后,学生 纷纷举手回答:生 1:我认为和分子有关。生 2:不,我 认为和分母有关,与分子无关。生 3:我想与分子和分母都有关吧。生 4:我好象感觉和十进分数有关。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 组 1:与分子和分母都有关,如: ,分子相同,但一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另一个分数7

12、40 712 930 925却不能化成小数。组 2:我 们组发现分母是 2 的倍数的,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组 3:分母是 5的几次方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组 4:分母里全是 2 和 5 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组 5:除 2,5 以外,分母是 质数的真分数一定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组 6:我们发现与分子和分母都有关,这个分数必 须是最简分数,才能判断分母里含有 2 或含有 5。学生 质疑:不一定。如: 这两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后只含有 2 和 5,无需最简不最简。但如果 这816 316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后含有其他质因数,那就一定要看是否最简。组 7:如果这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后只

13、含有 2 和 5,那么这个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上。以“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践验证获得结论反思过程”为主线,组织学生探索交流,鼓励学生善于在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问题,并乐于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学生在提出猜想之后,- - 4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精神。2.故事导题游戏活动讨论点题比赛竞赛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活动课,应让全体学生“动

14、”起来,做到人人参与。案例 2在数学乐园中,教学开始,便以“玩”导入,先 “玩” “送信游戏” ,再“玩”“起立游戏” ,接着“玩” 走“数字迷宫” ,最后 结束 时还许诺下次带学生到“数学乐园”里来玩。这一系列的“玩” 做到了有序牵引, 层层递进 ,激 发了学生的“玩兴” ,愉快而轻松地复习了 10 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乐,都 “乐”在活动中。活动课仅只是一种课堂形式,其内容才是活动课的实质。这节课为加深学生对 10 以内数的有关概念和计算的认识,把有关知识有机地、有序地分布在每个游戏中。第一个送信游戏,以计 算为主,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对应的信箱,一部分“死信” (结果

15、无对应信箱)需作出不可投的判断,对误投的要 订正处理, 对投信的质量全班作出评价。第二个活 动,巧妙地把前面与后面的位置问题、基数与序数的问题、加法和连加的问题,都安排在直 观的对比中和活动的氛围中进行处理和巩固。第三个活动是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以数序的认识为根本,走出不同的路线,认识不变 中有变,并 辅以简单的统计 ,复 习最多与最少、同样多与多(少)几。3.布置课题展开调查撰写报告评价总结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对实践活动课提出了“联系周围事物组织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的教学要求。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活

16、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教学中可打破时空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地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案例 3在儿童乐园中的数学问题中,先出示童乐园几个游玩项目的一段录像。师:刚才录像放的是什么地方?你去玩过吗?儿童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生答略)现在我们选其中的几个项目(幻灯片出示项目表),如果要去玩的话,你想了解些什么?再出示价格表。师:如果每人给 20 元的游乐券,你能 设计一个游玩方案吗?学生自己设计方案,最后评价总结。这节课采用从儿童游玩中学习数学,通过观看录像出示价格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等有条理的教学程序,使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在活动过程中,教 师精心设计练习,形式多样,体现了逐步提高的教学思路,充分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知 识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同时,在活 动中,也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不仅懂得了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