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分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600870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五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诗五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诗五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诗五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诗五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五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五首》分析(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 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比较阅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学习重点,1.背诵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容。,饮 酒,陶渊明,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龙江)人。 青壮年时,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先后任江州家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又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责,在405年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

2、职而去,归隐田园,从此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此外,陶渊明有部分诗文,抒发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表现出愤世嫉俗之情。有陶渊明集。,陶渊明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走近作者,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

3、格调最为闲雅有致。,背 景,饮酒共二十首,都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是一时所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构筑居室,朴素的 田园,这样,自得的样子,近黄昏的时候,结伴而还,属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意趣,却,但,喻世俗交往的打扰,诗人自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4、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熟读诗歌 初解诗意,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你问我怎么能这样?精神远离尘世,超脱世俗,心志高远,所以 居所自然也就偏远。,在东篱附近采摘野菊,悠然自得地欣赏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回还。,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诗歌鉴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身居尘世,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诗句理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

5、即远离了喧嚣的尘俗),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荒远之地。 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诗句理解:,作用:二句承上两句,并设问设答。,1. 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在人境,思考讨论,无车马喧,(果),心远地自偏(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第一层:开篇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蕴涵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深深的喜爱,满含着诗人对人境的喧闹以及官场仕途的厌恶。,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情感

6、。,“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讨论,采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拥有旷达胸襟。,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自我高洁的表现。悠然自得的心情,包 含,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景物描写,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

7、自然的怀抱呢?,生活状态: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间夕阳,飞鸟归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谛。 辨:辨别,说明。 忘言: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诗人在大自然启迪下,已领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须用语言表达。,“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二层:后六句:,写南山美好晚景,及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 美的享受、无限乐趣 和 哲理的启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的人格。,问题研讨,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厌

8、恶官场的虚伪和黑暗,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整体概括,无车马喧,心远地偏,采菊悠然,山夕飞鸟,生活宁静,内心恬淡,安然闲适,愉悦自得,宁静致远 淡泊名利,诗人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 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sh)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集。,背景: 李白在长安

9、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难。 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在李白入长安求仕无路,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行路难,(唐)李 白,李白醉酒,“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或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一首乐府体诗。,行 路 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

10、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乐府歌辞之一。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一首。,名贵的菜肴。羞同“馐”,(zn)金酒杯。,【注释】,(d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直:同“值”,(zh)筷子,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叉路,比喻远大抱负得以实现,像白云一样的船帆,行 路 难,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

11、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金壶装着的清醇美酒每斗十千文, 玉盘盛着的美味佳肴价值万文钱。,停杯投筷吃不下去, 拔剑四望心中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塞住河流, 想登太行雪布满了山岭。,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空闲时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 忽然又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行路难啊,行路难, 歧路多啊,如今身在哪里?,定有机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坚决挂上高帆渡过大海。,初解诗意,品读赏析,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并试着分析诗人的心理变化。,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动作细节刻画 胸中郁积的苦闷,二、,一、设宴,美酒,结构

12、分析,营造欢乐宴饮气氛 朋友的深厚友情,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仕途的艰难险阻,寓含着无限的悲慨。,比喻当时奸佞当道,强烈反差,3、4两句,乐景,哀,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结构分析,用典故,表示现实之路虽然坎坷险阻,自己对从政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借南朝宗悫(qu)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欢乐,内心苦闷抑郁,昂扬、明朗,阴沉、低落,再度陷入苦闷

13、彷徨之中,复又振起,表示了对美好前景的热忱希望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乐观的调子。,“长风破浪”、 “济沧海”,“行路难 今安在?”,“垂溪碧钓”、“乘舟梦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冰塞川”、“雪满山”,“金樽清洒”、“玉盘珍羞”,诗人剧烈情感起伏的线索:,诗人的感情,欢乐,苦闷,希望,失望,奋发,复杂的心理历程 情感的起伏变化,宴,停,实,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金樽美酒 玉盘珍馐,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坚冰塞川 大雪满山,闲钓碧溪 忽梦乘舟,长风破浪 挂帆济海,

14、欢乐气氛,内心苦闷,道路艰险,相信希望,充满信心,行路难,怀才不遇 愤懑不平,主题把握:,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 ,仍盼望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前途 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政治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乐观豪迈,考考你,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 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两句是: 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两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背熟这两首诗!,己 亥 杂 诗,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又名巩祚(zu),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38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到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已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南归故里。 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

16、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 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首也” ,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 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背景:,龚自珍是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 亥 杂 诗,龚自珍,浩荡:无限。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吟鞭:指诗人鸣鞭。同题诗有“赖是摇鞭吟好诗”句。 东指:指东方故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