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疗常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71616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诊疗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儿科诊疗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诊疗常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诊疗常规.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儿科疾病诊疗常规第一节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包括厌食、消瘦、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反酸、反复上腹部疼痛、呕血及便血史。 3. 有关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溃疡的家族史。 4. 以前的检查、治疗经过及疗效情况。 【 检 查 】 1. 全身体检,重点检查腹部情况。 2.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3. 有条件可作上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 4. 有条件可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IgG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13-C素呼吸试验等。 【 诊 断 】 1. 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状,钡餐及纤维内窥

2、镜检查的结果即可诊断。 2. 注意与应激性溃疡、胃泌素瘤所致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相鉴别。 【 治疗原则 】 1. 饮食治疗。 2. 并发症治疗,如溃疡出血等。 3. 抗酸治疗,包括H2受体阻滞剂及质子泵抑制剂。 4. 保护胃粘膜,如胶体铋。 5. 根除HP治疗。 6. 病情复杂,医疗条件欠佳者,需请专科医师或转上级医院医治。 【 疗效标准 】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愈合。 2.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钡餐或纤维内窥镜检查溃疡缩小。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 出院标准 】 病情好转、并发症控制后可出院门诊治疗。小儿腹泻病 【 病史采集

3、】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 检 查 】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 【 诊 断 】 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 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 】 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

4、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 疗效标准 】 1.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纠正。 2. 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好转,脱水基本纠正。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 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急性坏死性肠炎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呕吐、便血、大便奇臭等。 3. 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燥、神萎、嗜睡等。 4. 有无中毒性休克、DIC、肠穿孔等并发症表现。 【 检 查 】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检查。 2. 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大便培养,电解质,注意并发症相关检查。

5、3. 腹部X线检查。 【 诊 断 】 1. 具有典型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证据即可诊断。 2. 注意同感染性腹泻、功能性肠麻痹、急性肠套叠、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相鉴别。 【 治疗原则 】 1. 禁食。 2.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疗法。 3. 控制感染。 4. 积极防治休克及DIC等并发症。 5. 病情严重,可能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 疗效标准 】 1.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患者恢复健康。 2. 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疾病处于恢复之中。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 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稳定者可出院。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 【 病

6、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发热,咳嗽、气促及并发症的表现。 3. 治疗经过及其疗效。 【 检 查 】 1. 体检注意呼吸频率,有否鼻扇、紫绀、三凹征,肺部细湿罗音及合并的气胸、脓胸体征。须注意有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其它脏器功能受累而出现的症状。 2. 入院后应作血象及胸部X线检查,有条件者应作病原学检查,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积分等。危重病例应作血气分析。 【 诊 断 】 1. 典型的支气管肺炎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紫绀、肺部有较固定的细湿性罗音,结合线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同时辨别病情轻重,及有无心衰、呼衰等并发症和脓气胸等合并症。 2. 可疑病例应与急性支气管炎

7、、肺结核、支气管异物等鉴别。 【 治疗原则 】 1. 一般治疗:患儿宜减少活动,室内空气清新,饮食宜清淡。重症病例可酌情应用血浆或新鲜全血等。 2. 病原治疗:根据病情或病原学检查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3. 对症治疗:(1) 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祛痰剂,雾化治疗等。(2) 氧疗。(3) 防治水、电解质失衡。 4. 重症患儿宜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拉明,酌情加用阿拉明或多巴胺。严重肺炎,喘憋不能缓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 5. 防治并发症及合并症:及时纠正心衰、呼衰、胃肠功能衰竭、脓胸及脓气胸等。 【 疗效标准 】 1. 治愈:体温正常,呼吸平稳,喘息消失或偶有咳嗽,精神及食欲改善,肺部体

8、征消失,X线检查炎症吸收。 2. 好转:体温正常,精神食欲改善,气促好转,紫绀消失,有轻、中度咳嗽,肺部罗音明显减少,X线检查炎症部分吸收。 3. 未愈: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支气管哮喘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咳嗽喘息的频度及强度,持续时间及诱因,有无发热。 3. 有否存在哮喘持续状态。 4. 既往有无喘息史、过敏性疾病史及有无家族过敏史。 5. 治疗经过和治疗反应。 【 检 查 】 1. 入院后1小时内完成体检 2. 实验室检查:作血象、X线等相关检查;有条件者作肺功能、气道反应性测定及变应原检测;病情严重者作血气分析。 【 诊 断 】 1. 具有反复喘息史,肺

9、部哮鸣音,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有效者可作出明确诊断。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能缓解者,可诊断哮喘持续状态。 2. 对疑诊病例可作肾上腺素或舒喘灵试验,或气道反应性测定及变应原检测,结合个人或家族过敏史,有助于诊断。3. 需与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及呼吸道异物等疾病鉴别者,应做相关检查。 【 治疗原则 】 1. 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气道,保证热量及水份供给。 2. 纠正低氧血症。 3. 镇静:对烦躁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4. 抗生素应用:合并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 5. 气管扩张剂应用:b2-受体激动剂: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

10、克仑特罗;氨茶碱;异丙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仅用于哮喘持续状态。 6. 糖皮质激素应用:对重症或哮喘持续状态者,应早期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常用的药物有: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及强的松等。 7.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重症患儿因呼吸急促不显性失水增加,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脱水,注意纠正脱水。一般补液量增加生理量的50% 。有混合性酸中毒时,可适当应用碱性药物。 8. 机械通气治疗:对持续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虽经治疗仍逐渐加重者须进行机械通气。 9.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需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会诊。 【 疗 效 】 1. 临床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 2. 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稳定。

11、 3. 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 【 出院标准 】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有无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母亲妊娠早期感染史等。 3. 生后心脏杂音,紫绀出现时间。 4. 有无多汗、气促、喂养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史。 【 检 查 】 1. 入院后1小时完成体格检查,伴有心功能不全或其它严重合并症的病例,入院后15分钟内完成。体检重点:应注意心血管杂音的特点、四肢血压及内脏位置。 2. 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疑难病例可行心导管及其它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前须查肝肾功能

12、、血电解质、凝血功能、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长期发热或疑有心内膜炎者,须做血培养及其他有关检查。 【 诊 断 】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史、体征,结合相应的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波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可初步作出先天性心脏病解剖诊断、功能诊断以及相关并发症诊断。 【 治疗原则 】 1. 合理安排饮食、活动,注意防治感染和有关并发症。 2. 伴有急、慢性心功能不全者,应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酌情加用扩血管药、利尿剂;梗阻性先天性心脏病慎用洋地黄;法洛四联症缺氧发作处理以镇静、纠酸和解除右室流出道痉挛为主,禁用洋地黄。 3.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生后早期可试用消炎痛治疗;完全性大血管错位、三尖瓣闭锁等合

13、并严重低氧血症的患儿,可采取房隔造口等姑息治疗来缓解症状,为手术赢得时间。 4. 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或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缩窄等符合指征的病例,可选择介入治疗。 5. 先天性心脏病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年龄视病情而定,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缺氧发作、顽固心衰或低氧血症、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者,均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 6. 发展到艾森门格综合征的病例,主张内科保守治疗。 7. 病情复杂,处理困难,须请相应专科或上级医生诊治。 【 疗效标准 】 1. 治愈:解剖纠正,血流动力学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2. 好转:解剖畸形部分纠正或未纠正,血流动力学生理指标基本正常或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 3. 无效:解剖未纠正,血液动力学生理指标基本无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4. 诊断未治:仅作出临床诊断,未作相关治疗者。病毒性心肌炎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史。 2. 前驱病毒感染症状。 3. 有无神萎、面色苍白、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腹痛等。 4. 重型病例应了解有无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及脑缺血综合征。 【 检 查 】 1. 体格检查:入院后一小时完成,重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