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6639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工作亮点及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峃镇周壤小学信息化工作亮点根据市、县教育局对普通中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基础,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校园信息网络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实现我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和信息服务水平服务,为文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下面谈谈我校信息化的工作亮点: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我校在2011年完成了对学校内部网络重新布线,校园

2、网由单一行政办公楼扩大到教学楼、宿舍楼、生活区。网络覆盖到整个校园。对外接入1G的教育网光纤网络,使校园进入信息高速通道。到2011年,建成10个多媒体教室,各个功能室多配上了多媒体,实现每个教室、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能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梦想。学校建成了智能广播系统、监控系统、电视电话系统,并且具有独立的中心机房,机房包括服务器、核心交换机、路由器、UPS等,出口带宽达到1G。2、教育信息化软资源建设(1)学校网站建设:具有独立的学校网站,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展示学校的风采。网站建设与管理采取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各相关部门为辅的两级管理模式。技术中心主要负责网站架构和程序的编制,负责网站的日

3、常维护和运行管理,各相关部门负责所属栏目和部门网站的信息发布、更新。(2)校园智能办公系统建设:综合应用现有网络和信息设备资源,建成学校智能办公系统,改进完善校内网上办公系统,使之更适应学校发展和管理要求。在全校全面推行网络办公,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无纸化。(3)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按照学校管理要求,结合学实际实际,把学校现用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招生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网络管理、学生管理、上机管理、等全部纳入网络管理。(4)网络资源与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建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将学校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等相关数据分类整理,构建统一的资源库。主要建设专业信息资料库、科技成果与文献数据库

4、、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图书情报信息库及管理数据信息库等。同时,将各类资料与校园网联接,建设学院的网络资源库,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3、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1)加强信息化兼职队伍建设:从现在开始,每年有计划地对现有各科室管理人员进行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用技术的培训,学校所有部门均有12名技术能力强的兼职信息化建设人才。在各科室新增管理人员时,充分考虑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在自己的部门工作的同时,配合技术中心全面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确保各部门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相关信息化设施,管理相关软件。(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在制定师资培训计划时,加强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职培训

5、,每年不低于二次开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让教师了解信息科学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动态,把信息技术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中,2011年我校45周岁以下的老师都参加了教育技术网络培训初级班的学习并合格通过,通过率为100%。 大峃镇周壤小学信息化总结2008年2011年2008年-2011年间,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学校行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抓项目促应用,抓应用促发展,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狠抓教育信息化各项责任目标的落实,使全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现就近三年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2008

6、年至2011年期间,我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建设校园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构建宽带教育校园网,并完成全面实现班级多媒体小平台,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或教学、办公,全面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推进教育的重大变革,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1、学校于2009年设立学校门户网站,2011年完成校园网站系统升级任务,校园的信息发布全面实现信息化。对内要力争做到“班班通”,对外能与局直属机关及各类教育机构、国际互联网连接。2我校在2011年对在职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培训,使全部的教师都能接受教育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培训,全部的在职

7、教师会熟练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全部的教师能够应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3学校实现息技术课全面化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起始年级为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每周1课时,上机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70%。4实现班级小媒体进教室,每班配置教室小媒体,教室硬件的投入基本实现每班配齐。5、11年学校部署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本系统1个中心,16个监控点,全方位24小时监控校园安全。6、11年配置校园多功能会议室,本会议室配备高档音响、灯光设备,可以教工娱乐室,也可做学生课堂教学展示。到目前为止,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日趋完善,应用日趋普及,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发挥了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