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64657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1世纪的到来,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法。对我们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挑战。根据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课程教材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认知工具,以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并获得自主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教学环境的创建、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使课堂朝着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方向发展,促进了学生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下自主快乐学习,自主发展。一、 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

2、教育的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信息网络的兴起促使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教育新形式的内在规律,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 这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和有效的应用。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益;2、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3、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推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实现教育的变革。经过许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行说没有大的突破,特别是教学观念依然保守,教学环境依

3、然单一,教学手段依然很陈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而有所缺陷。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坚持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为核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为认知工具,以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并获得自主发

4、展为目标,着重研究教材、网络、教师、学生这四个要素在教学中的组合和利用。利用多媒体网络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直观的呈现形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完美的统一。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模式。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用到各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二,实验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文献理论研究

5、及对课题研究实践成果的提炼与升华,认真分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在规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创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开创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丰富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2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营造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理想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而获得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与学整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

6、以最大的容量地满足学习者学习需求,给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三、实验的意义与预期目标本课题的实验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对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和研究使课程教师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促使教师熟悉和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有效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探索、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和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

7、。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研究特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开发学校课程,并以此为切入点来开展整合实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开发适合于课堂教学的网络课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探究。四、实验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本实验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多方面的综合性,一是课程的综合性;二是内容的综合性;三是形式的综合性。由于课程整合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课题实验中应该把综合性作为实验的第一原则。2、自主性原则:实验应该以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为目标,创造有

8、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能力,注重提升好奇心,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探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阐述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从而营造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学习环境,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3、开放性原则:课题实验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变成了一个综合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要求在实验中也应该遵循开放性,综合性的原则。在有限的环境中融入大量的整合的资源,促使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4、实践性原则: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在实验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掌

9、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五、实验的措施及方法确定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信息素养,造就一支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2、探索和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3、探索和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形式4、制定形成适应信息化教学研究的管理方法和体制在实验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教育科学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六实验的经验和体会1以教师培训为基础,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研究首先带来的挑战是教师的素质和资源环境问题。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

10、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教学条件。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育部长陈至立)。为了顺应这种转变,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讲主要是掌握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

11、网页编写、课件的编制、动画制作、课程教学专门软件等。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论、思想和方法,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教学过程。纵观客观要求,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上建设信息化的课题实验环境,一方面是在学校信息化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先后在校园网络环境、学校信息化设备、软件资源上下了很大功夫。建立了校园内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购买和下载等方式获得了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数量质量支撑的素材库,基本能满足全进行教学和实验的需要。同时,我校已经建成了互动性的学校主页,我校教师能在主页上交流信息、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FTP)及进行校内

12、课内课件点播。为了抓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学校还开辟了探究性学习网页和相关的论坛,促使了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基本达到了信息化学校的要求。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一个硬性的资源环境。其次是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提供一个软环境支撑,这个环境的建设就是以教师的培训为基础来进行。其三是为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观念培训,这个是实验的基础,也是做好实验的关键。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成功与否,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最为关键。什么是整合?怎样把握整合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方法,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促使教师具有整合的

13、思想,这个思想不仅仅是贯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而且要贯穿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使老师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这些培训,教师的思想和行为有了很大变化。2、推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基于这一特点,人们提出了“任务驱动”教与学的方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

14、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学校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以典型的教学案例为辐射,推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果,这个成果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和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综观我们研究的过程和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整合的思想和方法,即: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的教学资源,优美的画面和清晰的教学流程,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外在的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和传统的教学比,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激发学生

15、的表现欲望,而学习的深入所带来的收获更能带来一种创造性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真正的学习。因此,本课题研究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2、真正地实现了学习意义的建构。在这样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面对的是开放的知识空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深入思考和学会探究,通过交流和探究,自己主动地来建构知识体系,这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最终目标。3、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通过合作、交

16、流、实践、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学习的精神。七,实验的效果与思考课题实验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课题实验促进了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步伐,课题实验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更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了教育质量。下面一组不完全统计可以说明这个实验开展的成果和效果。1、 探索建立了四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讲授式教学模式:讲授为中心,系统授课;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自学加辅导;小组协作式教学模式:互教互学,合作教育;网络探究-讨论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究讨论。英语李画老师获得湖南省网络环境教学课二等奖;2、整合实验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实验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加深了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水平;通过实验研究,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