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8445668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二阶段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第卷60分第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I卷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30道题,共计60分)1.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 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答案】B【解析】略2.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2、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僭越礼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直接判断得出,这位思想家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学派。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B项主要是强调严刑峻法,C项主要是无为而治,D项主要是兼爱非攻,与材料无关,排除不选。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学派3.据史书记载:关羽兵微将寡屡战强大的曹军而不克,于是改用水攻而淹曹七军,一战成名;盛名之下,关羽渐骄,最后败走麦城。关羽的一生,暗合了先秦时期某思想家的观点。这位思想家是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答案】

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从材料中关羽“兵微将寡”却屡克强兵,盛名之下却败走麦城来看,体现出事物矛盾双方的不断转化。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出孔子的“仁”“礼”、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排除BC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思想4.某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这样一副对联:“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千秋民作本,多俯首听听。”与此下联思想吻合的是A. 非攻,尚贤B. 存天理,灭人欲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4、民贵君轻【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下联思想是民本思想,选D也是民本思想,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也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也不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5.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 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 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 “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D. 成为中国

5、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的图画实际上是“三教合一”即儒、释(佛)、道三教合一,这一思想融合局面在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已经有较大发展,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而发展了儒学,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形成于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只有B项符合宋明理学的实际情况,即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与”与宋代理学的创立。6.西汉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6、”。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目的是劝说汉代皇帝要行仁政带有浓厚的迷信思想儒家思想维护着君主统治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说明董仲舒的思想带有天人感应的迷信色彩,目的是要皇帝行仁政,从而维护君主统治。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ABC项。点睛:董仲舒新儒学通过“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宣扬君权神授,为君主专制寻找合法性和正当性的理由,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董仲舒也以较为曲折的方式继承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如宣扬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

7、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于是从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变成都是读书出身了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以下的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 法家思想的确立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 程朱理学的盛行【答案】C【解析】【详解】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武帝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重用儒生参政,导致“士人政府”的出现,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重视儒家思想,不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黄老之

8、学被推崇是西汉初期盛行,故B项错误;程朱理学是宋代时期实行,故D项错误。8.有人将“心”与“物”比喻为“理”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家,一个在外。“心”是“理”在家里的儿子,“物”是在外的儿子,“物”虽在外,也不能说不是“理”的儿子。与这一思想一致的是A. 心外无物 B. 理是世界本原C. 无为而治 D. 仁者爱人【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心”指的是陆王心学。“物”指的是程朱理学,心学和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本原,都强调伦理道德,故项正确,本题选择B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程朱理学9.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

9、,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 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 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 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时间“宋代”,用排除法。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是汉代董仲舒,排除;B的表述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因为理学思想强调伦理道德,女性受到严重摧残。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10.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

10、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说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 “理”是世界构成的本原 B. 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衡量标准C.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D. “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从材料中“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可以看出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理”,是“理”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体现。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核心意思的要求,程朱理学是用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的学说,是为现实社会服务的,通过“三纲五常就是天理”的说教强化人们对道德伦理规范的遵守,排除ABC。

11、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程朱理学朱熹的思想主张11.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理学( )A. 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B. 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压抑了人性C. 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D. 将儒、佛、道思想揉合【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A项排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服务,B项符合题意,正确;传统儒学也注重对人性的塑造,C项排除;理学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吸纳佛教

12、、道教思想而形成的,不是三者的简单合一,D项排除。故选B。12.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心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联系所学,王阳明认为世界本源是天理,天理来自于内心,通过自我内心反省以致良知,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13.焚书何心隐论说到:“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此话主要反映了作者A. 遵循学以致用B. 倡导婚姻自主C. 挑战正统思想D. 鼓吹专制集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

13、学生对李贽的思想的理解。首先理解材料的含义,再结合李贽的思想就可以得出李贽要挑战正统思想。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名师点睛】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宋明理学的僵化腐朽,出现了以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批判思想家。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14.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抨击

14、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以黄宗羲等为代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所以统治者之所以查禁此书在于此书与清代加强专制主义的要求不符,D正确;A项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不是主要原因;B项质疑孔子的权威性是李贽的思想;C项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是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15.明清之际,外国传教士借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顺势利用当时中国哪种思潮A. 程朱理学B. 王阳明心学C. 唯物主义D. 经世致用之学【答案】D【解析】【详

15、解】联系题干中“历算、地理和火炮知识”可知是指实用之学的传入,这和明清之际社会民主启蒙思想中强调经世致用思想,反对空谈义理相顺应,故D项正确。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都不符合题意,故A和B项错误。唯物主义属于哲学研究方向,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16.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百度搜索框里,用以下几个关键词来搜索信息:“明末清初”“武装抗清”“孤秦陋宋”“唯物主义”,那么他最有可能找到的人物是A. 李贽B. 王夫之C. 顾炎武D. 黄宗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末清初”、“武装抗清”、“孤秦陋宋”、“唯物主义”等信息可知王夫之的主张,他参加过抗清斗争,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气关系问题上,坚持“理在气中”,驳斥了程朱理学以理为本的观点,B项正确。李贽的思想主要是反对理学的虚伪,反传统、反教条,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提倡经世致用,与材料不符,排除C。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