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36218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海燕》教学实录-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燕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初步了解散文诗体裁特点。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训练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富有创意的活动为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勇敢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暴风雨的乐观、战斗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2、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设想:一、加强诵读训练,可使用配乐方式;二、开展“书法比赛”、“画插图”、“猜谜语”、“当翻译”等活动;三、精心设计板书;四、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幽默机智:五、2课时完成。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玩吗?生:(齐)喜欢!师:那么大家喜欢学习吗?生:也喜欢!师:哦玩也喜欢,学也喜欢,那么如果两者之间发生冲突怎么办?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师:看来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还存在一些争议和困惑。老师倒有一个主意:如果有一种方式能把玩和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好不好?生:好极了!师:活动课就是这样一种方式。今天哪,我们适当放松一下,通过开展一系

3、列活动来完成一篇课文的学习,在学中玩,玩中学(板书),好不好?生:好!(群情激昂)师:我们今天一起在玩中学的课文是一篇外国文学作品高尔基的海燕(板书课题)点评:导入方式独具匠心:商讨的口吻,平等的姿态,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奠定了本课的基调;从学生较敏感的学与玩关系谈起,容易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愿望,创设出有利于探究的良好情境。二、检查预习,落实双基。师:昨天已布置了预习任务,首先我将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不过,今天我们将改变过去听写的陈旧方式,而来开展第一个活动“书法比赛”。不仅要求把字写准确,而且还要写美观。下面请三位同学上台比赛,愿意上台的请举手!(生纷纷举手,教师点3人上台听写,听写后,根据

4、大家的意见进行打分评比。)点评:用“书法比赛”这种富于挑战性、竞争性的方式来代替听写,符合新课标 “识字与写字”目标要求,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更高标准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出示范作,上有毛笔所书本课生字词,并已注音,教师和学生一起边齐读边以手空临。)师:下面请大家交流课外所搜集的有关资料,内容应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体裁特点等(生纷纷举手)生1:作者高尔基,原名阿里克谢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出示图片及三部曲著作)师:哦,材料很翔实,还有实物呢。请大家把有关要点记到书上,课后有时间可以看看高尔基的作品。生2:本文写于1901年,当时正是1905年革命前最黑暗的年

5、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反动统治的根基。师:请大家在书上注下关于时代背景介绍的字上打上横线。点评: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批注的功夫是语文传统教学精华之一,应予以继承。同时,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阅读文学名著,开发了更广阔的语文课程资源。生3:本文的体裁是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散文与诗的特点,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文学体裁。师:那么,散文诗究竟是“散文”还是“诗”呢?生:是“诗”!不然,怎么叫“散文诗”,而不叫“诗散文”呢!(生笑)师:说得好!下一个介绍课题。生4:(出示图片)“海燕”是一种海鸟。常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在海上飞翔,在俄文中有“暴风雨的报信者”的意思。师:也就是说,海燕

6、本身只是一种海鸟而已,而没有什么特殊意义,那么在高尔基笔下将赋予它什么特殊意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探究的问题。点评: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查找课文有关资料的工作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提高了学生能力。三、训练朗读,指导方法。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作为诗,尤其要重视朗读,只有朗读才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它的意蕴。我们要开展的第二个活动便是朗诵训练。老师先来作示范,请大家边听边发挥想象,看看诗中描绘了几个场景,哪些形象?(师充满激情的背诵全文,生热烈鼓掌)师:老师背得怎么样?生1:老师背得声情并茂,好极了!生2:老师背出了气势,我好象听见了暴

7、风雨的声音,海燕的叫声师:谢谢大家的赞扬。还是请大家多提出批评意见。生:老师的普通话还不够标准,比如把苍(cng)读成了chung师:谢谢你的指正,我应该拜你为“一字之师”!(生笑)点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真是一个创举!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关系以及课堂师生互动的精神师:那么大家想不想像老师刚才那样享受一下朗读的乐趣?生(齐):想!师:好,就请大家全体起立,象海燕一样,勇敢地、充满激情地把课文朗诵一遍!(生齐起立,齐声朗诵,甚有气势)点评:起立齐读,甚有气势,符合本文朗读要求,也是提高朗读效果的创造性方式师:真是雷霆万钧,美哉!壮哉!(生笑)但是老师还想再听听哪个同学单独“吹竽”,请大

8、家选读自己最喜爱的片断,哪位同学愿意试试呢?(生争举手,教师逐一点名)生1:“海鸭也呻吟着,他们这些海鸭呀”(掌声)师:绘声绘色!把海鸭那种害怕暴风雨的情态都读出来了。生2:“狂风吼叫雷声轰响”(掌声)师:我好像也听到风吼雷鸣,海浪呼啸声!生3:“这是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上,在闪电之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师:(插话)大家一起来!师生:(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点评:教师在朗读中用不同的方式实施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了朗读效果四、开展活动,整体感知师:刚才大家朗读要领掌握得较好,但在朗读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书中这幅插图好像只是本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一,还不能描绘出全

9、景,请大家就此共同探究一下,看看到底画几幅插图最合适?生(齐):三幅!师:对,那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开展第三个活动“画插图”,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如何举一反三,变一为三,三幅图上该画些什么?可以用文中哪些段落中作为依据?(生开始研读教材,分组讨论)师:为了大家画得更快更好,老师来作示范,画上一些简笔画,大家就仿照黑板上老师画的来画。(师示范画“大海”、“乌云”、“海燕”、“海鸥”等形象)画好后请大家上台进行解说。(生分组热烈讨论,动笔画画,然后争着上台演板并作解说,师相机点拨。)师:大家画得很不错,解说得也较清楚。不过,我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课前介绍资料时不是说高尔基是社会活动家、革

10、命家吗?他怎么在文中尽描绘些“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呀?点评: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循循善诱,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看似无心,但实际上别具匠心,使课堂教学流程中探究活动灵活而有序地进行了。生:那不是“动物世界”,而是社会上的事情。师:哦,是“社会风云”,对不对?生:对。应该是“20世纪初俄国社会风云图”。师:你概括得既准确又新颖,那么那画里面的“大海、乌云、海燕”等形象是代表社会上哪一类人呢?大家不妨把它当谜语来猜猜。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第四个活动“猜谜语”。(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室里热闹非凡,很快便纷纷举手)点评:活动往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一经设置,即能充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师

11、:哦,真快,请大家说说这些景物到底暗指社会上什么势力或力量?生:海燕是革命者。师:何以见得?生:你看他一直在奔走呼号:“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呼唤革命尽快到来。师:对,那他应该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是胜利的预言家了。(在黑板上“海燕”简笔画下板书)海鸥呢?他也在飞呀,叫呀!他也是革命者吗?生:它虽然在飞,但只是在“飞舞”,而且“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可见不是真革命行为。师:对。那它们就是“假革命分子”啰,这种鸟,不,这种人在革命到来时估计有什么表现?生:可能开始也很积极,投机钻营,但一到紧要关头便会暴露出本来面目,当逃兵,当叛徒(生笑)师:说得好。大家一定看过不少这方面

12、的影视,完全能作些联想。那么海鸭和企鹅呢?生:他们根本不喜欢革命,甚至害怕革命,躲避革命风暴。师:为什么?生:大概过惯了那种安乐的生活,害怕革命到来使它失去安乐窝。师:课文中哪些词语体现这一点呢?生:“胆怯”“躲藏”“呻吟”。师:说得好,大家能不能象刚才那样联想一下一些影视作品,看看他们象社会上什么人的形象。生:身体肥胖,穿着黑皮大衣,戴着眼镜,正象地主老财形象(生齐笑)。师:那么乌云呢?狂风呢?闪电、雷声呢?生:乌云肯定是沙皇反动势力。至于闪电、雷声、狂风大概是他们的帮凶。师:应该是镇压手段,大家看闪电象什么?生:象剑是镇压人民的反革命之剑。师:对。文后也有这样的句子:“大海抓住闪电的剑光,

13、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看来这些镇压手段在人民面前最终也不灵了。哦,“大海”指什么也该明白了吧!生(齐):人民群众力量!师:很正确。那么“波浪”自然是指革命达到高潮时的人民群众的力量了大家刚才把这些谜语全猜对了。实际上这里面正是运用了一种文学表现手法,那就是生(齐):象征!师:对。大家再合作探究一下,从刚才的猜谜语活动中大家能发现“象征”是什么回事,又具有什么特点吗?(生热烈讨论后,教师请小组的代表回答并明确。)点评: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用直接、机械的讲解,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中水到渠成的理解。过程大于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师:象征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往往着眼全篇用具体事物表

14、现抽象的意义,与比喻是有区别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五个活动:当翻译!生(惊异):“当翻译”?师:对,当翻译。不过既不是把中文译成俄文,也不是把俄文译成中文,而是把本文的文学语言译成直白的语言。这样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和象征手法。生:(恍然大悟)是这样啊真新鲜!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有些难?生:有点。师:那好,还是老师先作示范,开个头:“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要译成:“在大革命风暴来临之前,人民群众还没有觉醒,反动势力喧嚣一时。革命先驱在顽强自信的奔走呼号,宣传革命”好,大家接上来!生1:我翻译这一句:“海鸭也在呻吟着,他们这些海鸭呀

15、。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他们吓坏了”。意思是:“一些假革命者在唉声叹气,他们这些人,享受不了革命斗争生活的欢乐,敌人的淫威早把他们吓坏了。”(掌声)生2:“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应译成:“沙皇反动统治越来越黑暗,对人民群众的镇压越来越残酷,但人民群众没有被吓倒,而是积极、乐观、勇敢地同反动派展开斗争”(掌声)师:你的悟性真高!这样高难度的句子也能译出来!那么“下面雷声轰响摔成尘雾和碎末”又如何翻译呢?生3:这反映了斗争的艰巨性和残酷性人民群众暂时被敌人镇压了,革命暂时陷入低潮。师:那么海燕革命先驱者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害怕了、退缩了呢?生:不,他一样勇敢、乐观、顽强。你看,“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是的,遮不住的”。这说明,反动派只能喧嚣一时,而不能阻挡美好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是无法战胜的,对此革命先驱者充满自信。师:你能否在课文里找几句话“翻译”一下作为证明吗?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