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84289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机械原理--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一、设计题目设计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平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复印原理,即将铅版上凸出的痕迹借助于油墨压印到纸张上。平台印刷机一般由输纸、着墨(即将油墨均匀涂抹在嵌于版台上的铅版上) 、压印、收纸等四部分组成。图 3-7 图 3-8如图 3-7 所示,平台印刷机的压印动作是在卷有纸张的滚筒与嵌有铅板的版台之间进行的。整部机器中各机构的运动均由同一电动机驱动。运动由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 后分i成两路。一路经传动机构带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另一路经传动机构带动滚筒作回转运动。当板台与滚筒接触时,在纸张上压印出字迹或图形。版台工作行程中有三个区段(如图 3-9 所示)。在第一区段

2、时,送纸、着墨机构(未画出)相继完成输纸、着墨作业;在第二区段,滚筒和版台完成压印动作;在第三区段中,收纸机构进行收纸作业。本题目所要设计的主传动机构就是指版台的传动机构及滚筒的传动机构。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要求构思合适的机构方案实现平台印刷机的主运动:版台作往复直移运动;滚筒作连续或间歇转动;2、为了保证印刷质量,要求在压印过程中,滚筒与版台之间无相对滑动,即在压印区段,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3、为保证整个印刷幅面上的印痕浓淡一致,要求版台在压印区内的速度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小);4、不同类型的平台印刷机所要求实现的生产率(即每小时印刷张数) 、板台往复运动

3、的行程长度及其它设计参数如下表所示:参数类型生产率(张/小时)版台行程长度(mm)压印区段长度(mm)滚筒直径(mm)电机功率(kW)电机转速(rpm)低速型 1920-2000 730 440 232 1.5 940高速型 4000-4500 795 415 360 3.0 14505、要求机构传动性能良好,结构紧凑,制造方便。三、设计方案及讨论根据前述设计要求,版台应作往复移动,行程较大,且尽可能使工作行程中有一段匀速运动( 压印区段),并有急回特性;滚筒作间歇(滚停式) 或连续( 有匀速段)转动。这些运动要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但一定要保证版台和滚筒在压印段内保持纯滚动关系,即滚筒表面点

4、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相等,这可在运动链中加入运动补偿机构,使两者运动达到良好的配合。由此出发构思方案。1、版台传动机构方案1.1 六杆机构。图 3-9 所示六杆机构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制造比较容易;作住复移动的构件 5(即版台)的速度是变化的,有急回特性。有扩大行程的作用;但由于构件数较多,故机构刚性差,不宜用于高速;此外,此机构的分析计算比较复杂。图 3-9 图 3-101.2 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组合。图 3-10 所示机构由偏置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串联组合而成。其中下齿条为固定齿条,上齿条与版台固连在一起。此组合机构最重要的特点是版台行程比铰链中心点 的行程大一些。此外,由于

5、齿轮中心 (相当CC于滑块的铰链中心)的轨迹对于点 偏置。所以上齿条的往复运动有急回运动。A1.3 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与齿轮齿条机构的串联组合 图 3-11 所示组合机构的下齿条也是可移动的齿条。故可由下齿条输入另一运动,以得到所需的合成运动;当不考虑下齿条的移动时,上齿条( 即版台) 运动的行程也是转动副中心点 的行程的 2 倍。这里用两个连杆机构串联主要是考虑到用曲柄滑块机构满足版台的行程要求,而用双曲柄机构满足版台在压印区中近似匀速的要求和回程时的急回特性要求。图 3-11 图 3-121.4 齿轮可作轴向移动的齿轮齿条机构。图 3-12 所示齿轮齿条机构的上、下齿条均为可移动的齿

6、条且都与版台固接在一起。当采用凸轮机构( 图中未示出) 拨动齿轮沿其轴向滑动时,可使齿轮时而和上齿条啮合时而和下齿条啮合,从而实现版台的往复移动。若齿轮作匀速转动,则版台作匀速往复移动。这将有利于提高印刷质量,使整个印刷幅面的印痕浓淡一致。但由于齿轮的拨动机构较复杂,故只在印刷幅面较大(如 ) ,对印2m痕浓淡均匀性要求较高时采用。2、滚筒传动机构方案 图 3-13 图 3-142.1 齿轮齿条机构(转停式滚筒的传动机构 )。图 3-13 所示的滚筒是由版台上的齿条带动滚筒上的齿轮转动的,因而可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和版台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等的要求此种机构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保证速度同步的要

7、求。但当版台空回时,滚筒应停止转动,因而应设置滚筒与版台运动的脱离装置(如滚筒与齿轮间装单向离合器等单向运动装置) 及滚筒的定位装置(如图 3-14)。由于滚筒时转时停,惯性力矩校大,不宜用于高速。2.2 齿轮机构。图 3-15 所示的滚筒是由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及齿轮减速后,由齿轮机构直接带动的。因而其运动速度是常量。当与其配合的版台由非匀速机构(如前述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1、2、3 带动时,很难满足速度同步的要求,因而此种机构方案一般只和版台传动机构方案 4(图 3-12)配合使用。图 3-15 图 3-162.3 双曲柄机构。图 3-16 所示为双曲柄机构与齿轮机构串联组成的滚筒传动机构。此传

8、动机构为非匀速运动机构,但当设计合适时,可使滚筒在压印区段的转速变化平缓,这样既可保证印刷质量,又可减小滚筒直径。因为这种机构的滚筒作连续转动,所以其动态性能比转停式性能简好。值得指出的是:(1)印刷机主传动机构方案、中应加设滚筒与版台的运动脱离机构及滚筒定位机构;(2)在按主传动机构方案 IV 设计时,为了保证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往复运动速度在压印区段完全一致,一般应加设运动补偿机构。如图 3-17 所示凸轮补偿机构。其它设计方案可由学生自行构思。图 3-17四、设计步骤1、设计和选择方案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方案的设计与选择,可根据原始数据和没计要求,并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特点进行。此外,还应

9、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1 要求的生产率;1.2 刷纸张幅面大小(幅面大,版台运动的匀速要求较高 );1.3 机构的结构实现的可能性;1.4 传力特性。2、确定设计路线以平台印刷机主传动机构设计方案为例,来说明设计路线。首先根据生产率及压印区的速度变化较小的要求,设计滚筒的双曲柄机构;然后,根据版台的往复运动行程并考虑有急回特性的要求,设计实现版台运动的曲柄滑块机构;再根据滚筒表面点的线速度与版台运动速度在压印区尽可能接近的原则,设计串联在曲柄滑决机构前的双曲柄机构;最后,对已设计出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根据压印区接近匀速的要求,确定该区间位置,再求出在该区间内运动时滚筒表面上的点转过的弧长

10、及版台上与之相接触的一点的位移之间的差值,从而可得出凸轮机构从动件(图 3-17 的下齿条)的位移曲线,并据此设计出该凸轮轮廓曲线。由于此方案比较复杂,建议只要学生设计版台的传动机构(即包括版台传动机构中的双曲柄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用于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3、设计曲柄滑块机构根据版台往复运动的行程,求得滑块铰接点的行程;选定连杆长 与曲柄长 之比LR(一般可在 2.8-4 之间选取)、偏距 与曲柄长度 之比 (般在RL/eRe/0304 之间);据此,可求出 、 、 。RL4、设计版台的双曲柄机构根据已知的滚筒速度曲线(由教师给出,或给出滚筒双曲柄机构尺寸由学生作运动分析得到) 。初定压印区段

11、后,即可着手设计版台的双曲柄机构。4.1 首先根据压印区段的滚筒表面点线速度与版台移动速度相等的要求或纯滚动的要求,确定版台的双曲柄机构中两连架杆若干对应位置关系(用插值法或图解法以取 3-4 对位置;用优化方法则以取六至十个对应位置为宜);4.2 用图解法、插值法或函数平方逼近法或其它优化方法设计出该机构。5、用于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设计5.1 在假设版台传动机构系统未安装运动补偿的凸轮机构,且下齿条固定不动的情况下,对主传动系统进行运动分析。求出版台及滚筒表面点的位移曲线及速度曲线;5.2 根据上述曲线,调整压印区。压印区的始点一般应为同速点(即版台运动速度与滚筒表面点的速度相同的位置) ;

12、压印区段的速度变化相对较小且两条速度曲线相当接近;5.3 将压印区分成几段,得到 个分点,并依次求出滚筒表面点转过的弧长与版台1n位移之间的各个差值 ,画出以曲柄( 或凸轮 )转角为横坐标的曲线,即为)(is),2凸轮机构从动件在压印区的位移曲线;5.4 确定凸轮机构从动件位移曲线中的过渡曲线段,并用图解法求出凸轮的理论轮廓;5.5 检验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确定滚子半径,求出凸轮实际廓线。6、整理设计说明书五、建议完成工作量建议对版台主传动机构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为此,要求学生在熟悉各子程序功能、标识符的意义及调用方法的情况下,编制并调试主程序,然后用自己调试好的程序系统算出结果;凸轮轮廓可用图解法,亦可用解析法求出。学生应完成:1、3 种主传动机构的运动方案选择,运动循环图。2、绘制 3 种主传动机构的运动简图,其中 1 种方案的运动线图;3、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完成主程序的编写,其中包括主程序流程图;绘制执行机构的运动线图;4、设计说明书 1 份。1、 ,2、绘于 1 张 1 号图纸上。完成上述任务需 1.5 周,其中上机机时约为 810 小时。若课程设计时间为 2 周,可以考虑再作凸轮位移曲线及凸轮廓线图,3 号图纸 1 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