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83389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要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气态均相混合物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于原料气的净化,有用组分的回收等。气液两相的分离是通过它们密切的接触进行的,在正常操作下,气相为连续相而液相为分散相,气相组成呈连续变化,气相中的成分逐渐被分离出来。填料塔是气液呈连续性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属微分接触逆流操作过程。塔的底部有支撑板用来支撑填料,并允许气液通过。支撑板上的填料有整砌和乱堆两种方式。填料层的上方有液体分布装置,从而使液体均匀喷洒于填料层上。填料层的空隙率超过90%,一般液泛点较高,单位塔截面积上填料塔的生产能力较高,研究表明,在压力小于0.3MPa 时,填料塔

2、的分离效率明显优于板式塔。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用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进行解吸处理得到二氧化硫。要求设计包括塔径、填料塔高度、塔管的尺寸等,需要通过物料衡算得到所需要的基础数据,然后进行所需尺寸的计算得到各种设计参数,为图的绘制打基础,提供数据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1 吸收技术概况当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分溶解与液体中,而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留在气体中,使气体得以分离。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

3、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或设备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1。1.2 吸收设备发展在吸收过程中,质量交换是在两相接触面上进行的。因此,吸收设备应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按吸收表面的形成方式,吸收设备可分为下列几类:(1)表

4、面吸收器吸收器中两相间的接触面是静止液面(表面吸收器本身的液面)或流动的液膜表面(膜式吸收器) 。这类设备中的接触表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吸收器构件的几何表面。这类设备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a 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在这类吸收器中,气体在静止不动或缓慢流动的液面上通过,液面即为传质表面,由于传质表面不大,所以此种表面吸收器只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场合。通常将若干个气液逆流运动的吸收器串联起来使用。为了能使液体自流,可将吸收器排列成阶梯式,即沿流体的流向,后一个吸收器低于前一个吸收器。 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的效率极低,现在应用已很有限。只有从体积量不大的气体中吸收易溶组分,并同时需要散除热量

5、的情况下才采用它们。这类吸收器有时还用于吸收高浓度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b 液膜吸收器:在液膜吸收器中,气液两相在流动的液膜表面上接触。液膜是沿着圆管或平板的纵向表面流动的。已知有三种类型的液膜吸收器:列管式吸收器:液膜沿垂直圆管的内壁流动;板状填料吸收器:填料是一些平行的薄板,液膜沿垂直薄板的两测流动;升膜式吸收器:液膜向上(反向)流动。目前,液膜吸收器应用比较少,其中最常见的是列管式吸收器,常用于从高浓度气体混合 物同时取出热量的易溶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硫)的吸收。填料吸收器 填料吸收器是装有各种不同形状填料的塔。喷淋液体沿填料表面流下,气液两相主要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接触。设备单位体积内

6、的填料表面积可以相当大,因此,能在较小的体积内得到很大的传质表面。但在很多情况下,填料的活性接触表面小于其几何表面。c 填料吸收器:填料吸收器一般作成塔状,塔内装有支撑板,板上堆放填料层。喷淋的液体通过分布器洒向填料。在吸收器内,填料在整个塔内堆成一个整体。有时也将填料装成几层,每层的下边都设有单独的支撑板。当填料分层堆放时,层与层之间常装有液体再分布装置。在填料吸收器中,气体和液体的运动经常是逆流的。而很少采用并流操作。但近年来对在高气速条件下操作的并流填料吸收器给予另外很大的关注。在这样高的气速下,不但可以强化过程和缩小设备尺寸,而且并流的阻力降也要比逆流时显着降低。这样高的气速在逆流时因

7、为会造成液泛,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两相的运动方向对推动力没有明显的影响,就可以采用这种并流吸收器。填料吸收器的不足之处是难于除去吸收过程中的热量。通常使用外接冷却器的办法循环排走热量。曾有人提出在填料层中间安装冷却组件从内部除热的设想,但这种结构的吸收器没有得到推广。d 机械液膜吸收器:机械液膜吸收器可分为两类。在第一类设备中,机械作用用来生成和保持液膜。属于这一类的有圆盘式液膜吸收器。当圆盘转到液面上方时,便被生成的液膜所覆盖,吸收过程就在这一层液膜表面上进行。圆盘的圆周速度为0.20.3 米/秒。这种吸收器的传质系数与填料吸收器相近。第一类设备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点,并由于有转动部件的存在而使

8、结构复杂化,同时还增加了能量消耗。因此这类设备没有得到推广。第二类设备的实用意义较大。在这类设备中,转子的转动用来使两相混合,促使传质过程得到强化。这种设备称之为“转子液膜塔” ,常用于热稳定性较差物质的精馏。显然,这种设备也可用于吸收操作。(2)鼓泡吸收器在这种吸收器中,接触表面是随气流而扩展。在液体中呈小气泡和喷射状态分布。这样的气体运动(鼓泡)是以其通过充满液体的设备(连续的鼓泡)或通过具有不同形式塔板的塔来实现。在充填填料的吸收器中,也可看到气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特征。这一类吸收器也包括以机械搅拌混合液体的鼓泡吸收器。鼓泡吸收器中,接触表面是由流体动力状态(气体和液体的流量)所决定的。(

9、3)喷洒吸收器喷洒吸收器中的接触表面是在气相介质中喷洒细小液滴的方法而形成的。接触表面取决于流体动力学状态(液体流量) 。这一类的吸收器有:吸收器中液体的喷洒是用喷雾器(喷洒或空心的吸收器) ;用高速气体运动流的高速并流喷洒吸收器;或用旋转机械装置的机械喷洒吸收器。在这些不同形式的设备中,现在最通用的是填料及鼓泡塔板吸收器。1.3 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粗产品等几乎都是混合物,而且大部分是均相混合物,为进一步加工和使用,常需将这些混合物分离为较纯净或几乎纯态的物质。对于均相物系,要想进行组分间的分离,必须要造成一两个物系,利用原物系中各组分间某种物性的差异,而使

10、其中某个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以达到分离的目的。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称为物质传递过程。吸收单元操作是化学工业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气体的吸收在化工生产中主要用来达到以下几种目的 :(1)有用组分的回收。例如用硫酸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二氧化硫,用气油处理焦炉气以回收其中的芳烃,用液态烃处理裂解气以回收其中的乙烯、丙烯等。(2)原料气的净化。例如用水和碱液脱除合成二氧化硫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丙酮脱除裂解气中的乙炔等。(3)某些产品的制取。例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以制造硝酸,用水吸收氯化氢以制备盐酸,用水吸收甲醛以制备福尔马林溶液等。(4)废气的治理。例如:电厂的锅炉尾气含二氧化硫。硝酸

11、生产尾气含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均须用吸收方法除去。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与主要符号说明基础物性数据和物料衡算结果汇总:表一项目 符号 数值与计量单位吸收剂(水)的密度 L 998.2(kg/m3)溶剂的粘度 L 0.001004(Pa.S)=3.6kg/(m.h)溶剂表面张力 L 72.67(dyn/cm)=941803(kg/h2)二氧化硫在水中扩散系数 DL 1.4710-5( 2/s)=5.2910-6(m2/h)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MG 30.75 g mol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G 1.278 kg m3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扩散系数 DG 0.10810-4(m2/s)=0.039(m2

12、/h)亨利系数 E 3.55103 KPa;气液相平衡常数 m 35.04溶解度系数 H 0.0156 kmol /(m.KPa);二氧化硫进塔摩尔比 Y1 0.0526二氧化硫出塔摩尔比 Y2 0.00263惰性气体摩尔流量 G 98.79 kmol/h吸收剂摩尔流量 L 4932.58 kmol/h液相进口摩尔比 X2 0液相出口摩尔比 X1 0.001填料塔工艺尺寸计算结果表:表-2项目 符号 数值与计量单位气相质量流量 WG 3195kg/h液相质量流量 WL 88885.09kg/h塔径 D 1200mm空塔气速 u 0.614m s泛点率 u/uF 64.92%喷淋密度 U 78.

13、77 m3/(m2.h)解吸因数 S 0.7018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OG 6.361液体质量通量 UL 78631.54kg /( m2 h)气体质量通量 UG 2826.43kg/(m2h)气膜吸收系数 kG 0.0317kmol/(m.h.kpa)液膜吸收系数 kL 1.171 (m/h)气相总吸收系数(校正后) aK 6.419kmol/(m3.h.kpa)液相总吸收系数(校正后) L 114.34(l/h)气相总传质系数 KGa 1.396 kmol/(m3.h.kpa)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HOG 0.618m填料层高度 Z 5.5m填料塔上部空间高度 h1 1.3m填料塔下部空间高度

14、 h2 2.5m塔附属高度 h3 3.8m塔高 HA 9.3m布液孔数 n 132 点孔径 0d0.015m开孔上方高度 0.16m液位保持管高度 h 0.1833m附属设备计算结果汇总:表项目 选型 数值与计量单位液体进出口接管 热轧无缝钢管194mm10mm液体实际流速u液 = 1.041 m/ s气体进出口接管 热轧无缝钢管273mm 9.5mm气体实际流速u气= 13.71 m/s吸收剂输送管路 热轧无缝钢管159mm 7mm吸收剂实际流速u = 1.50(m/ s)离心泵的选型 IS125-100-200 单级单吸离心泵扬程 H=12.001m所用 38 N D 聚丙烯塑料阶梯环填料

15、主要性能参数汇总:项目 符号 数值与计量单位公称直径 DN 38mm塔径与填料公称直径比值 D/d 8填料因子平均值 F 170m -1临界表面张力值 sC33 dyn / cm形状修正系数 j 1.45填料分段高度推荐值 h/D=815压降填料因子平均值 116m-11、英文字母 表-6a 填料层的润滑比表面积mm; S脱吸因数;无因次;a 填料层的有效传质比表面积(mm) D 扩散系数, ms; 塔径,m;U 液体质量通量kg /(m2 h) U 气体质量通量kg /(m 2 h)E 亨利系数,KPa; g 重力加速度,kg/(mh);、H 溶解度系数,kmol /(mKPa); H 气相传质单元高度 ,m;H L液相传质单元高度, m; H OG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m;H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L喷 液体喷淋密度;m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NG气相传质单元数,无因次;NL 液相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NOG 气相总传质系数,无因次NOL 液相总传质系数,无因次; P 总压,KPa ;T 温度,0 C; R 气体通用常数, kJ/(kmol.K)d 填料直径,mm; u 空塔速度,m/s ;F u 液泛速度,m/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