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263181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1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郭秀印 10建筑学1班 6摘要五台山寺院佛教气氛之所以这样浓厚,就在于一座座佛教建筑依借一个个造境元素,同自然、现实之景观紧密的结合,以及在此基础上调动人的主观情感、内省体验或直觉“顿悟”,因而又融入浪漫主义格调。关键词五台山 寺院 建筑造境 浪漫主义“淡烟飘渺隔仙台,混沌钟灵始凿开。 霜叶半林红露寺,石碑一片绿封苔。”这是一首咏五台山镇国寺的诗,从诗学讲,咏寺而不直言寺,以其外景环境烘托之则含蓄。从寺院造境看,寺藏于山中,霜林围而露之,外借淡烟之隔,内靠钟声隐没,则空灵。从心里上逐次诱发宗教之情,于不觉中“顿悟”佛境之深。这种寺院环境,天然人工各半,是对天然

2、环境的充分认识和精巧创造。以下从三个方面论述五台山寺院建筑造境的浪漫主义特征。一、“淡烟飘渺隔仙台” 利用云雾的“隔”、“断”、“虚”、“出”这也是五台山诸峰最典型的自然特色。五台山缺乏惊险峻拔,系俯联成片的一个个山包。特征按说在这样的圆缓山头,很难造就出其他名山的那种曲离幽邃境界。但五台山的天然气候清爽,时有飘渺云气弥漫空中。云烟雾霭将平圆的山影横向冲开,剪断山寺,令其如悬空中。山头云气或浓或薄,时明时暗,含含蓄蓄。整个山包就这样锁在云雾中,山色浓绿淡青地变化着,山顶忽隐忽出,即所谓“半陵虚”“云断峰”“出青螺”,而建筑设计者充分利用这种自然美,仅于山顶建一小寺,晴天时居于高岑,云气重时则奥

3、妙无穷。这一“隔”,一“虚”,一“断”,一“出”,造成视觉上神奇变幻,山欲飞去,佛在召唤,这就在心理上诱发了“佛教之情”。明代赵梦麟游五台绝顶诗就“顿悟”: “安得凌虚生羽翼, 凭高咫尺到蓬莱”.正反映了这种意境或宗教功能。 “佛教功能”要求寺庙体现其“避世”、“脱凡”精神,营造者也在可以追求。但这从反面刺激提高了人们认识、利用自然美得能力,他们能巧妙借用雨雪阴晴变化来造就建筑环境。五台山中属于此类造境手法者,有五个台顶(尤以东台望海寺、北台灵应寺为佳)、台怀附近的黛螺顶等。至于菩萨顶,营造者把它送上台怀最高岑,且背依北台。晴空下,菩萨顶威然超俗,北台飞雪时,天空灰蒙一片,从台怀镇远观,菩萨顶

4、好似“空中楼阁”。天山一色,掩去了其四周山绿,唯见金黄庙宇漂浮,似有僧客往来上下,强化了其宗教气氛,真有“僧栖云外楼”之感。二、“霜叶半林红露寺” “藏”、“露”之辩证艺术依然是南台这首诗,诗中描写的诗:淡烟飘渺,隔断虚出,循着绰约可闻的钟声寻找庙宇,却阻于一林霜叶。疑惑探奇之中,猛然在林木丛隙发现隐于翠微的佛寺也许树干间露出红墙丹楹,可能枝叶上托起翼角,抑或是丛绿半掩朱门佛蟠此刻心灵之探奇,顿作无尽之虔诚(见图1,图2) 这里,有视觉对比,有色彩对比,有点面对比,它体现了寺院与山林的密切关系,是有藏有露,藏然后露的辩证艺术法。从建筑环境看,这是营造者利用自然特点所创造的“意境“,它调动人的直

5、觉和内省体验,追求一刹那间的“顿悟”。 五台诸寺,以镇海寺为此手法之最优代表,它地处丫型地面南端,三面环山,坐西向东,东临大路。香客自路北南行,转过西侧石壁,便见山势奇秀,林木遮天,远近松柏无数,山前山后,林涛阵阵,肉眼难寻佛容。在心理上先给人一个“压抑性”,令“自渐凡胎”。惶恐中香客会沿北山脚伸出的一条曲径挪步而上,绕了两三个弯子,才见佛寺真容,红墙绀殿,在林色一片掩映下,好不诱人。此刻人的心理为之一惊,兴叹不已,先自领悟了佛境之深,卑卑微微,恭恭敬敬地来到沙门前。在此俯视来路,没于纵横交错之林,逼得人只顾向上看,松枝衬青天,有超凡脱俗之境。看山门内,拱洞森然,不知院落几许,但觉寺后山威。这

6、一步步使人滤洗心尘的安排,皆为最终令人俯首诚拜。前面讲过,营造者利用雨雪阴晴变化来造境,在镇海寺,之所以敢用“霜叶半林红露寺”手法,也还在于考虑了季节变化,即此处松林柏叶,皆常绿植物,春夏秋冬,蔚蔚青青,保证了这种环境气氛之久。大凡名山古刹,在建筑造境上皆讲究“藏”的意趣。藏,使佛寺远避“尘俗,显出佛境高深。而有藏必露,这是一对矛盾统一的概念或手法。“霜叶半林红露寺”诗帮助我们认识了镇海寺这种半露半藏手法,五台山内尚有另两种藏露之法:(1) 先抑后扬,先藏后露;以佛光寺为例,在山门前靠松柏照壁、门券作了两次狭窄藏;山门中半露半藏,到中庭则大露,收到心理上强烈对比效果。但营造者并未止步于此,大露

7、之后,依据山势布置三层迭上台基,其拱券门洞、袅袅佛香都有所掩,有所“虚”,人站在云殿之前和远在中庭观望一样,都只会感到自身之渺小而“佛力无边”。(2) 欲藏先露,藏而有引;以明月池为例,南北大路上,两侧山色清冷,山脚飞泉作鸣。如果粗心,会以为秃山无物。然细观其上,一个小塔秀立山脊,塔下尚有石路依稀可寻,几位香客人影的透视变小,都烘托出山高路远长,尽处有佛香。上得山来,旖旎几道弯,观海寺方才显露出来。小塔即是寺之前引。欲将寺院深藏山内,先于山端布置一个特征物,作为“前引”,如一条曲蹬云梯,或一塔相呼 三、“取高”“求静”的寺院内部空间建筑“造境”诸元素前面讲的大笔触风格,“隔”“虚”“藏”“露”

8、多是着力于寺院外部环境,而寺院内部,也要体现清净无为,去欲之精神,其佛教功能是“造静”。其手段一是取高,一是求静。 取高是受自然景观的影响,寺基越高,越能像山头那样耸入云空,越能获得悠悠然“佳致”,脱开脚下纷繁世俗,从而洗涤心灰,如以一百零八大台阶徒然而起的菩萨顶,俯视台怀群寺,平视-青山一色,仰视-清天无尘。求静是利用各种因素,来“静”化寺院内部空间。主要有以下三种:(1)“万壑松涛觉海音” “松声在殿庭”-植物美的利用 植物配置历来是一门艺术。台山寺院、植物美被精巧利用。这里长松落落,挺立孤高,林涛怒吼,有如海音。寺院营造者认识并欣赏这一自然美,充分借用其优美造型、色彩来宜染建筑环境。譬如

9、镇海寺“霜林”半露、松涛阵阵,视觉上遮掩,听觉上悠悠。佛光寺山门前古柏、云殿前双松,对意境刻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又如菩萨顶大雄宝殿院内,方方台基上很“庄重”地生有古松两株(见图3)枝蟠然,阴翳天日,盖得本不大的院子阴沉沉,冷清清;风起时树枝低摇,直压人身,正所谓:“云气穿窗牖,松声在殿庭。”在这种环境下,难怪香客会有“天心高莫测。佛力广无垠”之感。(2)”钟鸣知寺近,只隔数重松。” 钟,是佛寺召集僧人的工具。在香客心目中,有钟必有寺。 钟,与松木、碑石、佛香不同之处,优在听觉。钟声牵引香客“向心”,敲破佛寺寂静,而正在这破了寂静的同时,寺院益显其静,明代山中杂吟: “天畔数声钟,听之清思发。

10、 细路何盘折,重轻碧藓封。 钟鸣知寺近,只隔数重松。 树起不见山,云生不见树。”按诗境中意境,寂静山林,几声樊钟飘过,引人清思,却又让细路盘折、树起重重阻挡视线,只凭听觉去“摸索”。无疑增加了环境之幽秘。虔诚之徒闻钟声而知寺近,钟声便似佛在召唤,由于松高林重,只能循着泥苔小径向“耳边”的佛国净土走去。钟声出色的烘托了山寺气氛,完成了山寺藏与露的功能,使山寺幽上加幽,静中又静。(3)“曲泉旁引一泓幽”-泉水之造静 泉水是听、视觉兼具的造静元素。山泉清澈,与佛土洁净无尘相符,能直接激发人的宗教之情,自觉洗涤心中尘虑。寺院营造者开泉理水,引泓通幽,用心改创山寺环境。“削壁副联千岭秀,曲泉旁引一泓幽。

11、”这水曲而幽,多少也补济了丛林的幽邃。 把这一泓之幽引入寺内,效果更佳。镇海寺上有松涛阵阵,下有泉水低流淙淙,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南山寺山脚,一片杨林遮天;一条溪水蜿蜒流长,穿绕林径,随地势高下而分支,局部乃成小瀑布。人在大路上看到的高居山头的寺院,进了林径竟一点“不经眸”,也只能沿着叮咚溪水走出老远,才看见山上双阙及其下“礼拜之路”。寺院造境手法并非孤立存在、单独运用的。对于一个寺院,“藏”“隔”于外,“静”于内,其佛教气氛是多种造境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五台山这种浪漫主义艺术思想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美学特别是宗教美学的内涵。参考文献:中国建筑史 中华古建筑 梁思成 林徽因讲建筑图1图2图3差距大,市场体系不完善,缺乏集聚效应等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到该地周围已形成成熟建材商圈的商业价值,因地制宜的进行家居建材广场的建设。通过合理布局、优化环境、提升服务,该项目必将切实发挥商业区在引导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促进该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