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22101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品第二学期每周一练答案-北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每周一练参考答案 (一)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A 5.D 6.B 7.C 8.D 9.C 10.A 11.D 12.C 13.C 14.D 15.C二、简答题16.答:(1)说明了消极情绪对人产生消极影响。(2)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这是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三、分析说明题17.答:(1)消极情绪;(2)小倩的这种情绪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由于她看事情过于绝对而引发的

2、。对同一件事情,由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所引发的情绪也会不一样。四、实践探究题18.答(1)悲伤、愤怒、恐惧、孤独、绝望、痛苦等。(2)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立即行动;转移注意力;合理定位;自我暗示,自我鼓励;换个角度看问题等方法。具体来说,可以积极参加灾区自救活动、学会接受自己遭遇的不幸、主动帮助他人、进行体育运动、听音乐、看书、学习心理自救知识等。 (二)一、 单项选择题1.D 2.B 3.D 4.A 5.A 6.C 7.B 8.A 9.D 10.D 11.C 12.A 13.B 14.C 15.A 16.D 17.A 18.C 二、简答题19.答:我们要理性看待这种情况,

3、作为子女我们要理解父母这样做的目的;作为父母也不能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来培养孩子。三、分析说明题20.答:(1)是的;因为学习压力太大,考试过度焦虑所致;(2)学习压力太大会影响能力的正常表现,还会使人丧失往日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影响学习效率;(3)主要是通过培养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来克服。 例如:可通过转移注意焦点,回忆愉快事情或听听音乐;合理宣泄,缓解焦虑;悦纳自我,提高自信;科学安排时间,认真备考。 (三)一、 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B 6.C 7.D 8.D 9.A 10.D 11.B 12.A 13.A 14.D 15.A 16.C 二、简答

4、题17.答:(1)告诉她要积极看待周围的事物,乐观地去生活。(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保持愉快心情,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物;全身心投入学习与工作,体验其中的快乐;助人能乐,助人为乐。三、辨析题18.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悲伤、怨恨等消极情绪是人之常情,难以避免。乐观的人并非从不悲观和沮丧,而是他们能很好地调节情绪,不被消极情绪长期干扰自己,能够很快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乐观的人在遭受挫折打击、身处逆境时,能够坚信情况将会好转,乐观的人从不心灰意冷,从不悲伤消沉,而是满怀希望地继续前行。四、情景探究题(开放性试题,符合情景的办法皆可。)19.答:(1)积极心

5、理暗示,只是自己一时疏忽,以后一定继续努力弥补知识缺陷;升华转化,把对自己的怨言变成前进的动力;(2)换位思考,想想老师和父母也为自己好;踢足球做一些体育运动,合理发泄情绪;学(3)心理暗示:“我也行!”;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克服嫉妒心理;(4)寻找失败原因,鼓足勇气,迎头赶上,采用升华转化;科王(5)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事情,正确看待同学对自己的议论;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歌曲,忘掉不愉快的事情;(6)主动找朋友交流,解决误会;找好朋友倾诉,合理发泄情绪。 (四)一、 单项选择题1.C 2.D 3.C 4.B 5.C 6.B 7.D 8.D 9.B 10.A 1

6、1.C 12.C 13.D 14.B 15.B 16.D 17.D 18.A 19.D 20.D 二、简答题21.答: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才能化解误会,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与父母沟通,及时交流彼此的愿望和想法,能获得父母的指点和帮助; 使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助于我们身心健康成长。三、分析说明题22.答:(1)说明了积极交往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实现心灵沟通,保持心情愉快。(2)同她说明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与人的交往需要理解和沟通,与父母沟通能及时交流彼此的愿望和想法,获得父母的指点和帮助,使我们身心健康成长;与老师沟通,能得到老师及时的教诲和启迪,做到教学相长;与同学沟

7、通,在学习上相互帮助,能促进我们共同成长。最后鼓励他走出自我,积极与家长、老师、同学交往。(3)人生离不开交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将来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学会沟通和交往,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一、 单项选择题1.B 2.D 3.B 4.C 5.B 6.B 7.A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D 15.B 16.D 二、简答题17.答:(1)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2)在对父母的学习和模仿中我们不断成长。从父母的爱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学会了爱别人,学会了分享爱。是父母爱的滋润,使我们的心灵中注满流淌不尽的爱泉

8、。 三、实践探究题18.答:(1)生活上:如我生病了,妈妈日夜照顾我。思想上:如在我遇到烦恼时,妈妈总是耐心地开导我,帮助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下班了,给父母端上一杯茶;当父母生病时总是悉心地照顾父母;从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3)略(4)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就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用行动去回报父母;孝敬父母就要做到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设身处地地多为父母着想,温和善良地对待他们,巧妙地避开与父母因代沟而发生的冲突。(六)一、 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 5.A 6.D 7.D 8.A 9.A 10.D 11.C 12.B 13.C

9、 14.D 15.C 16.B 17.D 18.D 19.B 20.D 二、简答题21.答:因为:友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友谊使我们分享快乐,共同面对困难;友谊使我们进步。三、实践探究题22.答:(1)琳琳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不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自私自利,还经常取笑同学,不尊重同学,所以得不到同学的友谊;(2)要学会付出,当其他同学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帮助他们,要充分尊重同学;(3)如:(唐)王勃: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七)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A 6.D 7.

10、B 8.A 9.B 10.D 11.C 12.A 13.C 14.C二、简答题15.答:(1)图中女孩的做法不对。 (2)这不仅是环卫工人的责任,而且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幸福生活。(3)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一个人应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学会承担责任。 三、辨析题16. 答:没有。因为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享有自由,没有规则的保障,整个社会将会混乱不堪,毫无秩序可言,我们个人也就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四、分析说明题17.答:(1)原因是有些司机规则意识不强,不按规定

11、行驶。(2)公共生活规则分有形和无形两类:有形的规则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无形的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 (3)社会公共生活需要规则。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利益,愿望和需要,这些利益和要求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却是矛盾的。为了使利益不同的人们能够协调相处,使彼此的竞争和交往能够有序地展开,我们需要一定的规则。五、实践探究题18.答:(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因为他弄碎了店主的玻璃,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2)应该。这个少年只有15岁,是未成年人,爸爸为孩子支付赔款是爸爸的责任和义务。(3)赞成爸爸的决定。因为爸爸的决定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很大的帮助。(4)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12、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需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分清是非,不要盲目从众、人云亦云、随大流。 (八)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B 5.A 6.C 7.C 8.D 9.C 10.D 11.C 12.B 13.D 14.A二、简答题15.答:(1)张伟不尊重父母,给同学,老师起绰号,说谎话违反了道德规则。上学迟到早退,不交作业,沉溺于网络,违反了纪律规则。抢劫银行等,违反了法律规则。 (2)法律是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低准则,不违法是我们的行为底线。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我们要做一个遵守法律的人。三、辨析题16.答:(1)不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规

13、则,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混乱,所以我们必须自觉遵守。(2)学校纪律是为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而制定的,需要全体同学自觉遵守,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各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两位男生的做法是错误的。 四、分析说明题17.答:(1)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力。(2)法律是唯一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法律的作用是:惩罚违反法律的行为。维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法律不仅惩治犯罪,而且提醒每个人远离犯罪,这是社会平安的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权益不受损害的根本保证。五、实践探究题18.答:(1)道德规则;(2)法律规则;(3)道德靠舆论、习惯、信念

14、等来发挥作用;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来发挥作用。(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法律规则的特点是:违反法律会依法受到强制矫正。法律是各类规则中的最低准则。违法行为是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则。(九)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D 5.C 6.B 7.B 8.A 9.B 10.B 11.D 12.C 13.B 14.D 15.C二、简答题16.答:(1)说明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2)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且应当关心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尊重他人的利益,其实也是对自己利益的尊重。否则,人们会在利益的冲突中遭受损失,人类文明进步就

15、成为一句空话。极端的利己行为,一旦失去控制,将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此,需要有一种明确、稳定、公开、尽可能合理的准则,来安排、协调诸多不同利益关系。现代法律就是其中最有效的准则。三、辨析题17.答:东东这样做不对。他应该: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分析说明题18.答:(1)严重暴力犯罪问题;(2)靠法律来解决;(3)意义: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 法律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像卫士,警戒着人类生活的基本防线。我们应用正当手段维护我们的权益;正是有了法律的存在,才使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不敢肆意践踏人们的权利和利益。五、实践探究题19.答:(1)采用第二种方式。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