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2252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概论教学大纲Social Security Introduction Syllabus课程名称:社会保障概论总学时(学分):48(3学分),其中讲授44学时,自修4学时。面向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社会保障思想的起源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的,过上有保障的、幸福的、安定的生活是人类社会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追求。而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则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具体说来产生于十九世纪,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无论是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保障都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社会保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课程结合我国社会福利与社

2、会保障方面的实际情况,从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入手,探讨社会福利思想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影响,并尽可能从理论与实例上阐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保险等概念,并对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项目,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内容进行具体讲解,旨在使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状况有基本的框架理解。前续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概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后续课程: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行政、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本课程总学时48,其中理论教学44学时,实践、自学学时4学时,共3学分,具体学时分配如下: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3、,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概论的理论渊源、历史发展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现实状况。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原理,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演进,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基础;了解社会保障水平及其测定,以及社会保障管理。2、要求学生掌握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社会保障所涉及的理论思考,社会保险中基本的四种险种;了解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事业的相关知识。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情况解决和分析现实问题。三、教学内容(以“理论讲授+课程讨论+小组任务”为主)第一章:社会保障导论: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4学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分别的内涵、概念以及这两者

4、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一节、社会福利的涵义一、社会福利的内涵:福利与社会二、目标与实施:社会福利状态与社会福利制度三、定义:广义的社会福利与狭义的社会福利第二节、社会保障的涵义(重点)一、社会保障的涵义二、社会保障的特征与功能三、社会保障体系第三节、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教学重点:社会保障的涵义与特征、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第二章:社会保障及其思想的历史演进(4学时) 教学要求:从古代社会福利思想渊源入手,介绍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流派,以及现代适合保障思想的三个主要流派。介绍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国家制度从萌芽到发展的历程,希望学生了解适合保障制度发展历程中四个阶段的背景、代表性事件和时代

5、意义。第1节 、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启蒙1、西方:宗教思想;乌托邦思想;空想社会论2、东方:大同社会论;社会互助论;仓储后备论;社会救济论二、近代社会保障思想的起源 1、“济贫法案”与“反济贫”2、“社会福利”的建立:从德国的社会保险法到“贝弗里奇计划”3、福利经济学”:斯密、庇古和帕累托4、“福利国家理论”三、现代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理论流派 1、民主社会主义2、新自由主义3、“第三条道路”第2节 、社会保障历史沿革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1、济贫法的背景与内容2、新济贫法3、对济贫法的评价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1、社会保险法的背景与内容2、社会保险法的评价三、社会保障

6、制度的发展 1、社会保障法的背景与内容2、社会保障法的评价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1、福利国家的产生背景2、凯恩斯主义:就业理论3、福利国家论的主要内容4、福利国家的现实措施教学重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背景、内容、评价)第三章:社会保障的立法与管理(4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保障的立法的历史沿革和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并讲述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情况,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金从筹集、支出、投资到监督等一系列的环节。第1节 、社会保障的立法与管理(了解) 一、社会保障法制1、社会保障立法的内容2、中国社会保障的立法 二、社会保障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7、 一、社会福利基金概述1、社会保障基金的涵义与本质2、社会保障基金的分类3、社会保障基金的功能2、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1、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原则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3、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 三、社会福利基金的运营1、基金形态2、基金投资的手段3、基金投资的原则4、几种常见的投资方式第4章 :社会保障水平(6学时) 教学要求:主要讲述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关知识,包括保障水平的指标、制约条件和特点等,让学生了解保障水平测定中的数理模型的应用。第一节、社会保障水平概述一、社会保障水平的涵义二、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特点第二节、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一、测定社会福利水平的数理模型:假设条件、内容二、劳动生

8、产要素分配系数的数理分析 三、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的数理分析 四、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的上下限计算第三节、社会保障水平的曲线发展理论一、“刚性特征”的挑战二、曲线发展的理论假设三、曲线发展的实证分析四、曲线发展理论教学重点: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第五章:养老保险(6学时) 教学要求:主要介绍老年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包括养老保险、老年福利、人口老龄化等相关问题。第一节、老年与老龄化一、老年的界定二、老龄化三、我国老龄化的特点第二节、养老保险概述一、养老保险的定义二、“养老”的发展历程三、养老保险类型四、养老保险国际比较第三节、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一、城镇养老保险历史沿革 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第四节、老龄化与老

9、人服务教学重点:老龄化、养老保险第六章:医疗保险(4学时) 教学要求:主要介绍社会保险中第二个主要险种:医疗保险的相关情况,包括医疗保险的筹资、给付机制等情况介绍。第一节、健康与医疗保险一、健康二、疾病风险与医疗服务三、医疗保险的含义第二节、中国医疗社会保险一、中国传统医疗社会保险二、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三、中国城镇医疗保险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第三节、健康问题与医疗社会服务一、医疗社会工作二、康复社会工作(躯体与精神障碍及康复)教学重点:中国传统医疗保险概述、中国城镇医疗保险第七章:其他社会保险-工伤和生育、失业(6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解社会保险中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基本情况,包

10、括其筹资、运营和给付的相关知识。第一节、工伤社会保险概述 一、“工伤”的涵义二、工伤社会保险的定义三、工伤社会保险的实施原则四、工伤社会保险的意义第二节、我国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一、历史演进二、工伤的范围与界定三、工伤社会保险待遇第三节、生育保险概述 一、生育保险的定义二、生育保险的作用三、生育保险的类型第四节、我国生育保险制度 一、适用法律二、生育保险的缴纳三、生育保险的享受条件四、生育保险的支出范围五、我国生育保险待遇 第五节、失业社会保险 一、失业问题二、失业保险第六节、职场社会工作与计划生育一、职场社会工作:劳工、性别平等二、计划生育与社会工作教学重点:工伤的界定、生育的保险第八章:社会

11、救助(4学时) 教学要求:从贫困这一社会问题入手,讲述与其相关的两个社会保障项目: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内容。第一节、贫困概述 一、贫困的概念二、贫困的类型三、贫困的测量与指标四、中国的贫困现象第二节、社会救助一、生活救助二、灾害救助三、医疗救助教学重点:贫困的测量与指标、社会救助第九章:社会福利(4学时) 教学要求:社会福利作为一种社会设置,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本章将从回顾社会福利的基本内涵开始,主要介绍当前我国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第一节、知识回顾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二、社会福利的模式三、社会福利的分类第二节、社会福利的内容一、社会福利的项目二、社会福利的提供第三节、中

12、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教学重点:社会福利的内容第十章:课程汇报与总结(6学时)教学要求:本章主要通过设置小组任务的形式检验学生理论与初步实践分析的能力,并通过汇报和总结将本门课程体系化。第一节、学生小组汇报(4学时) 第二节、课程总结(2学时)四、 成绩考核方法总成绩=平时成绩50%(平时成绩1+平时成绩2)+期末考试成绩50%1 平时成绩1由课堂到课率及课堂表现构成。占10%2 平时成绩2由小组任务书面、汇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情况构成。占40%。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占50%五、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社会保障概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主要参考书目:现代社会保障通论,林闽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社会保障学教程,钟仁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1社会福利体系研究,周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社会福利,陈银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