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111584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发掘最早的艺术群雕,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并由此了解殉葬俑文化和雕塑的有关知识。2、感知兵马俑群雕中采用重复手法带来的“气吞万里如虎”的震撼与“千人千面”的丰富变化带来的艺术感染力。3、认识兵马俑的珍贵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能力目标: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细节刻画、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教学准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制作真人大小半身陶俑模型一个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认识什么是重复。欣赏阅兵式。(出示课件:阅兵式)师:这样的场面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生:壮观,雄伟。师:对,正是这种雄伟、壮观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磅礴之势。师:这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的强盛。二、欣赏秦始皇兵马俑。(一)、整体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重复产生的壮观之美。1、认识秦始皇陵

3、兵马俑,出示课题。师: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请看!出示课件。(兵马俑整体感受的图片和文字)师:你知道这是什么?生:秦始皇陵兵马俑师:对,这就是出土于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课题)2、认识重复。师:看到兵马俑,你是否感受到了它的壮观和磅礴呢?师:对,无论菜花地、阅兵式,还是兵马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师:看一看。课件(兵马俑变化。)生:越来越多师:一个,两个,三个,很多个兵马俑,不断反复出现。这种方式叫重复。(板书:重复)正是重复,营造出了磅礴之势,壮观之美。3、了解历史背景及兵马俑修建的原因。师:为什么秦始皇要打造这样一支地下

4、军队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去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播放课件)师:秦始皇为什么要把千军万马带到它的陵墓中去呢?生:猜测。小结:对,孩子们说得很好,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秦始皇就是想自己死后也能拥有生前的一切。这可能是他要修建兵马俑的原因。这么庞大的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他当时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但无形中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自豪。4、提出问题,开展学习。师: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面对这文化的瑰宝,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生:师:归纳梳理。5、认识俑。师:孩子们的问题可真多,问得也很有水平。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

5、是俑。什么是俑呢?生:师:它就是古代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偶人。6、雕塑概念。师: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兵马俑的复制品。(拿实物)它是一件雕塑作品,雕塑分为浮雕和圆雕两种,浮雕是只能从正面和侧面观赏的雕塑。圆雕就是能从四面八方观赏的雕塑,它是完全立体的。7、认识材料及制作方法。师:请小组长轻轻的揭开红布,大家看一看是什么?师:哇,兵马俑。这些也是兵马俑复制品,同学摸一摸,轻轻的敲一敲,这些复制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泥、青铜。师:对,其实真实的兵马俑有的是用青铜制作的,但大多是用黄泥制作的,这些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是:先做成大体模样,再运用粘贴,刻画等雕塑手法进行表现,最后经高温烧制而成。你们看到的复制品

6、都很小,其实真正的兵马俑个子很高大,它们的平均身高都在一米八左右。(动作)师:说明秦军的战士怎么样?(高大,威猛。)(二)、细节感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变化之美。1、学生观察实物,讨论交流兵马俑的变化。师:同学们,再看看桌子上的复制品他们都是一样的吗?(生:不一样)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它,进一步去认识它,看看它究竟有哪些变化?(板书:变化)师:请同学们仔细比较小组中的这些兵马俑有哪些不同?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到小组启发方法:从手、脚的动作,发式、帽子、身份,表情、服装等,确定小组发言人。)小组观察讨论。师:通过观察和讨论,你发现了哪些不同之处?生:()2、课件归纳变化。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7、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归纳一下。A、细节变化。出示课件(面貌、发式)它们的脸型、五官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所思,而且发式也各不相同。大家可以比较一下。(服饰课件)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的服饰: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甲,有的着布衣。有着丰富的变化。(动态课件)师:看这些兵马俑,有的双脚站立,有的单膝跪下,有的牵着缰绳、有的手持弓箭。一个个严阵以待,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冲上战场。B、身份。师:正因为兵马俑有了面部、发式、服饰、动态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不同身份。(点身份课件)师:将军俑、士兵俑3、体会变化带来鲜活、生动。师:有了这些细节的变化,原本没有

8、生命的陶俑,变得怎样了?(生:活起来了)师:其实这些兵马俑都是按照活人的形象来制作的。师: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如此的鲜活,如此的生动。(板书:鲜活,生动。)师: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表情,反应了兵马俑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看出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技艺。(三)、体验兵马俑中的陶艺技法。1、课件了解细节表现方法。师:要刻画出这些细节,会用到了哪些技艺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头发和铠甲)师:这头发是怎么做的?铠甲又用的什么方法?生:刻、贴。师出课件字:(刻、贴)2、出示泥塑作品,老师示范方法。师:刻和贴是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你们想来感受一下吗?师出示半身人像:老师这里有一个士兵俑的半身像,看看他还缺些

9、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刻画?生:铠甲。师:好,让我们为他披上铠甲,刻画头发去感受塑造细节的方法。老师示范。师:好的,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先要在一片铠甲上贴上泥球或泥条,也可以用铅笔刻画线条。再一块一块的贴到它的身上。(有几块做好的直接贴,老师示范一个粘刻的方法。)请两个学生上场刻头发。3、学生制作。(播放背景音乐及画面)师:请做好的同学沿着这边依次上台为这位士兵俑贴上铠甲,注意贴的时候轻轻的压一压,然后回到座位上继续制作。评价作品。师:同学们,披上铠甲的士兵看起来怎么样?生:威武,神气。今天我们欣赏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一定结合板书,知识,技能,自豪)生:总结:两千多

10、年前的劳动人民运用高超的雕刻技艺,让兵马俑富有变化,鲜活生动。而重复的手法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一笔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兵马俑图片滚动播放加背景音乐)今天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了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但兵马俑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大家有兴趣继续探究吗?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