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098477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6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量学基础(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量学知识 基础知识,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一、 什么是测量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三个元素: 事物: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数字: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二、测量要素(考点): 参照点: 单位,第一节 概述,好单位的两个条件(考点): 有确定的意义 有相同的价值,绝对参照点 相对参照点,心理测量:

2、顺序量表(考点),三、 测量量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 斯蒂文斯(S.Stevens)划分的四种水平:,第一节 概述,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一、 心理测验的定义 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给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价值的一种科学手段。,第一节 概述,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心理测验的基本要素:,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概述,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二、心理测验的性质 (一)间接

3、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第一节 概述,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第一节 概述,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 二、按测验的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 操作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客观测验 投射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个别测验 团体测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最高作为测验 典型行为测验,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错误的测验观: 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第一节 概述,正确的测验观 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决策的辅助工具 (例如,升学指导测验) 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较多地使用以下三类测验: 智力测验 人格测验

4、 心理评定量表,第一节 概述,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高尔顿: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量的学者 第一个提出相关的概念,第一节 概述,卡特尔: 1890年,心理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 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比内: 1904年,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考点),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一节 概述,20世纪心理测验的主要发展: 1、操作测验的发展 2、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3、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4、人格测验的发展,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一节 概述,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源于1914年前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两次修订比内-西蒙量表。 1979

5、年后,协作修订国外智力和人格测验工具。 近年来致力于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测验工具。,本土化,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它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提供比较的基础。 “你不必吃完整头牛,才知道肉是老的.”这就是抽样的精髓:从检查一部分来得知全体. 总体:我们求取信息(想研究)的对象全体. 样本:总体的一部分,我们从样本搜集信息,以便对总体做出结论.,从样本到总体的基本逻辑,检验假设的基本步骤,

6、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该总体。这种工作包括: 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常模团体哪一个最合适。标准化测验中,通常提供许多原始分数与各种常模团体的比较转换表,被试者的分数必须与合适的常模比较。,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一)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二)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三)样本的大小要适当(考点) (四)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最低不小于30或100; 全国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为宜,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第二

7、节 测验的常模,取样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人或抽样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作为常模中的一部分。 系统抽样:有时在总体数目为N的情况下,若要选择K分之一的被试作为样本,则可以在抽样范围内选择每个第K个人来构成样本。 系统抽样的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排 分组抽样:有时总体数目较大,无法进行编号,而且群体又有多样性,这时可以先将群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 分层抽样:它是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最后把各层的被试组合成常模样本。 包括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一、发展常模 (一)发展顺序量表 (二)智

8、力年龄 (三)年级当量 二、百分位常模 三、标准分常模,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常模分数:代表性样本的原始分数按照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原始分数: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比较获得的测验分数。从测验中直接获得。 导出分数: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标准分) 常模: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 一般常模。 特殊常模。,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二单元 常模的性质,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一、 发展常模 (一)发展顺序量表 葛赛尔: 皮亚杰: (二)智力年龄(考点) 智力年龄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当量 单位:10个月,发展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只适合于所测特质随年龄发生变化的情况,对成人不

9、适用; 只适用于在典型环境下成长的儿童; 一年的差异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含义。,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二、 百分位常模(考点),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百分等级: 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百分比。 R为原始分数排列顺序数,N指样本总人数。 请计算: 小乔选美比赛的总成绩是92分,在全部50名佳丽中排名第2,她的百分等级是多少?,97,百分点(考点): 也称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正好相反。百分等级是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百分比,而百分点则是计算处于某一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请计算: 公务员考试最高分是92,最低分是21,录取率为5%,分数线应该是多少?

10、,88,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和75%对应的三个百分分成的四段。 十分位数也可以依此类推出,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百分位常模换算及解释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属于顺序量表,缺少相等单位; 靠近中央的原始分数差异扩大,而两极端的差异缩减; 不能比较和说明不同被试间分数差异的数量。,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三、 标准分常模,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 因为它的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考点),标准分,标准

11、分(基分数或Z分数) 以标准差为单位 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标准分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正态曲线,正态曲线,个 案 百 分 数,68.26%,95.44%,99.72%,原始分数和Z分数、百分等级的比较,考研 原始分数 平均数 SD Z分数 百分等级,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三、 标准分常模: 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Z=A+B Z,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常态化(考点) 对每个原始分数值计算累积百分比; 在常态曲线面积表中,求出对于该百分比的标准(z)分数。,T分数: 平均数 50, 标准差 10 标准九分: 平均数 5 , 标准差 2 标准

12、十分: 平均数 5.5,标准差 1.5 标准二十分:平均数 10, 标准差 3,专栏5-2,几种导出分数的相互关系,比率智商的算法,算一算: 1、一个儿童的心理年龄为8岁,实足年龄为6岁,他的智商是多少? 133 2、一位老人的心理年龄为40,实足年龄为80,他的智商是多少? 50,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四、 智商及其意义,正态分布的标准差,国际疾病划分标准:智商低于70,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韦克斯勒提出离差智商的概念,韦克斯勒的离差智商: 平均数100,标准差15 算一算: 一个成年人的韦氏智力量表分数为110,其年龄的平均分为100,这一年龄水平被试的量表分数的标准差为

13、10,请问他的智商是多少? 115 一个成年人的韦氏智力量表分数为100,其年龄的平均分为110,这一年龄水平被试的量表分数的标准差为10,请问他的智商是多少? 85,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转换表表示法 一个转换表显示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化样组的原始分数与其相对应的等值分数百分位、标准分数、T分数或者其它任何分数。 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剖面图法 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剖面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位置。

14、,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 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 第三单元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第四单元 影响信度的因素,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一、 信度的定义 描述性定义: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严格定义: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信度的公式和计算,一套测量量表标准差为3,误差的方差为2,信度为多少?,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二、 信度的指标 (一)信度系数与信度指数 信度指数是真分数标准差与实得分数标准差的比值。 信度指数的平方就

15、是信度系数。,(二)测量标准误 测量误差分布的标准差,即为测量的标准误。,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考点),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又称稳定性系数。 计算方法:重测法。 即:用同一测验,在同样条件下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测验,求两次得分间的相关系数。 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特点而异。 一般是2周到4周较宜,间隔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考点),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2,复本信度,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 计算方法:以两个等值但题目不同的测验(复本)测量同一群体,然后求得被试者在两个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数。用这个

16、相关系数代表复本信度的高低。求的是内容上的等值性. 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稳定与等值系数。 注意事项:在计算复本信度时,半数的被试先作A本再作B本,另一半被试先作B本再作A本,抵消施测顺序效应。,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3,内部一致性信度 3.1: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分半法经常会低估信度,必须修正,借以估计整个测验的信度。,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3,内部一致性信度 3.2: 同质性信度(homogeneity reliability),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测验为同质。 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象测量同一特质,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测验为异质。,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4,评分者信度(scorer reli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