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88257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真题模拟】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运用(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栖息(q) 沉淀(dng) 撷取(ji) 卷帙浩繁(zh)B狭隘(i) 蒌蒿(ho) 分泌(m) 侃侃而谈(kn)C栅栏(zh) 狡黠(ji) 翌日(y) 受益匪浅(fi)D负荷(h) 跌宕(dng) 山岚(ln) 毛骨悚然(sh)【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A沉淀(din) 撷取(xi)C狡黠(xi) 受益匪浅(fi)D负荷(h) 毛骨悚然(

2、sng)【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B在这次考试中,他受到了沉重打击,便开始妄自菲薄自己了。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

3、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答案】A【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A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C五颜六色 爱国情怀 冰天雪地 锻炼身体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D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解

4、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五颜六色” 和“冰天雪地 ”两个词语是“并列短语” 。【考点定位】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分)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A)赏析沈从文的端午日,能了解湘西茶峒人端午节赛龙舟、抓鸭子等习俗,感受他们奋发向上、合作争先、向往自由的民族精神;(B)品读沈括的梦溪笔谈,能知晓我国古代人民在天文、地理、农业、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成就,活字版印刷术就是其中的成就之一;(C)欣赏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能看到鲍西娅超群出

5、众的才智,她欲擒故纵、先退后进,一步步将夏洛克引入了陷阱;(D)诵读朱自清的背影,能体会父亲肥胖的背影下浓浓的爱子之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A有误,沈从文的端午日中没有“向往自由”的民族精神。【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王羲之兰亭序帖的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xin细轻盈,笔断而意连,提按顿cu恰到好处;整体布局上,

6、前几行较收lin,中段逐渐放开并保持至篇末。通篇一气呵成,具有xio洒流丽、优美动人的无穷魅力。【答案】纤 顿 敛 潇【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7默写。(每空1分,共9分)(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 ,乞人不屑也。(二章)(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4)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7)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9)近期,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热播。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带动全民重温学过的古诗词。假如

7、你参赛,当右图徐徐展开时,你应该用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的“ , ”抢答。【答案】(1)恨别鸟惊心(2)蹴尔而与之(3)赢得生前身后名(4)纸上得来终觉浅(5)俯首甘为孺子牛(6)便引诗情到碧霄(7)受任于败军之际(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7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图画内容,选择恰当的句子。小题2注意“蹴”

8、的写法。小题3注意“赢得”的写法。小题4注意“得”的写法。小题5注意“孺”的写法。小题6注意“霄”的写法。小题7注意“际”的写法。小题9注意“悠然”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9语文实践活动。(9分)扬州,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古代文化】扬州和水浒传亦有渊源。宋江平方腊时,曾在军师吴用的指挥下,以扬州为据点攻占了润州(今镇江)。水浒传中吴用的智谋随处可见。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2)两题。吴用笑道:“我已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力则力取,智则

9、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攧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水浒传第十六回(1)请根据这段文字将第十六回回目补充完整。(2分)杨志押送金银担 , (2)晁盖听了吴用的计策,大喊“好妙计”“好计策”。这个计策实施的关键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对此他们做了精心安排。请根据小说情节,完成下表。(3分)人物事情刘唐 把药下到瓢里,也来舀酒,药便混在酒中,假意兜半瓢吃。白胜 【现代文明】一叶白帆沿着运河古道,从唐诗中缓缓而来,回眸已是千年。如今,继润扬大桥开通和扬泰机场启航后,宁启铁路动车,又让扬州多了一条腾飞的跑道,从此扬州进入“加

10、速时代”。(3)某报记者登上宁启铁路首发动车,体验扬州“新速度”后,发布了一条微博(见下图)。这条微博一发布,就有许多网友不断点赞留言。网友一: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滴都是文明。小朋友,好样的!网友二:你用美丽行为展现美丽心灵,你是动车上最美的小孩!请你参照网友的留言也为这个小朋友点赞留言。(3分)【答案】(1)吴用智取生辰纲(2)揭起桶盖,舀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吴用:故意夺过瓢,将酒倒入酒桶。(3)示例一:你用自己的行为体现文明,传递正能量,我为你喝彩。示例二:他的文明行为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

11、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智取生辰纲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讲明这个小朋友行为的意义和作用,并且表达自己的称赞之意。【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阅读理解(55分)(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注】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人名;大中丞,官名。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9(1)这首诗首句

12、有何作用?(2分)(2)结合最后一句,说出全诗寄予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答案】(1)交代了作者的身份或环境,引出下文作者的思考,点题,与尾句呼应。(2)“一枝一叶总关情”表面描写的是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实际上谢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 紧紧联系在一起。本诗寄寓了作者关注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命运的情感。【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

13、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5分)刘善明,平原人。元嘉末,青州饥荒,人相食。善明家有积粟,躬食饘粥,开仓以救乡里,多获全济。少而静处读书,刺史杜骥闻名候之,辞不相见。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甚异之。五年,青州没虏,善明母陷北,虏移置桑乾。善明布衣蔬食,哀戚如持丧。帝每见,为之叹息,时人称之。转宁朔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善明以母在虏中,不愿西行,涕泣固请,见许。元徽初,遣北使,朝议令善明举人,善明举州乡北平田惠绍使虏,赎得母还。建元二年卒,诏曰:“善明勤绩昭著,不幸殒丧,痛悼于怀。谥烈伯。”善明家无遗储,唯有书八千卷。(选自二十四史南齐书,有删节)【注】饘:zhn稠粥。持丧:守丧。见:被。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4分)(1)多获全济( ) (2)甚异之()(3)见许( ) (4)朝议令善明举人(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宋孝武见其对策强直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B为之叹息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C善明以母在虏中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D痛悼于怀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12翻译下列句子。(6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