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8085475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阶段性过关测试题29.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生物实验设计强化训练1.(5分)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质体有不同的类型,根据质体所含的色素的不同把质体分为白色体、有色体和叶绿体。白色体不含色素,主要贮存一些淀粉、蛋白质和脂质物质,多分布在植物体的块茎、块根、子叶、胚乳等结构中。有色体缺乏叶绿素而含有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在果实、果皮、花瓣细胞等结构中。叶绿体中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白色体和有色体不能进光合作用,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证明,三种质体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有的可以相互转化,有的不能相互转化。已经知道土豆块中有许多白色体没有有色体和叶绿体,现在某校的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土豆块中的白色体在光照条件下到底能不能转

2、化为叶绿体。请你根据实验室里提供的材料,帮助他们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法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1) 实验目的:探究土豆块在光照条件下能否形成叶绿体。 (2) 材料用品:显微镜、刀片、载玻片、镊子、台灯、暗箱、数量充足的土豆块等。 (3) 实验步骤: 把土豆块分成数量相等甲、乙两组, (4)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单糖 无 无 有 二糖 有 有 无 2.(9分)为了检测某种酶X在37时对三种二糖的作用,实验设计了三只试管如下图: 5分钟后,检测每只试管中的单糖和二糖,结果如上表:(1)请指出一种用于检测单糖或二糖是否为还原糖的方法,并说明

3、现象与相应的结论。 (2)从本实验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3)为进一步检测该酶与pH的关系,请用下面所给的材料,利用实验室中的基本设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酶X,糖A溶液、糖B溶液、糖C溶液(自选一种),某种指示剂,具各种pH的物质(酸、水、碱)。 实验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观察指标是 。3.(10分)阅读下列与叶绿体有关的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叶绿体基因工程是一种新兴的、具独特优势的转基因技术,随着研究的深入使外源基因定向导入叶绿体并实现表达已成为可能。另外,它的易保持纯系、高效表达性以及高度安全性等优势特征更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叶绿

4、体基因工程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中的新研究热点。叶绿体转化的基本步骤包括:获取目的基因并使之与合适的质粒运载体结合成重组DNA;采用聚乙二醇诱导、基因枪等技术手段把重组DNA导入植物叶绿体;外源DNA整合进入叶绿体基因组;筛选出叶绿体转化细胞;通过原生质体再生和愈伤组织再生技术培育生成稳定的转基因植株。 (1) 下列关于叶绿体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位于叶绿体染色质的DNA分子上 C具有母系遗传特征 D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 在目的基因的获取及重组DNA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是 和 ;为便于筛选出转化叶绿体,用于运载目的基因的质粒需携 。 (3)叶绿体

5、基因工程相对于核基因工程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这里的“安全”是指 导致这种更高安全性的原因是 。 (4)叶绿体基因工程与核基因工程培育出的转基因植物相比较在品系的保持能力上有何不同?说明原因。 (5)请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展望叶绿体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试举两例) 4.(6分)植物细胞工程中,需要对植物细胞先制成原生质体,请思考回答有关于原生质体的问题: (1) 在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新的辣椒品种的过程中,需要对制备的原生质体的生活状态及活力进行检测。下列实验中最适宜的是 A.观察细胞结构是否完整 B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快慢 C.观察细胞周期的长短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速率 (2) 为了

6、探讨原生质体处于不同浓度下的外界溶液中的吸水和失水状况,可使用显微镜、带有刻度的载玻片、盖玻片、食盐、清水以及取材用具等,设计一个实验。请就该实验的操作、结果及结论回答问题:(假设该植物原生质体的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12g/mL的盐水。) 在实验操作中,至少需要设置几组实验?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已制作好的原生质体的临时装片时,应注意观察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依据该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6分)如下图所示,A为砧木,B为接穗,C为分根的植株。A的基因型为aaBB,结红果;B为Aabb,结黄果;请回答以下问题:(1)C长大后结 果,原因是 。 (2)B结黄果,是因为果皮细胞是 经有

7、丝分裂发育而来的。 (3)若A给B授粉,则B所结果实中的种子的种皮的基因型是 。胚的基因型是 ,胚乳的基因型是 。6.(9分)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 (1) 取自热带不同环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4植物,还是C3植物的实验: 原理:在高温、干旱和强光照下,随着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密闭钟罩内CO2浓度逐渐降低, 。 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

8、 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 对结果的分析: 。 (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 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 结沦:如果视野中看到 ,则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 ,则乙是C4,植物: 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微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 7.(13分)1926年,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病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结实率大大降低,因而称为“恶苗病“。科

9、学家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 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最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植物激素-赤霉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1)根据恶苗病的病症,科学家做出的推测是 。 (2)为了验证该推测,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赤霉菌培养液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水稻幼苗上,观察现象。该实验还应该设置的对照实验是 其最可能的结果是实验组:水稻幼苗 ,对照组:水稻幼苗 。 (3)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能肯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为什么? (4)已知豌豆矮生植株的形成与缺少赤霉素有关:如果形成矮生植株原因是由于编码合成赤霉素的酶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那么,基因型为Aa 的植株连续自交三代,请在坐标轴上绘出自交后代中矮化个体所占的比例与自交代数的数量变化关系的直方图。(5)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试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一假设,(该实验不能采用化学方法测定植株中赤霉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和结论: 。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在两栖类的某些蛙中,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