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068629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说课稿[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卫九小青年教师示范课 说课稿14、再见了,亲人说课稿 五(一)班 孙 艳一、说教材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编排的主题是“他们令我们感动”。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记叙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以情为线索贯穿全文。本文的编写意图:一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

2、步感知。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结合课前预习,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重点理解“雪中送炭、噩耗”等词语。(2)技能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学习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情感方面: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对内容中体会思想才初步接触,所以选用“从

3、课文内容中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为本文重点。但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是选取哪些材料,是怎样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是陌生和困难的,因此,“体会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则被定为本课的难点。五、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应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语文学习的自身规律。在精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情景,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本课主要采用问导法、 暗示法、创设情景法,引导学

4、生领会文章内涵。六、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观点,因而在课堂中,我采用学生“读思议练”,教师适时点拨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七、说教学过程针对教材,针对目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一)导入新课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写一个字“亲”。你们可以一起来写一写,嘴里说一说。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看见枝繁叶茂的大叔,(左边这个“见”的繁体字)树叶长得那么茂盛,就联想到是下面的树根给予的营养,于是就创造了这个字“親“,最

5、后简化成“亲”来说明那些有血缘关系的人。(课件展示)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板书亲人)生自由说。(爸爸、妈妈)师:一点都不错。你爱你的亲人吗?生自由说。师:对,同学们,亲人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为我们倾注了全部的爱心,我们和亲人之间的爱是无私的。2、师过渡:无私的爱、真挚的爱在不是血缘关系的人中会不会出现呢?生自由谈论。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板书:再见了,亲人)一起来了解我们的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爱。(1)齐读课题。 (2)说有无标点的区别。3、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到50多年前的那场抗美援朝战争中,一起回忆一下当年那千千万万感人至深

6、的场面中的其中一个吧!(课件展示:抗美援朝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就有:为了不暴露目标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有用自己的身躯堵枪眼的黄继光;有为救朝鲜落水儿童而牺牲的罗圣教等等,有一个人最特殊的人物是,是谁?- 毛主席 毛主席知道后,在泪满枕巾时还写下了一句诗:忠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经历了八年的浴血奋战,最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赢得了胜利。1958年10月25日那天,最后的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于是他们分手的时候,他们握着手说再见了,亲人;就要上火车时说再见了,亲人;已经上火车了还说再见了,亲人;火车已经开

7、动了他们仍热喊着再见了,亲人。(和生握手)是呀,他们呼喊着亲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却说他们是亲人。请你们说说他们怎么就是亲人了?(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请大家快速读课文,边读边重温一下你预习的内容,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亲人?(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2)反馈交流。(课件出示词语)a.指名读词语。 b.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嫂、噩) c.齐读词语。 d.交流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亲人。(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三)整理问题,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想一想,她为志愿军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课件) 为了志愿军,大娘 。 为了志愿军,小金花 。 为

8、了志愿军,大嫂 。2、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哪里看出大娘像亲人一样对待志愿军战士?画出相关句子,抓住重点词句领会。a.生读。 b.指名说。 c.投影。(是您带着全村妇女,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d.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大娘?(1)指名说。 (2)感情朗读。师:多好的妈妈呀,八年了,她那刺目般的关怀温暖了多少战士,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战士们怎能忘记?在离别的时刻,老妈妈还不顾疲劳,松了一程又一程。看,这是75岁的老大娘和我们的战士张习武挥泪告别。(课件)图片 “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不,永远不会。”a.谁来读这段话和大娘告别?(指名读) b.大娘就是停不下送别的脚步,我们只好恳求她

9、,谁读? c. 大娘就是不肯回去,没办法,我们再来恳求她,谁来?d.大娘还是不肯走,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命令她,谁来?(一生读,齐读。)3、看第二段,那个句子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课件)“同志们伤心地一定报。”a.从中看出小金花是个怎样的孩子。(坚强)b.指名读小金花的话,读出“狠劲”。c.小结:小金花和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因此我们称他们为我们的亲人。4、自由读第三段,找出让你感到的句子,说出你的感受。生说。师:是啊,大娘、小金花、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哪!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5、8年的情谊,怎能舍得马上分开?(课件)分手图,

10、齐读再见的部分。(四)拓展延伸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了朝鲜,回到了祖国。我们也了解到有14万英烈的忠骨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永远的离开了祖国。2013年6月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时,在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会谈中主动提出愿将中国军人遗骸归还家属。今年3月27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运送工作在韩国坡州市正式启动。此次运送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共计473具。(课件)相关的图片师:3月28日上午,离开祖国六十多年的英烈回家了。他们回家后,都将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同学们,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生:清明节。师:是的。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让我们一起缅怀先烈,继承

11、他们的遗志,以优异的成绩来告慰那些长眠的烈士吧!八、说作业设计为使学生对抗美援朝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的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我设计了以下作业:1、抄写本课词语两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象,说一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九、说板书设计 14、再见了,亲人 送打糕昏倒 大娘 失去了小孙孙 小金花 失去了妈妈 大嫂 挖野菜致残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这样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十、说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反复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激发了他们的感情。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在课文表达方法的特点方面拓展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提高。还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解决党委自身和基层党支部存在的的突出问题,发挥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党支部在当前城市征迁、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作用,我镇党委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合临淮实际的活动实施方案,按照中央规定的活动步骤和要求扎实有效的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