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931045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城镇体系规划,4.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4.1.1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4.1.2掌握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 1、概念与规律 区域、中心、分工、联系 城镇体系演变三个阶段的特征:低水平均衡、高水平不均衡、高水平均衡 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作用 (1)指导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 (2)全面考察区域发展态势,发挥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 (3)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4)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各层次的作用p104 全国用于指导省域 全国和省域指导城市总规 市

2、域城镇体系是总规的部分,用于指导下层面城镇总规,4、城镇体系规划主要任务 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的进行城镇布局,明确不同层次的城镇地位、性质和作用,明确其隶属关系,提出必须协调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其共同繁荣发展,其主要目标一方面是合理解决体系内部各要素只见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协调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4.2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4.2.1熟悉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2、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互相促进的原则。 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的原则。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2.2了解各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1、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

3、1)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 (2)确定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差别化战略 (3)规划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 (4)构架全国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5)特定与重点地区的规划,2、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注意原则 (1)符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与全国城市发展政策相符,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相关法定规划相协调 (2)协调区域内各城市在城市规模、发展方向以及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有利于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3)体现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水、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和保护耕地的方针 (4)与周边省(区、市)的发展

4、相协调。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编制全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3)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 (4)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 (5)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6)按照规划提出的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ze和措施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

5、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 (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求划定城市规划区 (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4、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1)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等。 (2)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高速公路、干线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区域性电场和高压输电网、天然气门站、天然气主干

6、管、区域性防洪、滞洪骨干工程、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引水工程等 (3)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取水口、污水排放口、垃圾处理厂等。,历年试题,2006 19、城镇体系具有层次性的特征是指: A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是有层次的 B城市的职能分工是有层次的 C区域基础设施的等级和规模是有层次的 D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是有层次的 20、下列哪项属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重点城镇发展定位 B市域城镇化水平 C市域内应控制开发的地域 D村镇建设及用地标准 21、下列哪项不是城镇体系规划有关城镇发展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A不同时期城镇演变的规律 B区域资源条件 C区域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向

7、D各级城乡居民点不同时期人口变动的规律,79、与小城市相比,我国大城市人口的一般特征 A外来人日的比重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C农业人口比例小 D老龄人口比重高 E外来人口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区 80、预测某一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必须收集的资料包括 A一个地区的行政管辖面积 B本地区历年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C外省市进入本地区的人口数量 D整个地区的出生率与死亡率 E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82、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 A. 拥定市域内村镇合并的原则和数量 B,提出城乡一体化战略 C提出与相邻地区空间布局协调的建议 D提出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E相邻行政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 83、哪些属于市域

8、城镇体系规划中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 A通讯设施B防洪设施 C消防设施D热力设施 E排水设施 84、下列哪些项属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专项规划范畴 A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B科教义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C农产品交易市场规划 D交通网络规划 E生产力布局规划,2007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 城镇职能分工的特点是 市域城镇包括:多选 不属城镇体系的内容的是 有关空间管制的问题 远期规划阶段和近期规划阶段,2008 18.下列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促进省域内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B.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 C.省域城

9、镇体系规划在上报国务院审批前,须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需有公众参与的环节 19.下列关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与分期目标 B.确立国家城镇化的道路与总体发展格局 C.规划全国镇乡的空间格局 D.构架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 20.下列不属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是( ). A.研究本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B.明确重点地区的城镇发展 C.明确需要由省、自治区政府协调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及其协调要求 D.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 86.城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的

10、基本特征是( ) A.群体性与整体性 B.关联性 C.等级层次性 D.开放性 E.稳定性 88.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预测市域总人口一和城镇化水平的主要作用是( ) A.为制定城镇化的目标提供依据 B.确定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基础 C.预测规划期城市建设总用地的依据之一 D.对各级城镇人口规模进行有效控制 E.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的依据,2009 7、省域体系规划原则错误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方针 与国民经济计划和 计划 11、城市职能定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职能 23、预测城镇化水平关联最小的: 综合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35、正确的:城镇职

11、能等级方面的。 39、担当管理/控制职能的部门一般都集中在大都市地区 40、对城镇体系规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批准后才能编制 3、需要划定规划区的: A城镇体系B总规C镇总规D乡规划E村庄规划,第五章 城市总体规划,5.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5.1.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P110两段话熟读 关注关键词: 。的先导和统筹作用 。的法定依据 。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5.1.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 1、主要任务p110 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参照“编制办法” 3、中心城区规划:参照“编制办法”,5.1.3 原则 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p111 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 生产生

12、活 统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 5.1.4 总规纲要: 5.4.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5.4.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要求 内容参考“编制办法”,关注主要图纸 区域城镇关系 市域城镇体系现状、规划 市域空间管制! 城市现状、规划图 其他分析图,5.2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和方法,5.2.1熟悉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现状调研、基础研究与方案构思、纲要、成果编制与报批 5.2.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工作方法 1、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因果分析法排列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如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比较法难以定量分析而需要量化的问题,如用地指标的确定。,定量

13、分析:了解概念、作用 频数和频率分析 集中量数分析:平均数、众数 离散程度分析:极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 线性模型 系统评价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 空间分析:区分类型 实体模型:哪些属于实体模型?有具体形象的 概念模型:哪些属于概念模型?没有具体形象的,2、编制要求 规范化 针对性 科学性 综合性,5.3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5.3.1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 内容 1. 区域环境 2. 历史文化环境 3. 自然环境 4. 社会环境 5. 经济环境 6. 广域规划及上位规划 7.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8. 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 9. 城市园林绿化、开敞空间、非建设用

14、地 10、住房及居住环境 11、市政公用工程系统 12、城市环境,调查方法: 1. 现场踏勘或观察 2. 抽样问卷调查 3. 访谈和座谈会 4. 文献资料的运用 自然条件分析 土地资源的功能:承载、生产、生态 城市用地的特殊性:区位、集约、固定、整体性 矿产资源对城市的影响:形成、性质、空间、可持续战略的必要性,5.3.2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内容与方法 系统回顾编制背景、技术内容 研究城市发展阶段,把握发展规律 全面总结各项内容执行情况:规划目标与强制性内容的执行 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 综合交通 绿地、生态环境 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总结经

15、验和问题 改进的对策措施 提出规划修编的必要性!,5.3.3熟悉城市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 教材中为空间发展方向分析p122 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 人工环境 现状建设与形态结构 规划和政策 其他:产权、征用补偿、社会问题,5.3.4熟悉城市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的内涵 发展目标的构成:经济、社会、建设、环境,注意内容的区分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区分p123 城市性质的依据 区域作用和地位 发展的主导因素 城市性质确定方法: 经济职能分析的3方面:主导产业的地位、部门结构、用地结构,5.3.5熟悉城市规模预测方法 城市人口的构成:户籍农业、非农业、一年以上暂住 城市建成区:注意分散近郊密切联系的

16、用地 基本人口(工、交、不属地方的行政文教财经)与服务人口的部门区分 人口预测方法 用地规模:注意可调整范围 环境容量:类型,自然、用地,还包括人口容量、工业容量、建筑容量等 5.3.6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专题研究 一般专项研究的类型,5.5城镇发展布局规划,5.5.1熟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教材为城乡空间和市域城镇布局p129 1、城乡空间构成 三大类:建设空间、农业开敞空间、生态敏感空间 细分7类用地 空间管制分区:两种划分不能混淆! 生态适宜性分区:鼓励开发、控制开发、禁止开发 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重点发展、适度发展、控制发展,2、城镇空间组合 均衡式、单核式、分片组团式、轴带式 3、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四级体系:中心城、县城、镇区和乡集镇、中心村 三级体系:中心城、中心镇、农村社区 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