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917797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 毕业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语“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无论做语法研究、进行第二语言教学,还是搞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都要了解一个句子自足的条件,生成和鉴别合格的句子。对于句子的鉴别,我们通常是依靠自己或合作人的语感。语感是说话人的语言直觉,是操一种语言的人们的共同的言语心理,是语言的内在机制。它不仅是鉴别而且是生成合格句子的依据。在鉴别句子时,人们对这种机制的运用,并不是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对于某个鉴别对象检测,每次都把该语言系统的全部机制作一个全面的扫描,而往往是只对部分区别性语感的提取和运用。这种区别性语感,或者说这种区别性的内在机制,是一种句式区别于其他句式的个性特征在心理上的反应。如果从句子自足的角度看,这种反应,

2、就是这种句式成立的必要条件。就像内部语言有待于变成外部语言一样,这种内在的语言鉴别标准也有待于形之于外,以理论和目治的文字形式提供给大家,尤其是给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本文拟图把现代汉语“把”字句(把)成立的语感,即“把”字句自足的内在机制“形之于外”。“把”字句内部有各种不同的句式,不同句式的自足又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因此,从整个“把”字看,其自足的内在机制不是各个层面语法内容的平面相加,而是一套不均匀地投射在句子不同层面上的层级规则,它们不仅在不同层级上有不同内容,而且在同一层级不同层面上也有不同反映。“把”字句根据可现形式和最低限度必现形式分为两类:一类是扩展式,记作;一类是基础式,记作。是对

3、的句式提取和概括。如: (1)把水喝干。() (2)他明天把水喝干。() (3)把袖子往上卷。() (4)你用力把袖子往上卷一下。()例(4)的基础式也可为 :(3)把袖子卷一下。可表述为“把”,本文讨论的对象主要限于。为了说明问题,有时也使用一些的例子,但不影响本文的结论。显果词最常见的是,但也有些由兼任,如“把手一挥”“把个师傅病了”,这类变化是由非到,兼任了显果词。一语义自足的述变性.一个“把”字句首先要在语义上自足,即要能反映的某种变化具有述变性。如例(1)就反映了“水”由“不(没)干”到“干”的变化,例(3)反映着“袖子(口)”由“下”到“上”的变化。又如 (5)把头点一下。反映了“

4、头”从“不(没)点”到“点”的变化。否则,句子站不住。如: (6)把爸爸想了。(比较(6)把爸爸想苦了。) (7)把小王看了。(比较(7)把小王看扁了。).句子反不反映变化,反映什么样的变化,可通过显示变化结果的词显果词来求取。不过,有的句子有显果词(显果词一般为或含在中);有的没有,没有的可以补出。.在有显果词的句子中,其述变性一般是明显的,其变化类型可通过显果词确定的原始状况而得知。如例(1)的显果词是“干”,通过“干”可确定的原始状况是“不干”或“没干”,从“不(没)干”到“干”可以得知例(1)反映的的变化是一种状态变化态变。同样,例(3)可以通过显果词“上”而确定的原始状况是“不上”或

5、“下”,通过从“下”到“上”可以得知例(3)反映的变化是位置变化位变。不过,显果词的显果情况是不整齐的,有的显果词表达的结果要通过变换才能明晰起来。例如: (8)把桌子上的那封信带着。“着”是显果词,但是“着”的显果度极差,得变换为: (9)把桌上的那封信带上。 (10)把桌上的那封信带在身上。这样就通过“上”“在身上”可确定“着”表述的结果,并从而得知(8)反映的变化也是一种位变。.没有显果词的句子可添加显果词或显果句求取其变化,但是这种添加一定要不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例如: (11)把水喝了。就可添加显果词“干”变成: (12)把水喝干了。从而得知例(11)反映的也是一种态变。又如: (1

6、3)把这些水果称称。可通过添加显果句变成: (14)把这些水果称称,看有多重。很显然,“看有多重”是建立对“这些水果”的(重)量的认识,句子反映的是从“不知”到“知”的变化知变。同样的例子如: (15)你把那件衣服看一下。可通过添加显果句变成: (16)你把那件衣服看一下,看好不好。可从而得知(15)反映的也是一种“知变”。.“把”字句反映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以上三种:态变、位变和知变。但有的句子不添加显果词看起来是一种关系变化,一添加显果词马上就可看到关系变化也是一种位变。如: (17)把那件大衣买了。不添加显果词只看到一种关系变化,一添加显果词马上就可看到关系变化也是一种

7、位变。如例(17)添显果词后就变成:(18)把那件大衣买回来了。例(18)通过显果词“回来”就可看到“买了”反映的关系变化是一种位变。同样,把例(19)添上显果词变成例(20)也反映出“卖了”表示的也是一种位变。如: (19)把那件大衣卖了。 (20)把那件大衣卖出去了。在句子识别和分析中显果词(句)有反映、分割和归纳变化类型的功能。二表述自足的二重性.单独成句的“把”必须满足“句”的要求表述自足,即要能离析出两个述被结构。如: (1)把水喝干水(被)喝十水干 (3)把袖子往上卷袖子(被)卷十袖子往上 (5)把头点一下头点十点一下否则,句子不成立。如: (21)把桌子檫。 (22)把问题分析。

8、 (23)把苹果削皮.能不能离析为两个述被结构,关键在于包不包含两个述谓结构(2.1离析式中加“”号的部分)换句话说,当且仅当能分解为两个意义不同的、,且为述谓成分时,则表述自足;否则不自足,如例(1)、(3)、(5)的VP都能离析出具有述谓性的和,故句子是自足的;例(21)、(22)、(23)则不然。例(21)的VP只一个音节,无法离析:例(22)的VP虽有两个音节,但无法离析为两个不同意义的、;例(23)虽然能离析出不同意义的(削)和(苹果),但是名词宾语不具有述谓性,因此它们在表述上也不自足。具有述谓性的,可以是实词(如例(1)的“干”)和短语(如例(3)的“往上”,例(5)的“一下”)

9、,也可以是虚词(如例(8)的“着”例(11)的“了”)和(实)语素(如例(24)的“明”、例(25)的“清”、例(26)的“弃”)。 (24)把情况说明。 (25)把帐目结清。 (26)把高地放弃。不过在读音上(24)、(25)、(26)的要读原调,不能读变调轻声。可比较下面左右两行加点字的调值。(24) 把情况说明。说明情况。(25) 把帐目结清。结清帐目。(26) 把高地放弃。放弃高地。左边加点的字不仅可以读原调,而且可以延长;右边的则只能读作又轻又短的调值轻声,严格地讲左边的“说明、结清、放弃”在句子中离子化为短语了。从功能上看,述谓性的可以是:(一)状语,如例(3)的“往上”,(27)

10、的“用洗涤剂”。(27)把盆子用洗涤剂擦。(二)补语,如例(3)的“干”、例(5)的“一下”、例(24)的“明”等。(三)动态性成分,如例(8)的“着”、(11)的“了”、(28)的后一个“擦”、(29)的后一个“分析”。 (28)把脸擦擦。 (29)把问题分析分析。(四)数量定语,如:(30)把苹果削一层皮。(比较:把苹果削皮)(31)把电视机换一个方向。(比较:把电视机换方向)(32)把床加两块板子。(比较:把床加板子)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加数量定语是使名词宾语具有述谓性而使句子自足的重要途径(数词为“一”时,“一”常可略去)因此,这种定语具有完形功能。对于某个具体的定语来讲,有的既有构语功

11、能构成新的短语形式(如例(30)的“一层皮”、(32)的“两块板子”),又有构形功能,如有的定语就纯是一种构形定语,(如例(28)的“一个”),当把宾语名词提到前,让这种定语作宾语,句子就站不住。试比较例(33)、(34)、(35): (31)把电视机换一个方向 (33)把电视机的方向换一个 (30)把苹果削一层皮。(34)把苹果的皮削一层 (32)把床加两块板子。(35)把床的板子加两块如果说不带构形定语的“把”后只有、三个成分,那么带构形定语的“把”后则有、四个成分,的内部不论词语多少,都是作为前一个表述结构的被述成分。中含有表量定语情况有的有些特别,参看第节。.在从中离析出的述被结构中,

12、有的是兼做一个述被结构的述语和另一个结构的被述。可图式为:(36)把 (如例(5)、(11)、(28)、(29)(37)把 (如例(27) (38)把 (如例(30)、(31)、(32)如果把(38)变成“把的”(如例(34)、(35)就是(36)了。另一种情况是兼作两个结构的被述。如:(39)把 (如例(1)、(8)、(9)、(10)(40)把 (如例(31)从上可以看到,不论是还是充当兼述成分,都是一个二重表述结构。这种二重表述的关键在于中要能看出构成二重表述的述语成分,即表述上的二重性。构成第二重表述结构述语的除状语、补语、准补语外,还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这两种语气和前面的一样都是部分

13、的组成者。语气和语气词一样是加在VP(谓语)上的,后者可参看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207。不过,对于动宾结构的来讲,可以只用语气,不用语气词。这可通过带不带疑问语气,感叹语气时句子的自足与否来看: (41)?把他当人。 (42)把他当人!(“”表感叹重音) (43)把他当人! (44)把他当人? (45)把电视机换方向。(比较:(45)把电视机换个方向) (46)把电视换方向?而为代词的始发句也要加语气词才能自足。试比较: (47)把他怎么样?(始发句) (48)把他怎么样呢?(始发句)如果把例(47)的“怎么样”换成“怎么办”,作始发句也成立,换句话说,例(48)的“怎么样呢”就相当于“怎么办”,都能离析出两个述谓成分。不同的是:一个是“怎么”和“办”,一个是“怎么样”和“呢”。一般用“(甲)把(乙)怎么样”代表“把”字句,本文不采用这个代表式是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个自足的形式。语气构成第二重表述的情况可表示为:(49)把 ? (!) .其实,表述的二重性并不只是“把”字句成句的规则,而是汉语陈述句的成句规则,这可以从以下两点来看,(一)“把”删除后剩下的部分仍是一个句子,原来自足仍然自足,原来不自足的仍然不自足。如: (28)把脸擦擦。(28)脸擦擦。 (21)把桌子擦。(21)桌子擦。 (29)把问题分析分析。(29)问题分析分析。 (22)把问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