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素质适应高考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91360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素质适应高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素质适应高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素质 适应高考近年来大力宣传素质教育,努力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力陈应试,教育之弊端,似乎二者水火不容。其实未必,谈“提高素质”与“适应学考”二者并不矛盾。首先必须明确,素质教育要求培养什么素质?从教育的目的上来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那么,我们就要去“为了人”这个总原则下制定具体方法,培养教育对象,因此,如果教育管理者,不能清醒地认识这一点,他所认为的素质就会有所不同,在此认识下制定的具体实现的目标也就不同。到底培养那些具体素质,现在许多学校是不够明确的,有些是笼统的,这里暂且应用权威人士的认识。培养一个高素质人才主要应该提高其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提高社会交往互助能力,培养对个人的理解能力

2、,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交往能力,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的能力。我们现在较为流行的一种总的说法是培养创造能力,但就创造能力能 否培养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那些人具备更大的创造能力呢?是那些能够在有意识行为支配下具备独立行为能力的人,一个人刚出生,她的一切行为都是无意识的独立行为,这时,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逐渐成为社会角色,这时思维形式包括潜意识逻辑思维、定向思维、机械思维、线形思维,长大后,成为社会角色,这时思维意识的角色行为,并且,社会角色越浓,创造能力越弱,比如,我们极少听说当前的领导干部有什么发明创造。主要以逻辑思维,定向思维为主。而这些思维是缺少创造性的。而创造能

3、力主要应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扩散思维,聚集思维,逆向思维,线形思维。我们明确了一个人具备了那些思维形式,才会有相应的高素质,回过头来再看高考是考核那些思维形式。高考作为选拨人才的主要手段,作为一时对学生能力考核的主要形式,对学生发展方向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如何使高考更科学,更合理,更公平、公正,更适宜于发展学生素质,这是高孝研究的关键,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在高考的改革上下定决心,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因此,2000 年命题贯彻了高考内容改革的原则,更加注重能力素质考查,依据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增加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同时又有进一步发展

4、;适应减少题量,降低难度,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有利于考能力;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利于选拨,统一与个性结合,鼓励有创选性答案,适当增加了开放性试题,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创造精神或创造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改革的方向。为了更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国家专门成立了大学入学考试与中学教学关系研究课题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又作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可见,我们不是不要考核,不是一谈考试就成了应试教育,教学与考试是统一的,关键是怎样更好地发挥考试功能,使这种方法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教育,这是二者统一发展的方向。历年来的语文高考从其题型,题量,给分制的变化上,可以看出

5、其发展引导的趋势。首先,看语文思考的重头戏作文,大致高考专题型是这样发展的,早期是命题作文,后来,许多年是漫画作文,近来发展到活题作文,从命题作文到漫画作文,更适宜考核学生临场发挥能力,更能发挥其想象能力,再加上漫画本身,其实是转向对其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多维思维、扩散思维的考核,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必备的重要思维形式,由漫画作文到活题作文的变化能说明什么呢?首先,所谓话题都要给出一个两个或多个“形象”而其中又蕴含着许多的东西,可见重在对形象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核需要很好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其次,对主题的适当放宽,即有限制便于统一考核,又便于充分发挥个性能力,想象能力,这是对考生

6、多维思维,扩散思维,甚至逆向思维的考核,第三,划出作文发展等级分数,体裁放开,只要不违反题意,写散文,故事,小小说等文学体裁都可以,这完全是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挥个性,有意识地独立创作,这些都是很好的体现了改革后高考命题的方向。第二,看高考语文试题第二大块阅读分析题,高考的阅读题是呈增加趋势的,题中所涉及的范围及理解程度的难度也是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这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的要求或趋势,社会越发展,人类语言越丰富,头脑越发达,知识化,信息化、快速化,准确化是现代社会的特点,甚至有人将现代社会称为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整个世界一天出版的印刷品,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完,它要求一个人具有很好的阅读

7、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快速、准确地把握信息。从对作文考题的分析,阅读题的分析以及再加上一部分发挥性题,可以看出,高考重在对考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核,这一点现在在文综的考核上体现的也很明确。而考生在高考及复习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无怪乎两个方面,第一是理解能力差。二是表达能力差。造成这些的客观原因在于:阅读量少,农村学生本身涉猎范围就少、窄。另一个重要的错误原因是,许多老师家长认为捧着教材是学习读书,拿着本其它书籍是在看闲书。许多小学,甚至个别初中老师还要没收,我总觉得农村孩子应该抓到手边的书就读。高考语文的第三大块,暂且概括为基础知识的考核,现在高考连文言知识在内是 60 分的分值,这都分基础知

8、识的考核明显的发展变化有以下几点:一,诗歌的回归,中国古代诗歌是非常辉煌的,白话盛行后,诗歌渐趋淡化,现在,许多人读现代诗都有不理解的感觉,诗歌除了培养精炼的语言表达,音乐美、建筑美的语言结构外,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捕捉灵感、意境、形象。阅读诗歌更要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再现其意境形象,可见,高考诗歌阅读,鉴赏的逐年增加,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形象思维的很好的培养或引导 。二、某些要求的变化,比如识记方面,对语言知识的识别能力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听、说、读、写哪一种语文能力都必须以识记作为基础,没有识记,学生就吸收不了语文知识,形不成语文能力,但高考体现在出在高考识记中力避死记硬背,如语言考核只要求识记而不要求拼写,并时语音,汉字,文学常识的考核中尽量增加必要的思考内容,例如字的读音需要结合相应的语义,才能确定,有的文学常识需要经过多种联想,才能作出判断,许多汉字许要作归类,总结区别才能正确判断。总之,认真研究高考改革的指导方针,认真研究高考试题中所体现出的各方要的发展方向,一个目的,希望 为数百万盼望迈进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以真诚帮助,为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世纪之初,我们高举科技兴国的大旗,展显未来,我们的教育改革一片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