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91176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范文(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优秀大学教师的精神品质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平教授来源:管理员 | 添加时间:2010-09-01 | 栏目:党员风采 | 访问量:467 假如我们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个人,那么“勤奋、实在、开阔、创新”就是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宁平教授精神和品质的写照,正是凭借着这些优秀的品格,他创造了卓越的工作成绩,获得了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云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勤奋是他成长的阶梯“勤奋”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对应于宁平教授就有了确定的含义,出生于 20世纪 50 年代的他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凝结了孜孜以求艰苦拼搏的汗水

2、。20 世纪 70 年代,15 岁的宁平从云南省开远县一中毕业后主动要求到农村插队,每天天不亮就和社员们一起出工,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练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两年半后他招工进了开远解放军化肥厂,在劳动强度最大的造气车间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车间生产的煤气用来供给合成氨,工人每天三班倒,恶劣的工作环境使他一个班下来除了两只眼睛是亮的浑身都是黑乎乎的煤粉,在这样境际中每年他都被评为工厂的先进工作者,这在当时的青年工人中完全是佼佼者。1977 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宁平考入昆明理工大学化工系,一年后该系转为环境工程系,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让他倍加珍惜,工厂恶劣的工作环境更让他萌生学好知识有所

3、作为的信念。在每月靠国家 15 元助学金维持基本生活的条件下,他如饥似渴勤奋学习,大学三年级,因各方面表现突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时因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而留校。 留校后的宁平就站在了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开课,带毕业生到工厂实习。1985 年考上环境工程研究生,1989 年参加国家选拔作为云南省公派学生留学德国凯泽斯劳腾大学。在德国的第一年非常辛苦,因德国不承认中国硕士学历,所以必须重新学习硕士课程,而且 5 门课每门都要分课程内容、实验、面试三项考试。宁平在大学学的是英语,德语只是出国前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习过一年,其程度和水平可想而知,困难没有使他低头,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

4、赴德国三个月他就顺利地通过德国大学入学外语考试 PNDS,一年之后完成了硕士生的全部课程考试并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做博士论文的课题是建立“有机气体活性碳吸附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导师不客气地说,能不能做出来要看他的运气,因为在德国,工学硕士到博士的升学率仅 25%,毕业率仅 70%。上世纪 90 年代的德国计算机已相当普及,网络系统已很完备,这一切对宁平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大学时上过有限的计算机实习课还是在纸带上打孔,出国前整个学校也没有几台计算机。于是一切从头开始,学习操作系统,学习相关计算机语言,选修工业数学、计算机程序开发等课程,然后是到学校的计算中心进行课题研究。为了

5、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和保证程序运行的连续,他经常是带几个面包在计算机中心一待就是一个星期,渴了喝几口自来水,熬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当课题完成时导师怎么也不相信这个貌不惊人的中国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出了结果。所以宁平仅用了 3 年时间就取得德国化学工程工学博士学位,而德国工学博士正常的学习年限是 5 年。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来了个教授问他是不是想读博士后,于是他又开始做“柴油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机理研究”,出色的工作成绩再次受到了导师的赞赏,直到现在,这位德国教授一直虚位以待,随时欢迎宁平到他的研究所工作。 1996 年 8 月宁平学成归国,当年教育部选送公派德国的 50 多人,回国的只有三四人,而

6、宁平是第一个学成归国的人。回到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宁平面对的又是一个艰难的开头,整个系只有一个本科专业,没有科研启动费,实验设备简陋,科研基础薄弱,用学校给的一万元安家费买了台计算机,他开始了新的工作,为本科生开设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法,编写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申请 863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基金进行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研究,担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带硕士和博士,开展对外的合作与交流。年复一年,他几乎把全部的时间用来工作,从不午休,有时端一盒快餐边吃边给硕士生上课,夜晚常常工作到深夜,就是在出差途中的火车上,也和同事们讨论着课题的申请报告,正是凭着超常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他令人瞩

7、目的成绩获得了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认可:先后主持国家 863 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基金、原有色金属总公司科研基金、国家环保局科研基金、云南省科技重大攻关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重点基金项目等 40 多项,获得科研经费上亿元;发表科研论文 300 多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 80 余篇。其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项 6 项,发明专利授权 11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5 项。出版专著教材 10 余部。从 2000 年起任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委员会委员,2006 年担任副主任、还担任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

8、评审委员、国家环保总局环保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化工高教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环境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云南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实实在在是他做人做事的原则 环境工程是近年来随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门学科,地处云南边陲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要发展,学习和了解国际国内学科前沿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正是由于宁平的积极努力,获得了国内环境科学权威专家清华大学郝杰明院士的支持,受到教育部的重视,使昆明理工大学在 2000 年进入了中日核心大学 JSTS 合作项目。当时双方各有 5 所大学参加,中国方面的是清华、北大、同济、大连理工

9、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地方院校跻身于国内著名大学参与该项目,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据此学院每年可派 3 名教师到日本进行学习与交流,至今已有 20 多名教师从该项目中受益。2002 年,宁平教授又经多方努力争取,获得德国学术交流基金会 DAAD 的资助,每年学院与德方互派15 名本科学生到对方进行学习。选拔的过程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到德国学习的学生不仅了解到德国先进的环保科学技术,而且深刻地感受到了德国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积极意识,对从事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两个项目的推进,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发展和教学工作创建了一个极好的基础,有效地提升了学院教师的科研能

10、力和教学水平。其实宁平教授是个不善于交际的人,能够通过努力为学院争取到参加国际项目交流的机会确属不易,而且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教师学生对他都很有好感,靠的是什么呢?宁平教授说,靠的是实实在在地做人做事,以诚心来取信于人。“实实在在”是他做一切事情的原则和信条,对待工作和治学,他始终坚持严谨和求实,不放过一点点差错和疏漏;与人相处他总是一份真诚与平和,只要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做好;碰到问题,就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批评或提出建议。所以,尽管他没有很好的口才,也不大会见人就笑脸相迎,但无论是外国专家,国内著名院校学者教授,还是学院同事、工厂技术人员,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真诚和朴实,

11、从而转化为一份敬重。但作为教师对待学生,宁平教授的这个原则就变成了责任和严格。一次他安排一名博士生完成一份课题申请报告,因当时事情比较多,这位博士生就做得比较马虎,宁平教授检查时发现问题后态度非常严厉,当即退回去要他连夜改写第二天交,而且一定要按要求认真完成。这样的事例在学生中举不胜举,虽然受到了批评,但学生们却对宁平教授充满了崇教,一是因他渊博的学识而对问题洞察秋毫,二是因为他严谨治学的态度。所以在他的身体力行和严格要求下,学生们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以开阔的眼界和胸怀领军学科发展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要在办公室找到他们的院长总是不太容易,宁平教授说,我就是喜

12、欢在外面跑,在国外,看看有什么新东西,到工厂看看有什么新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对于他,这个国外的新东西决不是繁华的大街,时髦的服装,著名的旅游胜地,而是环境科学领域新的理论和技术。他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在德国生活过 5 年,此后又因做访问学者和带学生进行互访多次去过这个既现代又有优美环境的欧洲国家,但每当别人问起那些风景名胜,他都一无所知,而津津乐道的却是德国大学和研究所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某项成果以及德国人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好习惯。环工学院张德华副教授曾和宁平教授一起到日本,完成了礼节性的学术交流后,宁平教授带着他和另一位教师在地处偏僻的日本丰桥科技大学实验室一待就是三天,了解正在进行的研究

13、和实验情况,参观考察实验设备。这种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关注和学习,使他的工作和研究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和方法,从而屡有建树。 宁平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所带博士生有 20 多个,硕士生也有 30 多人,他采用的就是国外大学的方法,以课题组为单元由博士生负责。博士生带硕士生进行研究,并同时在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任务、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这样就形成了本科生参与到课题组中学习做一些基础工作,硕士生更多地担任实验,博士生既要进行研究又负责指导组织大家共同的工作梯形组织框架,同时各个层次的学生有问题都可以与导师进行交流得到指导,所以尽管宁平教授带的学生人数多,但决没有出现将学生放羊或为指导学生疲于奔命的现象,整

14、个课题组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研究组织方式。除此之外,他还引进了研究进展汇报例会的模式,即每隔一周课题组举行例会,由负责各项目单元的博士生汇报工作情况和碰到的问题。这既是对各自工作的一种检查和促进,又是一种交流和学习,对于问题的解决,宁平教授决不是一言堂,而是由在这一方面有专长的老师作指导。马丽萍教授在建立数学模型方面是专家,而曾向东老师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非常在行,在这样一次次的会议中,大家不仅了解了各自工作的进展情况,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而且学到了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工作汇报会虽然是一种形式,然而延伸出的意义却有着非凡的价值,今天的科学研究早已走过了学科、技术单

15、一发展的历史阶段,每一个辉煌的后面必定都有着互相的支持与合作,美国由众多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贝尔实验室早已用一次次成功证明了团队的力量。正是对这一点的清醒认识,宁平教授说,做科研决不能自私,形不成团队,就干不成大事,就不可能作出成绩。这在宁平教授不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的资料都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借用;他在国外访问学习和国内参加学术会议期间,经常会打电话把收集到的有关信息通报给学院的同事或研究生,希望新的思路和方法能对大家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有启发,能够借鉴。对于年轻的教师,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长,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参与科研工作,通过讲基本思路、提供范本、讨论研究,手把手地教

16、大家写课题基金申请报告、专利申请书,指导编教学大纲和编教材,写完之后他再帮助修改、把关。此外,还积极提供机会和鼓励年轻教师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大学攻读学位或进修,对在外学习的老师,他也会经常电话联系,指导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注意看别人在做什么研究,或者在管理方面有没有好的东西值得学习,希望他们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当教师们因研究工作或带学生实习需要联系企业和科研院所时,他总是热情关心支持,积极给以帮助。宁平教授用宽阔的胸怀和点点滴滴的心血,帮助了一批年轻教师提高、成长,建立了合理的科研教学梯队,并且在他的带动和倡导下,学院形成了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气氛,使学院科研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发展登上新的台阶,由原来唯一的一个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发展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拥有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中心、教育部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