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899590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高三惠州第三次调研考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7.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 作现 象结论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B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Al与浓硝酸不反应C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将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产生气泡Cl的非金属性比C强8 莽草酸是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7H8O5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D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9. 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rXB含Y元素的硫酸盐溶液可以和强酸、强碱反应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ZWDX的氢化物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形成离子化合物10.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O-16 N-16 ) A1 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10NA B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4NA C常温常压下,1 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为NA D46g 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11. 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

3、 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Cu(OH)2 = 2.210-20)A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 H2O)始终保持增大B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2+) = 2.210-2 mol/L 时,溶液的pH = 9C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 = 7 时,溶液中2c(NH4+)= c(SO42-)D若滴加pH = 11 的NaOH 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1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粗盐精盐C检验某溶液中

4、是否含有Fe2+:试样溶液颜色无变化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溶液变紫色氧化性:H2O2I213.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SO、I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NH可以大量共存 C该溶液中, Fe2、Fe3、Cl、NO可以大量共存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27. (14分) 肼(N2H4)通常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N2O4 作氧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N2(g)+2O2(g)=2NO2(g) H=+a kJ/molN2H4(

5、g)+O2(g)=N2(g)+2H2O(g) H=-b kJ/mol2NO2(g)N2O4(g) H=-c kJ/mol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 N2O4 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工业上常用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气反应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H2 合成氨气为放热反应。800K 时向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mol N2、3mol H2, 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是绝热容器,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 K 甲 K 乙(填“”“”或“=”)。 达到平衡时 N2 的浓度 c(N2)乙 c(N2)丙(填“”“”或“=”)。

6、对甲、乙、丙三容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 在甲中充入稀有气体 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将甲中的活塞往下压至原体积的一半,平衡向右移动 D.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氨气通入如图电解装置可以辅助生产 NH4NO3,该电解池阴极反应式为 。 在 20mL 0.2mol/L 的 NH4NO3 溶液中加入 10mL 0.2mol/L NaOH 溶液后显碱性,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8.(15分)如图A、B、C、D、E五组仪器(图中a、b、c表示止水夹)可以根据需要组装成不同实验装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这些实验

7、仪器进行实验,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1)将B、C、E相连,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可制取氯化氢,装在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 ,该实验尾气吸收装置设计有何不妥? ;改正后将B、D、E装置相连,用D装置中的丁试管收集满氯化氢气体,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2)将A、C、E相连,并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具有酸性请你评价:实验I推出的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

8、) 。实验推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 。(3) 研究表明,用ClO2气体对自来水消毒效果比用Cl2更好市售的一种新型消毒剂含两种成分,分别是NaClO3和Na2C2O4两种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便产生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 (14分) 氧化铜矿石含有CuO和Cu2(OH) 2CO3,还含有Fe2O3、FeO和SiO2等。铜、铁是畜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某饲料厂联合生产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工艺流程如下:产品硫酸氧化铜矿粉滤液KMnO4铁屑CaCO3CuSO4H2OFeSO43H2O母液滤渣滤渣滤液滤液酸浸氧化中和/过滤蒸发结晶分离烘干粉碎酸浸过滤置换、

9、还原过滤蒸发结晶分离烘干粉碎氧化焙烧产品(1)氧化铜矿石粉碎的目的是 。氧化时加入的KMnO4的作用是 。(2)写出“酸浸”中Cu2(OH) 2C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中和/过滤”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 。(4)流程中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操作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5)加入铁屑的作用是 、 。(6)表2和图6为“烘干粉碎”的试验结果。序号t/ht/m/gx1380542316010134160100.8441605055805365160151图6.硫酸亚铁干燥曲线图表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干燥试验表 表2中,m为CuSO45H2O晶体的质量,x为

10、干燥后所得晶体中结晶水的个数。据此可确定由CuSO45H2O和FeSO47H2O脱水得流程中所示产品的适宜工艺条件分别为 , (分别指出两条件的温度和时间)。34.有机化学基础 (15分)H是一种香料的成分之一,其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G的结构简式为 ,H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 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D和G是同系物(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CH3)2CCH2 。(2)AB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3)G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 (4) 写出B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F的结构简式: 。(6)

11、同时满足下列3个条件: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包括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 (写结构简式)35.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氧元素和卤族元素都能形成多种物质,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去认识和理解。(1)溴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PCl3的空间构型为 。(2)已知CsICl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倾向于生成晶格能更大的物质,则它按下列 式发生:A CsICl2=CsCl+ICl B CsICl2=CsI+Cl2(3)根据下表第一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生成较稳定的单核阳离子的卤素原子是 氟氯溴碘第一电离能(

12、kJmol1)1681125111401008(4)下列分子既不存在sp键,也不存在pp键的是 A HCl BHF C SO2 D SCl2(5)已知COCl2为平面形,则COCl2中心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写出CO的等电子体的微粒 (写出1个)。(6) 钙在氧气中燃烧时得到一种钙的氧化物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钙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已知该氧化物的密度是gcm3,则晶胞离得最近的两个钙离子间的距离为 cm(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理科综合 化学参考答案选择题:(第7至13题共7小题,每题6分,单项选择题,小计42分) 7. C 8. B 9. D 10. D 11.A 12. C 13.D27 . (14分)(1)2 N2H4(g)+ N2O4(g)=3N2(g)+4H2O(g) H= -(a-c+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