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7864912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秘籍(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题材类写景诗即事抒怀山水诗边塞诗送别思乡怀人咏物诗节令诗题画闺怨诗咏史诗二、答题模式类.炼字型分析意境型(意境意象情感)分析句意型分析主旨型人物形象性鉴赏景物(意象)型观点不同型二、技巧类修辞的作用拟人、借代、比喻、夸张、设问、反问、双关、用典、衬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手法:多种感官一字统领型:一句铺垫型承上启下型,以景结情型层层递进型卒章显志型题材类一. 写景诗(一). 新晴野望 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

2、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1)答:分别是“明”和“出”(步骤一),(无手法因此步骤二省去)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步骤三)。表现作者对新晴后的美丽风光的喜爱之情(步骤四)。 分析:考查方向,炼字。答题步骤:选字+手法+字的含义形象化的描述分析+效果(情感+手法效果)(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步骤一时间),农人全家在农田里(步骤二地点)忙(步骤三特点)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步骤一结构

3、),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幅画面活了起来(步骤二内容)。 分析:第一问是写景诗经常考查的内容。答题步骤:时间+地点+事件(有时是意象)+特点第二问,问好处,实际上就是画面的作用。答题步骤:结构+内容(二). 夜 归 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案:(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步骤一)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

4、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步骤二) 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步骤三)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步骤四)分析:题目往往可以统摄全篇。结合全诗分析一定要一句一句的分析。(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步骤一) 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5、步骤二)分析:问情感,不能光回答情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运用什么手法,通过什么样的内容(画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三)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步骤一) 田间桑

6、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步骤二) 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步骤三)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步骤四)(4分)分析:回答用总分结构。时间地点特点的总括句子+一个意象一个意象的分析。(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步骤一)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步骤二) 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步骤三)(4分)分析:回答手法一定要回答完整:修辞+确定内容 回答情感:运用什么手法,通过什么

7、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二.即事感怀诗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一)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 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

8、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析:题中所谓“贯穿全篇”,即“微风”在以下三句诗中都有体现。按照这个思路去揣摩下面三句:推开门又使竹动的不可能是“故人”,因为作者用了个“疑”字,应该是微风;枝上露何以滴下,本来没风也可以自然下滴的,但想到题目的提示,当然就可以理解为是微风吹下的,“入幌”“拂绿琴埃”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人,难道要让朋友来替自己拂去琴上的尘埃?所以主语也应是微风,作者希望微风掀帘进屋拂去琴上的尘埃。 答:清冷、幽静 析:喧闹的环境又如何会有“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如些细腻的感知?景语即情,把环境渲染得如些清冷

9、、幽静,是为了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答:“为拂绿琴埃” 析: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伯牙的琴声只有钟子期能听懂,钟子期是他的知音。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意绪。琴上为何积满尘埃?长期没弹。为何长期没弹?像伯牙一样没有知音欣赏。作者希望风拂去琴上尘埃就是希望朋友到来自己重新弹琴。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来,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二)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10、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一般人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答案:AA项是日惊秋老解释为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是错误的说法,应理解为

11、天象的自然规律的更替使人已青春的年华不再。 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中心。 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者深沉凝重。解析:该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绪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 沅溪夏晚足凉风,闻道龙标过五溪。 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 莫道弦歌愁远谪,随风直到夜郎西。 青山明月不曾空。【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

12、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溪(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

13、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思想情趣: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 如何体现: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二)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三)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

14、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t ):闯进门来。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四.边塞诗(一)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鉴赏点拔:王昌龄的边塞诗,或是歌颂边塞健儿从军报国、建功立业,或是反映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风格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婉转。从该诗二、三句可以看出:本诗主要表现戍边将士浓郁而缠绵的思家之情。解答第一题,要把内容理解和情感表达结合起来。随着舞蹈的变换,琵琶翻出一曲曲“新声”,让人爱听又怕听,因为那“听不尽”的曲调,总离不开“离别情”啊!欲是翻新琵琶语,欲是搅扰思乡情,鲜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