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823501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语文版第三单元检测题。(2分) 嘹亮()澄清()山l”()qi?ng隆() 2将下列对应项连线。(2分) 春屠格涅夫老舍文集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现代文丛 竹林深处人家老舍猎人笔记 树林和草原黄蒙田朱自清全集 3朱自清字,老舍原名,字。(3分) 4释词:(2分) 高兴起来了,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响亮: 在那些黑黝黝的丛上方,天边显出朦胧的亮色这是怎么回事? 黑黝黝: 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画家,他说,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

2、实在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 5品味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2分)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项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简直就是羊蹄仿佛羊蹄一般凹进去的是末端末端凹了进去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BCD 7请在下面一段话的省略号处再续写两个句子。(

3、2分) 例句: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朋友一声真诚的问候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平朴中愈发熠熠夺目。 仿句: 第二部分: (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8、划分层次,并说说两层

4、分别勾画了两幅什么图画,第一层和第二层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9、这段文字描写的春雨的特点有。(2分) 10、这段描绘了一幅春雨图,这幅画着力表现的特征。(2分) 1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一个比喻句,“像牛毛”写出了雨的特征;“像花针”写出了雨的特征;“像细丝”写出了雨的特征。(3分) 12、“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突出了小草的特点。“逼”字的作用是。(2分) 13、“可别恼”指的是()(1分)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14、与文中“人家”这个词用法相同的一句是()(1分) 、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你把

5、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 、这个村子有百十户人家。、原来是你呀,差点把人家吓死! 15、摘录有关词句填空:(3分) 最能表现景物色泽清亮晶莹的一个动词是。 运用拟人物法传达出春雨中的乡村安静和平气氛的一个词是。 最能显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话是。 16、写景当中往往寄寓着感情。该段文字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感情。(1分) 17、对“树叶儿戴着笠”几句描写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分) 、先动景后静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先静景后动景;先远景后近景;先绘物后写人。 、先静景后动景;先近景后远景;先绘物后写人。 、先动景后静景;先远景后近景;先写人后绘物。 (二) 夏之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

6、、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长鸣,老师笔记语文版第三单元检测题。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其中大约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

7、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在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餐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想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

8、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 1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芊芊()黛色()磅礴()积蓄() 19第一段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2分) 、凝成主宰积蓄升腾、变成支配贮存升腾 、变成主宰贮存飞升、凝成支配积蓄飞升 20第一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来写夏天,请举出相应的例。(2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21第二段的中心句

9、是。(2分) 22第三段中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2分) 23最后一段,作者说要大声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季节夏季,其原因是,作者写“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这样写在文中起作用。(2分) 24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请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用比喻或拟人手法加以描述。(2分) (三) 光阴 谁也无法描绘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然无息地走着,(甲

10、)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地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默默地走,(乙)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划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描绘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是他刻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a,把现在变成b,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他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

11、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丙),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丁),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25第段中的两个“他”(全文多次出现这个“他”字)指的是什么?请用一个两字词语作答。(2分) 26第段中有两个词语的位置需要对调,这两个词语是()(2分) A“神奇”和“无情”B“城市”和“园林” C“描绘”和“刻”D“繁衍”和“运动” 27根据上下文,在第段中的a、b两道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词语就在文中找。(2分

12、) 28下边的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把它们依次还原到甲、乙、丙、丁四个括号中,其正确的次序是()(1分) 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 AB CD 29下边是文中的一个句子,从它所表达的意思判断,它的恰当位置在()(2分)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A段之尾 B段之尾 C段之尾 D段之尾 30第段中的“布衣”一词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手法?(2分) 31、读了该文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家乡的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选择一个词语填入横线上,然后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有适当的景物描写。 答案 1略 2略 3佩弦、舒庆春、舍予 4略 5略 6D 7略 8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白天细密的雨景;傍晚宁静的雨景;第一层是正面描写,第二层是侧面描写。 9多、细、密、光亮闪烁、连绵不断等 10春雨的轻柔、湿润,郊外夜雨的美丽。 11多;细;密 12绿。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极其青绿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画面点染上十分鲜明的绿色。 13 14 15逼;静默;披着蓑戴着笠 16喜悦 17 18略 19 20视:山坡长墙。听:蝉儿,潜在长鸣。嗅:吹送着麦香。触:热风浮动着。 21夏天的色彩是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